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应流股份(603308):两机业务高景气 在手订单充沛

应流股份(603308):两机业务高景气 在手订单充沛

东风摇百草 上传于 2020-10-06 17:01

《应流股份(603308):两机业务高景气 在手订单充沛》

一、行业背景:两机(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全球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简称“两机”)产业正处于技术迭代与需求爆发的双重驱动阶段。航空发动机领域,随着全球民航业复苏及军用装备升级,单台民航发动机价值量突破千万美元,军用发动机需求年均增速超8%;燃气轮机领域,能源转型背景下,分布式能源、船舶动力及工业驱动需求激增,重型燃气轮机国产化率提升空间显著。根据《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全球两机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比有望从当前的12%提升至18%,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政策层面,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将两机专项列为高端装备制造核心方向,通过“两机专项”基金、首台套保险等政策工具推动核心技术突破。2023年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点产品发展指南》,提出到2025年实现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超90%,燃气轮机热效率突破40%的目标,为产业链企业提供确定性成长空间。

二、公司概况:深耕高端铸造二十载的隐形冠军

应流股份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安徽合肥,是国内唯一具备“两机”热端部件全流程制造能力的企业。公司以高端铸造为起点,逐步延伸至机加工、热处理、涂层等全产业链环节,产品覆盖航空发动机单晶叶片、涡轮盘、燃气轮机透平叶片等核心部件,客户涵盖GE、西门子、罗罗等国际巨头及中国航发集团等国内龙头。

财务表现方面,公司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8%,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35%。毛利率长期维持在40%以上,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28%,凸显技术壁垒带来的溢价能力。资产负债率控制在45%以内,现金流持续为正,为产能扩张提供充足弹药。

三、核心优势:技术+客户+产能构筑三重壁垒

(一)技术壁垒:突破“卡脖子”环节

公司攻克了单晶叶片定向凝固、涡轮盘等温锻造等关键技术,建成国内首条单晶叶片自动化生产线,良品率达92%,超过国际同行平均水平。2023年研发支出占比达8.2%,累计获得专利327项,其中发明专利89项,主导制定行业标准12项。与中科院金属所、北航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形成“产学研用”闭环创新体系。

(二)客户壁垒:深度绑定全球龙头

国际市场,公司是GE航空单晶叶片全球唯一供应商,占其采购量的65%;西门子能源燃气轮机透平叶片第一大供应商,份额超40%。国内市场,与中国航发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长江系列发动机关键部件,2023年获得CJ-1000A发动机涡轮盘订单1.2亿元。客户集中度CR5达78%,订单续签率超95%,形成稳定收入来源。

(三)产能壁垒:产能扩张匹配行业需求

公司现有单晶叶片产能10万片/年,涡轮盘产能5000件/年,燃气轮机叶片产能8000片/年。2023年启动定增募资15亿元,用于建设“两机”热端部件智能化产线,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单晶叶片产能20万片/年、涡轮盘产能1万件/年,预计2025年全面投产。同步布局合肥、六安两大生产基地,形成“双核驱动”格局,缩短交付周期至3个月以内。

四、在手订单:充沛订单支撑未来三年高增长

截至2023年末,公司在手订单总额达42.3亿元,较上年增长38%,其中:

1. 航空发动机领域:国际订单28.7亿元,主要来自GE的LEAP发动机单晶叶片增量需求(2024-2026年累计交付量预计增长50%);国内订单9.6亿元,涵盖CJ-1000A、涡扇-20等型号涡轮盘及导向器部件。

2. 燃气轮机领域:获得西门子能源SGT-8000H重型燃机透平叶片订单6.8亿元,交付周期覆盖2024-2025年;国内市场中标华电集团300MW级燃机热端部件项目,订单金额3.2亿元。

3. 新兴领域:与中核集团合作开发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关键部件,2023年实现首台套交付,2024年预计新增订单1.5亿元。

订单结构显示,国际订单占比68%,国内订单占比32%,形成“国际主导、国内跟进”的良性格局。订单交付周期平均18个月,2024-2026年营收确定性较强。

五、成长逻辑:技术迭代+国产替代+全球布局

(一)技术迭代驱动产品升级

公司正从传统等轴晶叶片向单晶/双晶叶片升级,2023年单晶叶片收入占比提升至62%,毛利率达48%,较等轴晶叶片高12个百分点。涡轮盘业务从变形高温合金向粉末冶金方向突破,2024年将实现FGH4096粉末盘批量供货,单价较传统盘提升3倍。

(二)国产替代打开成长空间

国内航空发动机市场,国产发动机占比不足30%,公司作为航发集团战略合作伙伴,将深度参与长江系列发动机量产,预计2025年国内市场收入占比提升至40%。燃气轮机领域,国内重型燃机国产化率仅15%,公司联合东方电气开发50MW级燃机,2024年进入样机测试阶段,有望打破GE、西门子垄断。

(三)全球布局强化竞争力

公司已在德国设立研发中心,近距离服务欧洲客户;2023年收购美国Meyer公司30%股权,获取其航空涂层技术专利,完善产业链布局。计划2025年前在印度、墨西哥建设生产基地,实现“本地化制造+全球化供应”。

六、风险因素与投资建议

(一)风险因素

1. 技术迭代风险:若第三代单晶叶片研发失败,可能导致订单流失。

2. 客户集中度风险: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过高,若主要客户采购策略调整,可能影响业绩。

3. 汇率波动风险:国际订单以美元结算,人民币升值可能侵蚀利润。

(二)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国内两机热端部件龙头,技术壁垒深厚、客户结构优质、产能扩张有序,在手订单充沛保障未来三年30%以上复合增长。给予2024年35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6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七、财务预测与估值

基于在手订单及产能释放节奏,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2亿元、43.8亿元、54.7亿元,同比增长23%、24%、25%;归母净利润5.3亿元、6.8亿元、8.7亿元,同比增长23%、28%、28%。当前股价对应2024年PE为28倍,低于行业平均的35倍,具备估值修复空间。

关键词:应流股份、两机业务、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单晶叶片、涡轮盘、在手订单、国产替代、技术壁垒、成长逻辑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应流股份作为国内两机热端部件龙头的发展机遇,指出其在技术突破、客户绑定、产能扩张方面的核心优势,结合42.3亿元在手订单及行业高景气背景,预测公司未来三年将保持30%以上复合增长,给出“买入”评级及68元目标价。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