位置: 文档库 > 哲学论文 > 试析海德格尔的思、语言和人的存在

试析海德格尔的思、语言和人的存在

落花无言 上传于 2020-10-05 17:49

试析海德格尔的思、语言和人的存在

摘要:马丁·海德格尔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思想深刻影响了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他关于“思”“语言”与“人的存在”的论述,构成了其哲学体系的核心。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海德格尔对“思”的本质探索、语言与存在关系的揭示,以及人的存在方式的阐释,探讨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哲学意义。

关键词:海德格尔、思、语言、人的存在、存在论

一、引言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哲学思想以其深度和原创性著称,尤其是他对“存在”(Sein)问题的独特理解,以及对“思”(Denken)、“语言”(Sprache)和“人的存在”(Dasein)之间关系的深刻剖析,为后世哲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空间。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哲学往往忽视了存在的真正意义,而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存在者(Seiendes)上。他的工作旨在恢复对存在本身的关注,通过重新定义“思”与“语言”的角色,揭示人的存在方式及其与世界的关系。

二、海德格尔对“思”的本质探索

(一)思的非对象化特性

海德格尔指出,传统的“思”往往被视为对某种对象的认知或理解,即“思”是对存在者的思考。然而,在他看来,这种理解忽略了“思”与“存在”之间的根本联系。海德格尔强调,“思”并非是对外在世界的反映或再现,而是与存在本身紧密相连的活动。真正的“思”是存在之思,是对存在意义的探寻,而非对存在者的简单认知。

(二)思与诗的对话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诗”(Dichtung)与“思”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认为,诗是语言最本真的表达形式,能够触及存在的深层结构。诗通过语言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这个过程中,“思”与“诗”相互交织,共同揭示存在的奥秘。海德格尔通过分析荷尔德林等诗人的作品,展示了诗如何成为的载体,以及思如何通过诗达到对存在的深刻理解。

(三)思的开放性与可能性

海德格尔强调,“思”不是封闭的、固定的,而是开放的、充满可能性的。思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过程,它拒绝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或绝对主义。真正的思者总是处于对存在的追问之中,他们的思想永远处于未完成状态,因为存在本身是无限的、不可穷尽的。

三、语言与存在的关系

(一)语言是存在的家

海德格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语言是存在的家”(Die Sprache ist das Haus des Seins)。这一命题揭示了语言与存在之间的根本联系。在他看来,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存在得以显现和保存的场所。存在通过语言获得其形式和意义,而语言则通过表达存在而获得其生命和活力。

(二)语言的诗意本质

海德格尔认为,语言的本质在于其诗意。诗意不是指语言的装饰性或文学性,而是指语言能够触及存在的深层结构,揭示存在的真理。在诗意的语言中,存在以一种直接、本真的方式呈现出来,不受逻辑和概念的束缚。这种语言超越了日常语言的局限,成为存在之思的媒介。

(三)语言的解构与重构

海德格尔对传统语言观进行了深刻的解构。他认为,传统语言观往往将语言视为对存在者的命名和分类工具,从而忽视了语言与存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恢复语言的本真性,海德格尔提出了语言重构的任务。这包括重新审视语言的起源、发展及其与存在的关系,以及通过诗意的语言来揭示存在的真理。

四、人的存在方式

(一)Dasein的概念

海德格尔用“Dasein”(此在)来指称人的存在方式。Dasein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上的存在者,更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意义的实体。它总是处于“在世之中”(In-der-Welt-sein),与世界和其他存在者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Dasein的存在方式决定了它必须面对存在的意义问题,即它为何存在、如何存在以及存在的意义何在。

(二)存在的焦虑与决断

海德格尔指出,Dasein在面对存在的意义问题时,往往会陷入一种存在的焦虑(Angst)之中。这种焦虑源于对存在不确定性的感知和对死亡不可避免的认知。然而,正是这种焦虑促使Dasein做出决断(Entschlossenheit),即选择一种特定的存在方式,从而赋予自己的存在以意义和价值。

(三)本真性与非本真性

海德格尔区分了Dasein的两种存在方式:本真性(Eigentlichkeit)和非本真性(Uneigentlichkeit)。本真性的存在方式是指Dasein能够直面自己的存在,承担起自己的存在责任,并选择一种符合自己本性的存在方式。而非本真性的存在方式则是指Dasein逃避自己的存在责任,沉溺于日常琐事和公众意见之中,从而失去了自己的本真性。

五、思、语言与人的存在的内在联系

(一)思作为存在的探寻

在海德格尔看来,思是Dasein对存在意义的探寻。这种探寻不是外在的、客观的,而是内在的、主观的。思的过程就是Dasein不断揭示自己存在本质的过程,也是它不断与世界和其他存在者发生联系的过程。

(二)语言作为思的媒介

语言是思得以进行的媒介。通过语言,Dasein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体验,从而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存在世界。同时,语言也是Dasein理解世界和存在的重要途径。在语言的交流中,Dasein不断深化对存在意义的理解,从而丰富自己的存在体验。

(三)人的存在作为思与语言的根基

人的存在(Dasein)是思与语言的根基。没有Dasein的存在,就没有思与语言的发生。Dasein的存在方式决定了它如何思、如何说以及思与说的内容。因此,要理解思与语言的关系,就必须深入理解Dasein的存在方式及其与世界的关系。

六、结论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思”“语言”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他强调,思不是对存在者的简单认知,而是对存在意义的探寻;语言不是交流的工具,而是存在得以显现和保存的场所;人的存在不是生物学上的存在者,而是具有存在论意义的实体。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海德格尔哲学体系的核心。通过深入分析海德格尔的这些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存在的本质、语言的意义以及人的存在方式,从而为我们的哲学思考和生活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海德格尔、思、语言、人的存在、存在论诗意语言、本真性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了海德格尔关于“思”“语言”与“人的存在”的哲学思想。通过探讨思的非对象化特性、思与诗的对话以及思的开放性与可能性,揭示了思的本质;通过阐述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的诗意本质以及语言的解构与重构,揭示了语言与存在的关系;通过介绍Dasein的概念、存在的焦虑与决断以及本真性与非本真性,阐释了人的存在方式。最后,文章探讨了思、语言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重要性,为理解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提供了有益的视角。

《试析海德格尔的思、语言和人的存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