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背诵走进我们的新课改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不断革新,但背诵这一传统学习方法的价值常被忽视。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背诵在新课改中的重要性,分析其与新课改理念的契合点,阐述背诵对提升学生知识储备、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将背诵有效融入新课改教学的策略,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领域呈现出多元化、创新化的发展态势。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倡导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背诵这一传统的学习方法似乎被边缘化,很多人认为背诵是机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与新课改的精神相悖。但实际上,背诵在教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将其合理引入新课改,能够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与成效。
二、背诵在新课改中的教育价值
(一)知识储备的积累
背诵是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背诵经典诗词、文言文,能够让学生直接接触和感受古代文化的精髓,丰富语言素材,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例如,背诵《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中的名句,学生不仅能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智慧,还能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恰当引用,增强表达的文化底蕴。在英语学习中,背诵单词、短语和经典文章,有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熟悉英语的表达习惯和语法结构,为进一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背诵并非简单的机械记忆,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积极作用。在背诵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本进行理解、分析和记忆,这有助于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背诵历史事件为例,学生需要梳理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历史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背诵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如诗歌、童话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让他们在脑海中构建出丰富的画面,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情感态度的熏陶
许多经典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价值观,通过背诵这些作品,学生能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引导。例如,背诵爱国诗词,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岳飞的《满江红》等,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背诵关于友情、亲情的文章,能让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培养感恩之心和善良的品质。背诵的过程也是学生与作者心灵对话的过程,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作品情感的感染,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文化传承的使命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经典作品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背诵经典作品,能够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无论是中国的四书五经、唐诗宋词,还是西方的经典文学名著,都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智慧和精华。通过背诵这些作品,学生能够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将优秀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背诵与新课改理念的契合点
(一)符合学生主体发展需求
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背诵虽然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但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理解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和方法。例如,对于喜欢文学的学生,他们可以更多地背诵诗词、散文;对于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则可以重点背诵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这种自主选择的过程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
(二)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能力之一。背诵需要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安排时间和选择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如何独立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进度。例如,学生可以制定每天背诵一定数量单词或一篇短文的计划,并通过自我监督和反思来调整学习策略,提高背诵效率。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与探究式学习相互补充
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而背诵可以为探究式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背景信息。例如,在进行历史探究活动时,学生如果事先背诵了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资料,就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探究问题,提出更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同时,探究式学习也可以为背诵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加深对背诵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背诵在新课改中面临的困境
(一)观念上的误解
部分教育者和家长认为背诵是死记硬背,不符合新课改的培养目标,这种观念导致背诵在教育教学中被忽视。他们过于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实际上,背诵是获取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只有积累了足够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和实践。
(二)教学方法的单一
在传统的背诵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简单重复的方式让学生背诵,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教师只是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和背诵,而不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含义和背景,学生很难真正记住和理解背诵的内容。
(三)评价体系的缺失
目前,教育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而背诵成果很难在考试中得到全面体现。这导致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背诵,认为背诵对提高考试成绩没有直接帮助。实际上,背诵虽然不能直接转化为考试成绩,但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使得背诵在新课改中难以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五、将背诵有效融入新课改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背诵的价值
教育者和家长应转变对背诵的观念,认识到背诵在新课改中的重要性。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向教师和家长宣传背诵的教育价值,让他们了解背诵对学生知识储备、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教师也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背诵,让学生明白背诵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背诵效果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背诵兴趣和效果。例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与背诵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记忆文本;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将背诵内容设计成游戏,如填空游戏、接龙游戏等,增加背诵的趣味性;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背诵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背诵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背诵纳入评价范围。除了考试成绩外,还可以通过课堂表现、背诵作业、背诵比赛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背诵成果。例如,教师可以定期检查学生的背诵作业,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可以组织背诵比赛,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感受到背诵的价值和意义,提高他们背诵的积极性。
(四)合理选择背诵内容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合理选择背诵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古诗等进行背诵;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科学知识等进行背诵。同时,背诵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教育性,能够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结论
背诵作为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在新课改背景下依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它与新课改理念有着诸多契合点,能够为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虽然背诵在新课改中面临着一些困境,但通过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和合理选择背诵内容等策略,可以将背诵有效融入新课改教学,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与成效。因此,我们应重视背诵在新课改中的作用,让背诵这一传统的学习方法在新时代的教育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简介:本文围绕“让背诵走进我们的新课改”展开论述。首先指出新课改背景下背诵常被忽视的现状,接着阐述背诵在新课改中的教育价值,包括知识储备积累、思维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熏陶和文化传承使命。然后分析背诵与新课改理念的契合点,如符合学生主体发展需求、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与探究式学习相互补充。同时指出背诵在新课改中面临的观念误解、教学方法单一和评价体系缺失等困境。最后提出将背诵有效融入新课改教学的策略,包括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和合理选择背诵内容,强调背诵在新课改中的重要性并呼吁重视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