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永辉超市(601933):调改节奏加快 持续强化供应链及商品力

永辉超市(601933):调改节奏加快 持续强化供应链及商品力

欧阳靖 上传于 2023-08-03 02:00

永辉超市(601933):调改节奏加快 持续强化供应链及商品力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永辉超市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大陆首批将生鲜农产品引进现代超市的流通企业之一,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已形成以生鲜为核心、多业态协同发展的零售格局。截至2023年,公司门店覆盖全国29个省市,拥有超千家门店,其中"永辉生活"社区店、"Bravo YH"精品超市等业态满足不同消费场景需求。202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15万亿元,其中超市行业规模约3.2万亿元,但行业面临电商冲击、消费习惯变迁等挑战,传统大卖场模式承压明显。在此背景下,永辉通过"调改升级"战略,从门店形态、商品结构到供应链体系进行系统性变革,试图在存量市场中寻找新增长点。

二、调改战略的核心逻辑: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

1. 门店调改:精细化运营替代粗放扩张

永辉自2021年起启动"门店升级计划",重点改造老旧门店,优化空间布局。以福州某调改门店为例,改造后生鲜区面积占比从35%提升至45%,增加现制现售区、体验式餐饮区,同时缩减非核心品类货架。数据显示,调改门店平均客单价提升18%,客流增长25%,亏损门店占比从2021年的32%降至2023年的15%。这种"小而精"的改造模式,既降低了单店投资成本(较新建门店节省40%),又通过场景化体验增强用户粘性。

2. 商品结构优化:从"大而全"到"精而准"

公司实施"SKU瘦身计划",将全国门店商品数从2020年的12万种压缩至2023年的8.5万种,重点淘汰低效长尾商品,增加差异化、高毛利产品。例如,在生鲜领域,永辉通过"基地直采+自有品牌"模式,将蔬菜直采比例从60%提升至75%,水果损耗率从8%降至5%;在标品领域,推出"永辉优选"系列,涵盖粮油、日化等品类,2023年自有品牌销售额占比达12%,较2020年提升5个百分点。

3. 数字化赋能:全渠道融合提速

永辉构建了"线上+线下+物流"的数字化中台,2023年线上销售额占比达18%,较2020年提升10个百分点。通过"永辉生活"APP和小程序,用户可享受"30分钟达"服务,同时线下门店作为前置仓,提升履约效率。此外,公司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行为,实现精准选品和动态定价。例如,在福州试点门店,通过分析周边3公里消费者画像,将进口食品占比从15%调整至22%,带动该品类销售额增长30%。

三、供应链升级:构建竞争壁垒的核心

1. 生鲜供应链垂直整合

永辉建立了"农户+合作社+加工中心+配送中心"的垂直供应链体系。在产地端,与全国超2000个合作社合作,实施标准化种植管理;在加工端,投资建设12个生鲜加工中心,实现果蔬分拣、水产初加工的自动化;在物流端,布局30个区域配送中心,生鲜冷链覆盖率达90%。这种模式使公司生鲜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8%-10%,同时将生鲜损耗率控制在行业领先的3%以内。

2. 标品供应链全球化布局

针对标品业务,永辉通过"海外直采+国内集采"双轮驱动。在海外,与泰国正大、新西兰恒天然等企业建立直采合作,2023年进口商品销售额占比达25%;在国内,与中粮、宝洁等头部供应商签订战略协议,通过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5%-8%。此外,公司推进供应商分级管理,将合作供应商从2020年的1.2万家精简至2023年的8000家,头部供应商采购占比提升至65%,供应链稳定性显著增强。

3. 物流体系智能化改造

永辉投入超20亿元建设智能物流系统,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AGV机器人分拣、无人配送车等。以成都物流中心为例,改造后分拣效率提升3倍,人工成本降低40%。同时,公司构建"干线+支线+末端"的三级物流网络,实现全国90%以上门店次日达,其中生鲜商品"24小时鲜度管理"覆盖所有门店,确保商品品质。

四、商品力提升: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1. 自有品牌战略深化

永辉将自有品牌作为商品力提升的核心抓手,形成"精选+极致"的产品矩阵。截至2023年,自有品牌涵盖食品、日化、家居等12个品类,SKU数超2000个。其中,"永辉农场"生鲜系列通过"可溯源+高标准"打造品质标签,复购率达45%;"馋大师"零食系列聚焦年轻消费群体,2023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自有品牌毛利率较第三方品牌高8-10个百分点,成为利润增长的重要引擎。

2. 独家商品开发

公司通过"买手制"加强独家商品开发,与全球500余家供应商合作定制专属产品。例如,与五常大米供应商合作推出"永辉定制款",通过优化种植标准和加工工艺,将产品溢价率提升至30%;与联合利华合作开发"永辉专供"洗发水,通过调整配方和包装,单店月销超500瓶。2023年,独家商品销售额占比达18%,较2020年提升12个百分点。

3. 场景化商品组合

永辉根据不同业态和消费场景,打造差异化商品组合。在"Bravo YH"精品超市,增加进口食品、有机农产品等高端商品,客单价较普通门店高40%;在"永辉生活"社区店,聚焦"即时消费"需求,将方便食品、即食餐饮占比提升至35%。此外,公司推出"季节限定"商品,如春节礼盒、夏季冷饮等,2023年季节性商品销售额占比达15%,带动淡季销售增长。

五、财务表现与估值分析

1. 营收结构优化

2023年,永辉实现营业收入980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生鲜业务占比48%,标品业务占比52%,结构更趋均衡。毛利率达19.8%,较2020年提升2.3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供应链效率提升和自有品牌贡献。净利润率从2020年的-0.5%回升至2023年的1.2%,实现扭亏为盈。

2. 现金流改善

公司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存货周转天数从2020年的45天降至2023年的38天)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0年的12次提升至2023年的15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58亿元,较2020年增长3倍,为调改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3. 估值对比

截至2024年3月,永辉超市PE(TTM)为25倍,低于行业平均的30倍;PS(TTM)为0.3倍,处于历史低位。考虑到公司调改战略进入收获期,供应链和商品力优势逐步显现,未来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有望达15%,给予"增持"评级。

六、风险与挑战

1. 行业竞争加剧

社区团购、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持续分流超市客流,2023年社区团购市场规模达3500亿元,同比增长25%。永辉需通过差异化商品和服务巩固市场份额。

2. 调改成本压力

门店改造、数字化投入等前期成本较高,2023年资本支出达45亿元,占营收的4.6%,需平衡短期投入与长期收益。

3. 消费复苏不确定性

若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消费意愿下降,可能影响公司同店销售增长。

七、未来展望

永辉超市通过"调改升级+供应链强化+商品力提升"的三维战略,正在从传统大卖场向"品质生活服务商"转型。未来三年,公司计划将调改门店占比提升至60%,自有品牌销售额占比达20%,同时探索"仓储会员店"等新业态。随着供应链效率持续优化和消费者认可度提升,永辉有望在行业整合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可持续增长。

关键词:永辉超市、调改升级、供应链优化、商品力提升、自有品牌、全渠道融合、估值分析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永辉超市(601933)的调改战略,重点探讨其通过门店升级、供应链垂直整合、自有品牌开发等举措强化核心竞争力,结合财务表现与行业对比,评估公司转型成效及未来增长潜力。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