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散文诗歌 > 离别时散文三篇

离别时散文三篇

TidalScribe 上传于 2022-08-04 08:23

离别时散文三篇》

一、车站月光

月台上的风裹着铁轨的锈味,像一把钝刀割开暮色。我数着站牌上褪色的数字,第八块地砖的裂痕里嵌着半片银杏叶,叶脉里还凝着去年秋天的霜。你站在三号柱子旁,围巾被风吹得翻飞,像一片不肯落地的云。火车头喷出的白雾漫过铁轨,把你的轮廓洇成水墨画里的影子。

行李箱的轮子碾过碎石,发出细碎的呜咽。你忽然蹲下身,从包里摸出用报纸包着的点心,油渍在纸角洇出黄晕。"趁热吃",你说,指尖沾着面粉的碎屑。我咬开酥皮,豆沙的甜在舌尖化开,却尝出几分咸涩——原来你偷偷把眼泪揉进了面团。

汽笛声撕裂空气的瞬间,你伸手替我理了理衣领。这个动作重复了十二年,从幼儿园门口到大学站台,你的指尖永远带着温热的湿度。此刻却像一片落叶,轻轻擦过我的下巴,便坠进了风里。火车开始移动时,我看见你追着车窗跑,发间别着的木槿花簌簌抖动,像是要挣脱枝头去追赶春天。

夜色漫上来,把铁轨染成墨色。我摸出口袋里你塞的暖手宝,绒布套上还留着针脚的歪斜——那是你熬了三个夜缝的。温度透过掌心渗进血脉,恍惚间又看见你站在厨房里揉面,围裙沾着面粉,头发里藏着几根银丝,在晨光里闪着细碎的光。

二、渡口的船歌

江水把夕阳揉碎了撒在波心,渡船的桅杆上停着只白鹭,翅膀被镀成金红色。你坐在船舷边,脚边堆着用蓝布包着的书,最上面那本《飞鸟集》的封皮已经卷边。我们曾在这条江边背过泰戈尔的诗,你说"生如夏花"该用吴语念,尾音要像水波一样荡开。

船夫摇橹的节奏和心跳重叠,木桨划开的水痕里浮着几片桃花。你突然指着对岸说:"看,那棵老槐树开花了。"我顺着你的手指望去,树冠像团凝固的云,花影落在青石板上,竟拼出我们小时候刻的"永远"二字。那时我们用小刀在树皮上划字,你说"永远"要刻得深些,不然会被雨水冲掉。

起风了,你的碎发扫过我的耳廓。你从包里取出个铁皮盒,里面装着晒干的桂花和几片枫叶。"去年秋天捡的",你说,指尖抚过叶脉,"每片都写着诗。"我打开看,果然有细小的字迹:"第七片叶子落时,你会回来吗?"

渡船靠岸的刹那,你把手伸进江水。水流从指缝漏过,带起几粒细沙。"时间就像这江水",你说,"看着慢,其实转瞬就远了。"我握住你湿漉漉的手,掌心交叠处泛起温热的涟漪。对岸的码头飘来卖花女的吆喝,你买了束栀子别在鬓角,花香混着江水的腥气,成了记忆里最浓烈的注脚。

船离岸时,你突然唱起那首《茉莉花》。吴侬软语撞碎在江面上,惊起一群白鹭。我数着你的歌声里有多少个转音,就像数我们共度的那些黄昏——茶馆里的评弹,巷口的糖画,还有你教我写毛笔字时,砚台里晕开的墨香。

三、老屋的钟声

阁楼的木梯发出熟悉的吱呀声,阳光从老虎窗斜切进来,在地板上划出一道金线。你坐在藤椅里织毛衣,毛线团滚到墙角,沾了层薄灰。墙上的挂钟停了,指针永远停在三点十五分——那是你最后一次为我热牛奶的时间。

书柜里的玻璃罐还装着话梅糖,糖纸已经褪成淡黄色。我们曾为最后一颗糖争吵,你把它分成两半,糖丝连着时像座小桥。"等桥塌了,我就走了",你说。此刻糖纸在风里轻颤,仿佛那座桥真的要塌了。

你起身去关窗,旗袍下摆扫过青砖地。窗外的梧桐叶落了一半,剩下几片倔强地挂在枝头,像被时光遗忘的音符。你从五斗橱里取出个铁盒,里面装着我们的照片:穿开裆裤的我、扎羊角辫的你、还有那张在照相馆拍的黑白照——你穿着学生装,我戴着红领巾,背景是褪色的"为人民服务"。

"记得吗?"你指着照片说,"那天你非要把红领巾系成蝴蝶结。"我凑近看,果然发现领结歪得可爱。你突然咳嗽起来,手帕上洇开的血迹像朵未开的梅。我转身去倒水,回来时见你正把照片塞回铁盒,动作轻得像在安放一只蝴蝶。

暮色漫进阁楼时,你从枕下摸出个布包。里面是串檀木佛珠,每颗都刻着"安"字。"戴着它",你说,"就像我陪着你。"我摩挲着珠子的纹路,忽然摸到一颗刻歪的——那是你第一次刻字,刀尖打滑留下的痕迹。

挂钟突然敲响,三声闷响惊飞了窗外的麻雀。你望着钟摆说:"它终于肯走了。"我望向你,发现你的白发比月光更亮,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整个春天的雨。你伸手替我掸去肩头的灰,这个动作让你踉跄了一下,我赶紧扶住你,却触到你骨头的嶙峋。

关键词:离别、月光、车站、渡口、老屋、回忆、时光、温暖、眼泪、牵挂

简介:本文以三篇散文勾勒离别场景,通过车站、渡口、老屋三个意象,展现不同时空下的别离情感。第一篇以母亲送别为线索,用食物、衣物等细节传递温情;第二篇借渡船与江水,书写青春时代的约定与怅惘;第三篇在老屋时光碎片中,刻画生命终点的牵挂与释然。三篇散文如三幅水墨,以细腻的物象承载厚重的情感,在离别的主题下交织出对时光、记忆与亲情的深沉咏叹。

《离别时散文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