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语文教案 > 语文教案-秋天果子多(精选2篇)

语文教案-秋天果子多(精选2篇)

国泰民安 上传于 2023-10-17 18:28

《语文教案-秋天果子多(精选2篇)》

第一篇教案:低段(一年级)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能力:认识"苹果""柿子""葡萄"等12种秋季水果名称,掌握"圆圆的""红红的""一串串"等形容词短语。

2. 思维能力:通过观察水果特征,培养分类归纳能力,建立"颜色-形状-味道"三维认知框架。

3. 审美能力:欣赏丰收场景插画,感受秋日色彩美学,尝试用蜡笔创作水果丰收图。

4. 情感态度:激发对自然万物的感恩之心,体会劳动收获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量词"颗/串/堆"的正确使用,拟声词"咔嚓""咕咚"的情境运用

难点:区分相似水果特征(如柿子与西红柿),理解"丰收"概念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3D水果模型(带触觉纹理)、AR丰收场景投影、智能语音果园

2. 学具:水果特征观察表、气味嗅觉瓶(苹果/石榴香精)、触感盲盒(毛绒梨/光滑葡萄)

3. 多媒体:动态儿歌《果子摇摇乐》、互动游戏《水果连连看》

四、教学过程(40分钟)

(一)情境导入(5分钟)

播放果园采摘视频,配合童谣"秋风起,果子摇,红苹果,黄香蕉",引导学生模仿摘果子动作。出示神秘果篮,通过触觉盲盒猜测水果:"摸到圆圆的、滑滑的,可能是?"(预设答案:葡萄/橘子)

(二)新知建构(20分钟)

1. 水果认知站

分组观察真实水果,完成《水果身份证》填写:

名称:______ 颜色:______ 形状:______ 气味:______

教师示范描述:"这是石榴,它穿着红彤彤的外衣,像小灯笼一样,闻起来有甜甜的香味。"

2. 量词训练营

通过实物操作理解量词:

• 一颗葡萄(单粒) vs 一串葡萄(整串)

• 一个苹果 vs 一堆苹果

设计"量词接龙"游戏:教师举梨模型,学生齐答"一个梨",依次传递不同水果

3. 拟声词剧场

角色扮演采摘场景:

A生(踮脚摘苹果):"咔嚓,苹果掉进篮子里啦!"(配合动作)

B生(摇晃柿子树):"咕咚咕咚,柿子像雨点一样落下来!"(集体模仿声音)

(三)巩固提升(10分钟)

1. 互动游戏《水果急诊室》

投影显示错误描述:"圆圆的香蕉""方方的苹果",学生举牌纠正,获得虚拟金币奖励

2. 创编儿歌《果子开会》

分组填写歌词模板:

______的______,______的______,

你挤我碰真热闹,秋天果子多又好!

(示例:红红的苹果,紫紫的葡萄)

(四)总结拓展(5分钟)

1. 情感升华:观看农民伯伯采摘视频,讨论"如何珍惜粮食"

2. 家庭任务:与父母制作"水果沙拉",记录3种水果的混合变化

五、板书设计

中心图:丰收树(贴水果卡片)

分支1:看颜色(红/黄/紫)

分支2:摸形状(圆/长/扁)

分支3:闻气味(香/甜/酸)

六、教学反思

成功点:触觉盲盒有效激发探究欲,98%学生能准确描述3种以上水果特征

改进点:AR场景操作耗时较长,需提前进行设备测试

第二篇教案:中段(三年级)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建构:掌握"硕果累累""五谷丰登"等15个成语,理解比喻/拟人修辞在描写中的运用

2. 思维能力:通过对比不同文本,分析作者观察角度的差异

3. 实践能力:制作《水果档案册》,包含科学分类、营养价值、文化寓意

4. 价值观: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哲理,培养劳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多角度描写方法(视觉/触觉/味觉),总分结构段式运用

难点:文化寓意的抽象理解(如石榴象征多子多福)

三、教学准备

1. 文本材料:《秋天的果园》(散文)、《葡萄沟》(课文)、水果诗词集

2. 实验器材:pH试纸测酸碱度、糖度计测含糖量

3. 数字资源:360°全景果园、非遗剪纸《果熟禽来》

四、教学过程(45分钟)

(一)问题驱动(8分钟)

出示矛盾句:"这个柿子又苦又涩,但爷爷说它是最好吃的。"

小组讨论:为什么苦涩的柿子会被喜爱?引出"自然熟成"科学概念

(二)文本研读(15分钟)

1. 对比阅读

• 散文片段:"柿子像小太阳,把枝头压得弯弯的"

• 说明文片段:"柿子含有单宁,未成熟时会产生涩味"

填写对比表:

文体 | 语言特点 | 写作目的

散文 | 形象生动 | 表达情感

说明文 | 准确严谨 | 传递知识

2. 修辞解码

找出文中的拟人句:"石榴咧开了嘴",讨论这样写的好处

仿写训练:选择一种水果,用拟人手法写句子

(三)实践探究(15分钟)

1. 科学实验室

分组检测不同水果的酸碱度:

• 柠檬(pH≈2) vs 香蕉(pH≈5)

• 记录数据并绘制酸碱度柱状图

2. 文化解码站

观看非遗剪纸视频,解读图案寓意:

• 石榴(多子多福)

• 桃子(长寿安康)

• 葡萄(人丁兴旺)

完成《水果文化卡》:名称、外形特征、文化寓意

(四)迁移创作(7分钟)

1. 结构仿写

分析课文总分结构:

总起句:"秋天的果园是个大宝库"

分述句:"苹果露出红脸蛋""葡萄串起紫项链"

仿写段落:"菜市场的秋天......"

2. 跨学科创作

结合科学课《植物的生长》,撰写《一颗苹果的旅行》

包含:种子发芽→开花结果→采摘运输→市场销售

五、分层作业

基础层:制作水果身份证(名称、颜色、味道)

提升层:拍摄3分钟"我家的丰收节"微视频

拓展层:调研本地特色水果,撰写《水果小百科》

六、板书设计

主标题:秋天的馈赠

左分支:科学视角(酸碱度、营养成分)

右分支:人文视角(诗词典故、文化寓意)

下分支:我的发现(学生课堂生成语录)

七、教学反思

创新点:pH试纸实验将科学探究融入语文课堂,85%学生能准确解释酸碱度与口感的关系

待改进:文化寓意环节需增加更多实物教具辅助理解

关键词:秋天果子多、语文教学低段教案中段教案情境教学跨学科融合量词训练、文化寓意

简介:本文提供两篇针对不同学段的《秋天果子多》语文教案,低段教案侧重感官体验与基础语言训练,通过3D模型、AR技术、拟声词剧场等创新方式激发学习兴趣;中段教案强调科学观察与人文理解,结合pH实验、非遗文化、跨学科写作培养综合素养。两篇教案均体现新课标"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要求,为季节主题教学提供完整范例。

《语文教案-秋天果子多(精选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