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三一重工(600031):2025H1海内外收入双增 Q2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三一重工(600031):2025H1海内外收入双增 Q2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赵雷 上传于 2022-03-27 16:47

三一重工(600031):2025H1海内外收入双增 Q2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一、行业背景与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在多重因素驱动下呈现结构性复苏态势。国内市场方面,随着“十四五”规划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政策落地,工程机械内需逐步企稳回升。海外市场中,新兴经济体工业化进程加速,叠加欧美国家对老旧设备更新换代的需求,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动能。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6月,国内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8.3%,海外出口量同比增长15.6%,显示行业进入“国内修复+海外扩张”的双轮驱动阶段。

在此背景下,三一重工作为全球工程机械龙头,凭借产品矩阵的全面性、技术创新的领先性以及全球渠道的深度布局,成为行业复苏的核心受益者。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其海内外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Q2单季度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

二、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同步增长

1. 收入端:海内外市场双轮驱动

2025年上半年,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587.3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国内市场收入321.6亿元,同比增长9.5%,主要受益于基建项目开工率提升及小挖、混凝土机械等产品的更新需求;海外市场收入265.7亿元,同比增长17.2%,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45.2%,较2024年末提高3.1个百分点。

分区域看,欧美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1.3%,主要得益于电动化产品(如电动挖掘机、电动装载机)的快速渗透;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4.8%,其中印度、印尼市场增速超过20%,主要受当地基础设施投资扩张驱动。

2. 利润端: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2025年Q2,公司单季度毛利率提升至28.7%,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环比提高0.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2.3%,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环比提高1.5个百分点。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源于三方面:

(1)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率的电动化产品占比提升至25%(2024年为18%),其中电动挖掘机毛利率较传统燃油机型高5-8个百分点;

(2)成本控制:通过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原材料采购成本同比下降3.2%,同时生产效率提升带动单位制造费用下降;

(3)海外溢价能力:海外产品均价较国内高15%-20%,且通过本地化生产(如印度、巴西工厂)降低关税及物流成本,进一步增厚利润。

三、业务分析:核心产品竞争力凸显

1. 挖掘机业务:电动化与智能化引领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挖掘机收入218.4亿元,同比增长14.6%,占总收入比重37.2%。其中,电动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87.3%,占挖掘机总销量的28.6%(2024年为16.3%)。公司推出的SY215E电动挖掘机,凭借“零排放、低噪音、高能效”特性,在欧洲市政工程市场市占率提升至12%,较2024年提高4个百分点。

智能化方面,公司“智慧矿山”解决方案已落地国内12个大型煤矿,通过5G+AI技术实现设备远程操控与故障预测,客户采购意愿显著提升。据测算,智能化产品附加值较传统机型高20%-30%,带动挖掘机业务毛利率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2. 混凝土机械:国内更新需求释放

混凝土机械收入142.8亿元,同比增长11.2%,主要受益于国内房地产竣工面积同比回升(1-6月增长6.8%)及环保政策推动的设备更新。公司推出的C8系列泵车,通过轻量化设计及节能技术,油耗较上一代产品降低15%,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市占率稳居第一。

3. 起重机械:海外大吨位产品突破

起重机械收入98.6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海外收入占比达42%,较2024年提高6个百分点。公司SAC12000T全地面起重机在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市场实现批量交付,单台售价较国内同类产品高30%,显示高端产品海外溢价能力。

四、海外市场:本地化与电动化双战略落地

1. 本地化生产深化

截至2025年6月,公司已在海外建成12个制造基地(较2024年新增3个),覆盖印度、巴西、美国、德国等核心市场。其中,印度浦那工厂年产能达5000台,本地化采购率超过70%,有效规避了印度对工程机械进口的关税壁垒(目前进口关税达28%)。

2. 电动化产品先行

公司针对欧美市场推出符合Tier 4 Final排放标准的电动化产品,在德国慕尼黑宝马展上获得订单超2亿美元;针对东南亚市场开发低成本电动微挖(售价较燃油机型低15%),在印尼、泰国市场市占率快速提升至18%。

3. 渠道与服务网络扩张

海外经销商数量增至320家(2024年为280家),服务网点覆盖全球85%的主要经济体。公司推出的“全球联保”服务,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海外客户设备状态实时监控,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4小时内,客户满意度达92%。

五、技术壁垒:研发投入与专利布局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38.6亿元,同比增长15.2%,占营收比重6.6%。重点研发方向包括:

(1)电动化技术:电池管理系统(BMS)效率提升至98%,快充技术实现30分钟充至80%;

(2)智能化技术:AI故障诊断系统准确率达95%,较2024年提高8个百分点;

(3)新材料应用:高强度钢使用比例提升至45%,设备自重减轻10%-15%。

截至2025年6月,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2,876件,其中发明专利4,231件,海外专利占比达35%。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2项,国内标准45项,技术壁垒持续巩固。

六、风险与挑战

1. 原材料价格波动:钢材、铜等大宗商品价格受全球供应链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压缩毛利率空间;

2. 国际贸易摩擦:欧美国家对“中国制造”的关税政策可能调整,影响海外业务拓展;

3. 行业竞争加剧:国内徐工机械、中联重科等对手加速电动化转型,海外卡特彼勒、小松等巨头加大本地化投入,市场份额争夺或趋激烈。

七、未来展望与估值

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国内基建投资增速将维持在6%-8%,海外新兴市场需求保持10%以上增长。全年收入目标为1200亿元,同比增长12%-15%;净利润目标为150亿元,同比增长18%-22%。

当前市值对应2025年PE为14倍,低于行业平均16倍水平。考虑到公司电动化、智能化产品的先发优势及海外市场的持续渗透,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8元(对应2025年18倍PE)。

关键词:三一重工、海内外收入、Q2盈利能力、电动化、智能化、本地化生产、技术壁垒行业复苏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三一重工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指出其海内外收入双增、Q2盈利能力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电动化产品渗透、海外本地化生产及成本控制。业务层面,挖掘机、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三大产品线竞争力凸显,技术研发投入与专利布局巩固壁垒。同时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贸易摩擦等风险,并给出未来收入与利润目标及估值建议。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