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儿科学 > 营养性贫血吃什么好-儿童营养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营养性贫血吃什么好-儿童营养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PrismTide 上传于 2021-08-20 07:40

《营养性贫血吃什么好—儿童营养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一、引言 儿童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充足的营养供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营养性贫血作为儿童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体健康和认知发展。它主要是由于机体对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利用不良所导致。及时准确地诊断并给予合理的治疗和饮食调整,对于改善儿童营养性贫血状况、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阐述儿童营养性贫血的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适宜的饮食选择。

二、儿童营养性贫血的病因 (一)铁缺乏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儿童铁缺乏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铁摄入不足,如长期以母乳或牛奶喂养而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或者儿童挑食、偏食,对肉类、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摄入过少;二是铁吸收障碍,某些疾病如慢性腹泻、肠息肉等会影响铁在肠道的吸收;三是铁丢失过多,如肠道寄生虫感染(蛔虫、钩虫等)可导致慢性失血,长期少量失血会使铁的储备逐渐耗尽。

(二)叶酸缺乏 叶酸参与嘌呤和嘧啶的合成,进而影响DNA的合成。儿童叶酸缺乏常见于:饮食中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是叶酸的重要来源;烹饪过程中过度加热导致叶酸破坏;某些疾病如吸收不良综合征,影响叶酸的吸收;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可干扰叶酸的代谢。

(三)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12在核酸代谢、红细胞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儿童维生素B12缺乏的原因主要有:长期纯素食,动物性食物是维生素B12的主要来源,素食中几乎不含;先天性内因子缺乏,内因子是胃黏膜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与维生素B12结合,促进其在回肠的吸收,先天性缺乏会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肠道疾病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如回肠切除术后。

三、儿童营养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一)一般表现 儿童营养性贫血常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以口唇、甲床、眼睑结膜最为明显。患儿可出现乏力、易疲倦,活动后心悸、气短等症状。这是因为贫血导致机体氧输送能力下降,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

(二)神经系统症状 长期营养性贫血会影响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患儿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等表现。严重贫血时,还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眼前发黑等症状,甚至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

(三)消化系统症状 贫血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患儿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这是因为贫血导致胃肠道黏膜缺血、缺氧,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弱。

(四)其他症状 对于缺铁性贫血患儿,还可能出现异食癖,如喜欢吃泥土、墙皮、纸片等非食物物品。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除上述症状外,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等,严重时可导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四、儿童营养性贫血的诊断 (一)病史询问 详细询问患儿的喂养史、饮食情况,包括是否母乳喂养、添加辅食的时间和种类,有无挑食、偏食习惯等。了解患儿有无慢性疾病史,如慢性腹泻、肠道寄生虫感染等,以及是否长期使用某些可能影响营养吸收的药物。

(二)体格检查 全面检查患儿的身体状况,观察皮肤黏膜颜色,测量身高、体重,评估生长发育情况。检查有无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体征。对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的患儿,还需进行神经系统专科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检查:是诊断营养性贫血的重要方法。通过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可初步判断贫血的存在及程度。同时,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大小、染色情况等,有助于区分不同类型的贫血。例如,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巨幼细胞性贫血则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红细胞体积增大。

2. 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测定:血清铁反映体内可利用铁的量,铁蛋白是体内铁储存的主要形式,总铁结合力反映血清中转铁蛋白的含量。缺铁性贫血时,血清铁降低,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

3. 叶酸、维生素B12测定: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是诊断叶酸缺乏和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的重要依据。同时,可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和甲基丙二酸水平,叶酸缺乏时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维生素B12缺乏时同型半胱氨酸和甲基丙二酸均升高。

4. 骨髓象检查:对于诊断困难或怀疑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的患儿,可进行骨髓象检查。通过观察骨髓中红系细胞的增生情况、形态变化等,有助于明确贫血的类型和病因。

五、儿童营养性贫血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去除病因是治疗营养性贫血的关键。对于因喂养不当导致的贫血,应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及时添加含铁、叶酸、维生素B12丰富的辅食。对于有慢性疾病的患儿,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治疗肠道寄生虫感染、控制慢性腹泻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二)药物治疗 1. 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方法。常用的铁剂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服用铁剂时,应在两餐之间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可配合服用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对于口服铁剂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的患儿,可采用肌肉注射铁剂,如右旋糖酐铁。

2. 叶酸缺乏性贫血:口服叶酸是治疗叶酸缺乏性贫血的主要方法。一般每次5—10mg,每日3次。同时,应寻找并去除导致叶酸缺乏的病因,如改善饮食结构、治疗吸收不良疾病等。

3. 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肌肉注射维生素B12是治疗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的有效方法。一般每次100—500μg,每日或隔日1次,直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对于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儿,维生素B12的疗程应适当延长。同时,要积极寻找并治疗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的病因,如纠正先天性内因子缺乏、治疗肠道疾病等。

(三)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在儿童营养性贫血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含铁、叶酸、维生素B12丰富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改善贫血状况。

六、儿童营养性贫血适宜吃的食物 (一)含铁丰富的食物 1. 动物性食物:动物肝脏是含铁最丰富的食物之一,如猪肝、鸡肝等。每100克猪肝中含铁量可达22.6毫克。动物血液也是良好的补铁食物,如猪血、鸭血等,其含铁量高且易于吸收。此外,瘦肉(牛肉、猪肉、羊肉等)、鱼类(如鲫鱼、鲤鱼等)、蛋类(鸡蛋、鸭蛋等)也含有一定量的铁。

2. 植物性食物:豆类及豆制品(如黄豆、黑豆、豆腐等)含有丰富的铁,同时富含蛋白质。蔬菜中,菠菜、芹菜、油菜等绿叶蔬菜也含有一定量的铁,但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率相对较低。为了提高植物性铁的吸收率,可在食用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草莓等。

(二)含叶酸丰富的食物 新鲜蔬菜和水果是叶酸的主要来源。蔬菜中,菠菜、生菜、芦笋、西兰花等含有较多的叶酸。水果中,香蕉、草莓、橙子、猕猴桃等也富含叶酸。此外,全麦面包、糙米等全谷物食物也含有一定量的叶酸。

(三)含维生素B12丰富的食物 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肉类(牛肉、猪肉、羊肉等)、鱼类(三文鱼、金枪鱼等)、蛋类、奶类及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等)都是维生素B12的良好来源。对于素食儿童,可适当食用一些强化维生素B12的食物,如强化谷物、营养酵母等。

七、结论 儿童营养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能够准确诊断儿童营养性贫血的类型和病因。在治疗方面,去除病因、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相结合是关键。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含铁、叶酸、维生素B12丰富的食物摄入,对于改善儿童营养性贫血状况、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应重视儿童的营养均衡,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带儿童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营养性贫血。

关键词:儿童营养性贫血、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饮食

简介:本文围绕儿童营养性贫血展开,阐述了其病因包括铁、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等,介绍了临床表现涵盖一般、神经、消化等系统症状,说明了诊断方法有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给出了治疗手段如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并列举了适宜儿童吃的含铁、叶酸、维生素B12丰富的食物,强调合理饮食对改善贫血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营养性贫血吃什么好-儿童营养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