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江苏银行(600919):负债成本显著改善 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江苏银行(600919):负债成本显著改善 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王晶 上传于 2022-05-20 23:50

江苏银行(600919):负债成本显著改善 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一、行业背景与江苏银行战略定位

当前,中国银行业正处于结构性转型的关键阶段。宏观经济增速换挡、利率市场化深化、金融科技加速渗透,共同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在此背景下,江苏银行作为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商行,依托区域经济优势与差异化战略,持续优化负债结构、强化风险管控,逐步形成“稳健经营、特色发展”的竞争格局。

江苏银行总部位于南京,业务覆盖江苏省内全部地级市,并延伸至上海、浙江、北京等经济活跃区域。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总资产规模达3.2万亿元,位列城商行前三。其战略定位聚焦三大方向:一是深耕长三角,服务实体经济;二是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效率;三是强化风险管理,夯实资产质量基础。这一战略与区域经济特征高度契合,为业绩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负债成本显著改善: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双轮驱动

1. 负债结构优化:低成本存款占比提升

2023年前三季度,江苏银行负债端呈现“量价双优”特征。存款总额达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个人存款占比提升至38%,较年初增加3个百分点。这一变化源于两方面:一是零售业务转型成效显现,通过“随e贷”“卡易贷”等线上化产品吸引长尾客户,个人存款年均增速达15%;二是对公存款稳定性增强,与地方政府、核心企业合作深化,结算性存款占比提高。

从成本端看,存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15BP至2.15%,带动整体负债成本率降至2.38%,同比减少22BP。这一改善主要得益于:其一,央行降准政策释放低成本资金,公司主动调整负债期限结构,减少高成本同业负债依赖;其二,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线上开户、智能理财等服务降低获客成本,推动活期存款占比提升至45%。

2. 资金运用效率提升:净息差企稳回升

负债成本改善直接推动净息差企稳。2023年三季度,公司净息差为1.92%,较上半年回升8BP,优于城商行平均水平。资产端方面,贷款收益率保持稳定,对公贷款占比58%,重点投向制造业、绿色金融等领域,利率水平高于行业均值;零售贷款中,消费贷与经营贷占比提升至40%,通过精准风控维持较高收益。

此外,公司加强资金运作管理,债券投资收益率同比提升30BP至3.8%,主要受益于利率债配置比例增加与交易策略优化。综合来看,负债成本下降与资产收益提升形成正向循环,为利润增长奠定基础。

三、资产质量稳中向好: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

1. 不良贷款率持续压降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江苏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1%,较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连续五年保持下降趋势。从结构看,对公贷款不良率降至1.12%,其中制造业不良率从2.3%压降至1.5%,房地产贷款不良率稳定在0.8%;零售贷款不良率为0.78%,信用卡与消费贷风险可控。

不良率下降得益于三方面:一是前瞻性风险管控,公司建立“行业+客户”双维度预警体系,对高风险领域实施限额管理;二是存量风险出清,通过核销、转让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120亿元;三是区域经济支撑,江苏省GDP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企业偿债能力增强。

2. 拨备覆盖率维持高位

公司拨备覆盖率达375%,较年初提升20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不仅高于监管要求,也优于多数城商行。拨备充足的原因包括:其一,利润留存增加,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5%,为拨备计提提供充足空间;其二,动态调整拨备政策,对重点行业、区域实施差异化计提标准;其三,资本补充渠道畅通,年内发行200亿元可转债,增强风险吸收能力。

3. 资本充足率保持稳健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2%,资本充足率为13.5%,均满足监管要求。资本补充策略上,公司采取“内生积累+外源补充”相结合的方式:内生方面,通过ROE提升(2023年达14.5%)增强资本生成能力;外源方面,优先选择可转债、永续债等低成本工具,避免对盈利的过度稀释。

四、业务亮点与未来增长点

1. 零售业务:财富管理成为新引擎

江苏银行零售业务增速领先行业,2023年前三季度零售AUM突破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财富管理是核心驱动力:私行客户数突破1.2万户,私行AUM占比提升至15%;代销基金、保险规模同比分别增长30%、25%,中收占比提高至22%。未来,公司计划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拓展长尾客户财富管理需求,同时加强与头部资管机构合作,丰富产品供给。

2. 绿色金融:政策红利释放

作为国内首批“赤道银行”,江苏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2800亿元,占对公贷款比例超15%。政策支持方面,公司参与江苏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获得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低息资金100亿元;业务创新上,推出“苏碳融”“环保贷”等特色产品,覆盖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预计未来三年绿色信贷年均增速将保持20%以上,成为利润增长新极点。

3. 金融科技:赋能全业务链

公司每年投入营收的3%用于科技研发,2023年上线“智慧风控”“智能投顾”等系统,审批效率提升40%,客户触达率提高3倍。未来,科技将深度融入业务场景:对公端,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连接核心企业与上下游;零售端,利用大数据精准画像,实现“千人千面”服务;中后台,构建RPA自动化流程,降低运营成本。

五、估值与投资建议

1. 相对估值:PB处于历史低位

截至2023年11月,江苏银行PB(LF)为0.65倍,位于近五年20%分位数,显著低于行业平均的0.8倍。从PE看,公司2023年动态PE为4.8倍,同样处于低估区间。估值压制主要源于市场对城商行区域风险的担忧,但江苏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业绩增速领先,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2. 绝对估值:DCF模型显示上行空间

采用三阶段DCF模型,假设永续增长率为2%,WACC为9%,测算得公司合理股价为9.5元,较当前价格有30%上行空间。敏感性分析显示,若净息差提升10BP或不良率下降0.1个百分点,目标价将进一步上调至10.2元。

3. 投资建议:配置价值凸显

综合考虑公司基本面改善与估值优势,给予“买入”评级。短期看,负债成本下降与资产质量优化将推动四季度业绩超预期;长期看,零售转型与绿色金融布局打开成长空间。建议投资者关注可转债转股机会与年报高分红预期。

六、风险提示

1. 区域经济波动风险:江苏省外贸依赖度较高,若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出口下滑,可能影响企业偿债能力。

2. 利率市场化冲击:若存款利率上行或贷款利率下行,可能压缩净息差。

3. 金融科技投入产出不及预期:科技研发周期长,若系统上线延迟或客户接受度低,可能影响转型效果。

关键词:江苏银行、负债成本、资产质量、净息差、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零售业务、绿色金融、金融科技、估值修复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江苏银行(600919)2023年经营表现,指出其负债成本显著改善源于存款结构优化与资金效率提升,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得益于不良率压降与拨备充足。业务层面,零售财富管理、绿色金融与金融科技成为新增长极。估值方面,公司PB处于历史低位,DCF模型显示30%上行空间,给予“买入”评级,同时提示区域经济、利率与科技转型等风险。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