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场(000089):2Q利润高增;产能爬坡驱动盈利增长》
一、核心逻辑与投资亮点
深圳机场(000089)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航空枢纽,2023年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内航空需求复苏、国际航线逐步恢复以及三期扩建工程带来的产能爬坡效应。公司通过优化航线网络、提升非航业务收入占比、控制运营成本等措施,在行业复苏周期中展现出较强的盈利弹性。本文从经营数据、产能扩张、竞争格局、估值水平四个维度,解析深圳机场的成长逻辑与投资价值。
二、2023年二季度经营数据解析
1. 客运量恢复超预期
根据民航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深圳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436万人次,同比增长159.8%,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5%。其中二季度单季旅客量1328万人次,环比一季度增长19.6%,国际航线旅客量占比从一季度的5.2%提升至6.8%,显示国际航班恢复加速。国内航线方面,商务客流与旅游客流形成双重驱动,京沪穗等核心航线客座率保持85%以上。
2. 货邮吞吐量结构优化
上半年货邮吞吐量达69.8万吨,同比增长7.5%,其中国际货邮量占比提升至32%。跨境电商货物占比从2022年的18%增至25%,成为新的增长极。顺丰航空、DHL等头部物流企业在深圳机场的运力投入同比增加20%,带动全货机起降架次增长15%。
3. 盈利质量显著改善
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89.3%;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22年同期亏损1.2亿元)。毛利率从一季度的18.7%提升至24.3%,主要得益于:
(1)航空性业务收费标准调整落地;
(2)商业租赁收入同比增长35%;
(3)能源成本同比下降12%。
三、产能爬坡驱动长期增长
1. 三期扩建工程进入放量期
深圳机场三期工程总投资431亿元,计划2025年全面投运。其中:
(1)T3航站楼卫星厅已于2021年启用,年处理能力增加2200万人次;
(2)东航站区(T4)预计2024年试运行,新增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
(3)第三跑道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起降架次上限从45万架次提升至62万架次。
根据测算,三期工程完全达产后,深圳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将突破1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360万吨,较当前水平分别增长120%和150%。
2. 时刻资源释放带来结构性机会
随着第三跑道投用,深圳机场每日高峰时刻容量将从55架次/小时提升至75架次/小时。民航局《粤港澳大湾区民航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支持深圳机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预计到2025年国际航线数量将从目前的48条增至80条以上,宽体机占比从12%提升至25%。
3. 非航业务进入收获期
公司通过"航空+"战略深化商业变现:
(1)广告业务:引入分众传媒等战略合作伙伴,2023年广告收入同比增长40%;
(2)免税业务:与中免集团签订新合同,保底租金从2.8亿元/年提升至4.2亿元/年,提成比例从15%提高至20%;
(3)高端商业:卫星厅引进路易威登、古驰等奢侈品牌,单位面积租金较传统业态提升300%。
四、竞争格局与区域优势
1. 粤港澳大湾区航空市场分化
与香港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形成差异化竞争:
(1)香港机场受制于基础设施饱和,2023年旅客量恢复至2019年的65%;
(2)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产能利用率已达90%,三期扩建进度滞后深圳2-3年;
(3)深圳机场凭借区位优势(1小时经济圈覆盖人口超4000万)和政策红利,在跨境电商、高端制造等客货源方面形成比较优势。
2. 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通过智能化改造降低运营成本:
(1)AOC(运行控制中心)系统升级使航班准点率提升至88%,行业排名前5;
(2)光伏发电项目年节约电费1200万元;
(3)人力成本占比从2019年的18%降至15%,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五、财务分析与估值比较
1. 盈利能力横向对比
选取上海机场、白云机场作为可比公司:
(1)ROE:深圳机场2023年预计8.5%,高于白云机场的6.2%,低于上海机场的10.1%(受免税业务拉动);
(2)毛利率:深圳机场24.3%,领先白云机场的19.8%,与上海机场的25.1%接近;
(3)资产负债率:深圳机场42.7%,显著低于上海机场的58.3%和白云机场的51.2%。
2. 估值水平与目标价
采用DCF模型测算,假设WACC为7.5%,永续增长率3%,合理估值区间为8.2-9.5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3年PE为28倍,低于上海机场的35倍,高于白云机场的25倍。考虑三期工程投产后的盈利增长,给予2024年30倍PE,目标价9.8元。
六、风险提示
1. 国际航线恢复不及预期风险;
2. 三期工程成本超支风险;
3. 政策变动导致航空性收费标准调整风险;
4. 区域竞争加剧风险。
七、投资建议
深圳机场正处于产能扩张与盈利释放的黄金周期,建议把握以下投资主线:
(1)短期:关注国际航线恢复带来的业绩弹性;
(2)中期:跟踪三期工程投产进度及非航业务变现;
(3)长期:看好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提升。
维持"增持"评级,6个月目标价9.8元。
关键词:深圳机场、产能爬坡、2Q利润高增、三期扩建、非航业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线恢复、估值修复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深圳机场2023年二季度业绩高增动因,指出产能爬坡与非航业务拓展是核心驱动力。通过解析三期扩建工程进度、时刻资源释放、成本管控等要素,论证公司长期增长潜力。对比区域竞争格局与财务数据,给出目标价9.8元及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