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湖北高考满分作文:以乐怡情,以乐育人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音乐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天空。从远古时期简单的节奏敲击,到如今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音乐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以乐怡情、以乐育人的重要作用。
以乐怡情,音乐是心灵的慰藉。当生活的压力如潮水般涌来,当内心的烦恼如乱麻般缠绕,音乐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穿透阴霾,照亮我们内心的角落。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所困扰,心灵变得疲惫而麻木。此时,一首悠扬的古典乐曲,如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那细腻而富有层次感的旋律,仿佛是一位智者在耳边轻声诉说,让我们在舒缓的节奏中忘却尘世的喧嚣,沉浸在宁静与祥和之中。又或是激情澎湃的摇滚乐,像披头士的《Hey Jude》,那充满力量的节奏和振奋人心的歌词,能瞬间点燃我们内心的热情,让我们重新找回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气。
音乐还能跨越语言的障碍,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虽然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但都能传达出人类共有的情感。当我们聆听意大利歌剧那激昂的咏叹调时,能感受到歌者对爱情的炽热追求;当我们欣赏日本传统音乐那空灵的音色时,能体会到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音乐就像一座无形的桥梁,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连接在一起,让我们在共鸣中感受到世界的多元与美好。
以乐育人,音乐是塑造人格的良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音乐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还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情感表达。从婴儿时期开始,轻柔的摇篮曲就能给予孩子安全感,让他们在温馨的氛围中进入甜美的梦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学习乐器成为他们接触音乐的重要方式。当孩子坐在钢琴前,用稚嫩的手指弹奏出第一个音符时,那种成就感会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孩子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克服困难,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毅力和耐心。
音乐教育还能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合唱团或乐队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他们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演奏出和谐美妙的音乐。通过这种团队合作,孩子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而且,音乐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当孩子聆听一首美妙的音乐时,他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各种奇妙的画面,这些画面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在想象的世界中自由翱翔。
回顾历史,许多伟大的音乐家都用自己的作品诠释了以乐育人的理念。贝多芬,这位命运多舛的音乐巨匠,在双耳失聪的困境下,依然凭借着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创作出了《第九交响曲》这部不朽的杰作。这部作品中那激昂的旋律和“欢乐颂”的宏大主题,传达出了人类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和追求。它激励着无数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冼星海,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那气势磅礴的音乐,如黄河的怒涛一般,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成为了鼓舞人民奋起抗争的精神力量。
在当今社会,音乐教育更应该得到重视和推广。学校应该加强音乐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音乐的机会。除了传统的音乐课堂,还可以开展各种音乐活动,如音乐比赛、音乐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家庭也应该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学习乐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建立更多的音乐培训机构和艺术团体,为热爱音乐的人提供学习和展示的平台。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音乐有时被人们忽视或滥用。一些低俗、庸俗的音乐充斥着市场,这些音乐不仅不能起到以乐怡情、以乐育人的作用,反而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选择那些积极向上、富有内涵的音乐作品。同时,音乐创作者也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创作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音乐是天地间和谐的音符,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让我们在音乐的世界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汲取前进的力量。以乐怡情,让我们的心灵在音乐的熏陶下变得更加纯净和善良;以乐育人,让我们的下一代在音乐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音乐之花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人类文明在音乐的伴奏下不断前进。
关键词:音乐、以乐怡情、以乐育人、心灵慰藉、人格塑造、音乐教育、社会责任
简介:本文围绕音乐展开论述,阐述音乐以乐怡情的作用,如成为心灵慰藉、跨越语言障碍触动情感;强调以乐育人的意义,包括塑造人格、培养孩子多种能力,还列举贝多芬、冼星海等音乐家作品体现以乐育人理念,同时指出当今社会对音乐教育应重视推广及正确引导音乐审美,呼吁以乐怡情、育人,让音乐之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