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资源”第一课时(精选3篇)》地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自然资源种类,包括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能结合地图指出该地区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区域;理解自然资源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地图、分析数据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提取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探索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分布;自然资源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2.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对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地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美丽自然风光图片,如广袤的草原、成群的野生动物等,同时播放一段具有非洲特色的音乐。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和听到这样的音乐,你们能联想到哪个地区呢?”引导学生回答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接着提问:“大家知道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蕴藏着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吗?这些资源又对当地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撒哈拉以南非洲,去探寻那里的自然资源奥秘。”
(二)新课讲授
1. 矿产资源(20分钟)
(1)种类丰富
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结合地图向学生介绍该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种类。讲解时提到,这里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巨大,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其中,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以南非为例,南非是世界上重要的黄金生产国,其黄金产量曾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同时,该地区还盛产铜、铁、锰、铀等多种金属矿产。
(2)分布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矿产资源分布图,让学生自己尝试总结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通过分析,学生可以发现,矿产资源分布并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地域集中性。例如,黄金主要分布在南非、津巴布韦等国;金刚石主要产自刚果民主共和国、博茨瓦纳等国;铜矿则集中在赞比亚等国。
(3)对经济的影响
提出问题:“丰富的矿产资源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指出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出口是许多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例如,尼日利亚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国,石油出口收入在其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过度依赖矿产资源出口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经济结构单一,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等。
2. 生物资源(20分钟)
(1)森林资源
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森林分布图和相关图片,介绍该地区的森林资源。这里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之一——刚果盆地热带雨林。刚果盆地热带雨林面积广阔,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森林中生长着各种名贵的木材,如桃花心木、檀木等。同时,森林还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2)动植物资源
播放一段撒哈拉以南非洲野生动物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当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讲解时提到,该地区是许多大型野生动物的家园,如狮子、大象、长颈鹿、斑马等。这些动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也是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此外,撒哈拉以南非洲还有许多特有的动植物种类,如非洲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具有独特的生态特征。
(3)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引导学生思考:“如此丰富的生物资源,当地是如何开发利用的呢?”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例如,一些国家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让游客近距离观赏野生动物,既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又提高了人们对生物资源保护的意识。然而,也存在一些不合理开发的现象,如过度砍伐森林、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等,这些行为对生物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
3. 水能资源(15分钟)
(1)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河流分布图,分析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指出,该地区降水丰富,河流众多,且地势落差大,为水能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刚果河是非洲流量最大的河流,其流经刚果盆地时,地势平坦,水流缓慢;而流出盆地后,地势急剧下降,形成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水能资源开发情况
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水能资源的开发现状。目前,该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程度相对较低,但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重视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例如,埃塞俄比亚正在建设大型水电站,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并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水能资源的开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
(三)课堂小结(5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自然资源种类(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能资源)、分布特点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强调自然资源对该地区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
(四)课堂练习(10分钟)
1. 填空题:撒哈拉以南非洲有“________”之称,其中________、________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2. 选择题:下列国家中,黄金产量居世界前列的是( )A. 尼日利亚 B. 南非 C. 刚果民主共和国 D. 赞比亚
3. 简答题:简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五)课后作业
1. 收集资料,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某一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2. 绘制一幅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自然资源分布示意图。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图、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地图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但在引导学生理解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可结合更多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关键词: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能资源、经济发展、合理利用、保护
简介:本教案围绕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展开第一课时教学。教学目标明确,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教学重难点突出,重点讲解了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能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导入、新课讲授、课堂小结、练习和作业等环节,引导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