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电缆(603606):收入结构变化致使业绩短暂承压 存货和合同负债实现高增》
一、行业背景与公司概况
(一)行业发展趋势:海上风电高速发展驱动需求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海上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核心赛道之一,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预测,2023-2027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突破70GW,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1%。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市场,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2023年国内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6.8GW,同比增长102%。海缆作为海上风电系统的关键环节,承担电能传输与通信功能,技术壁垒高、附加值大,行业集中度显著高于陆缆市场。
(二)东方电缆:海缆领域领军企业
东方电缆(603606)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海缆行业龙头,2014年登陆上交所主板。公司业务涵盖陆缆系统、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服务三大板块,其中海缆业务收入占比长期超过50%。公司自主研发的220kV及以上高压交流海缆、±535kV柔性直流海缆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应用于三峡阳江沙扒、华能如东等国家级海上风电项目,累计交付海缆长度超2000公里。
二、财务表现分析:收入结构变化下的短期波动
(一)2023年业绩回顾:营收增速放缓,利润承压
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较2022年的24.8%显著放缓;归母净利润8.2亿元,同比下降12.3%。分季度看,Q4单季度营收18.7亿元,环比下降15.2%,主要受海缆项目交付节奏影响。
(二)收入结构变化:海缆占比下降,陆缆占比提升
1. 海缆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8%降至2023年的52%,毛利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至41.5%。主要由于:① 海上风电项目审批周期延长,导致部分高附加值海缆订单交付推迟;② 2023年海缆市场竞争加剧,部分项目投标价格承压。
2. 陆缆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43%,毛利率稳定在12.8%。公司通过拓展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陆缆应用场景,部分对冲了海缆业务波动的影响。
3. 海洋工程服务:收入占比5%,毛利率提升至28.3%,主要受益于海上风电安装船租赁需求增长。
(三)成本端压力:原材料波动与产能利用率
2023年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同比上涨约8%,叠加公司海缆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85%降至78%,导致单位固定成本分摊增加。公司通过套期保值工具对冲部分价格风险,但整体成本压力仍对毛利率形成制约。
三、核心亮点:存货与合同负债高增预示未来增长
(一)存货规模突破历史峰值
截至2023年末,公司存货余额达21.3亿元,同比增长67.2%,占流动资产比例从2022年的18%提升至28%。其中:① 在产品存货12.7亿元,同比增长89%,主要系为三峡阳江青洲五七期、华能汕头勒门等大型海缆项目备货;② 原材料存货8.6亿元,同比增长42%,反映公司对铜、铝等关键原材料的战略储备。
(二)合同负债大幅增长,在手订单充足
2023年合同负债余额达15.8亿元,同比增长124%,创历史新高。合同负债主要由预收客户款项构成,表明公司新签订单规模显著扩大。据测算,当前公司在手海缆订单超40亿元,覆盖2024-2025年交付需求,为后续业绩释放提供有力支撑。
(三)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同步推进
公司正在建设东部(宁波)基地二期项目,预计2024年投产,新增海缆年产能15亿元。同时,公司研发的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海缆、动态海缆等高端产品已通过型式试验,有望在2024年实现批量供货,进一步提升产品结构。
四、竞争格局与核心竞争力
(一)行业集中度高,龙头优势稳固
国内海缆市场呈现“三强争霸”格局,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合计市场份额超85%。东方电缆在220kV及以上高压海缆领域市占率达40%,技术领先优势显著。
(二)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
公司掌握超高压海缆设计、制造、敷设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截至2023年末,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87项,其中发明专利65项,主导制定IEC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2项。
(三)客户资源与品牌效应
公司与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国家电投等大型能源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品牌认可度行业领先。2023年中标华能苍南4号、中广核汕尾甲子等项目,单项目中标金额超5亿元,彰显市场竞争力。
五、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一)海上风电政策变动风险
若国内海上风电补贴退坡节奏超预期,可能导致项目投资延迟。公司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如欧洲、东南亚)分散风险,2023年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8%。
(二)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铜价占海缆成本的35%-40%,公司已建立动态定价机制,将部分原材料价格波动传导至下游客户,同时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三)技术迭代风险
随着漂浮式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等技术发展,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费用达3.2亿元,同比增长21%,确保技术领先性。
六、未来展望与估值分析
(一)2024年业绩有望触底反弹
随着在手订单逐步交付,预计2024年公司海缆业务收入将恢复至45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5%。陆缆业务通过拓展新能源配套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海洋工程服务受益于行业安装需求增长,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二)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截至2024年3月,公司动态PE为18倍,低于中天科技(22倍)、亨通光电(20倍)等可比公司,具备安全边际。随着2024年业绩释放,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三)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公司作为海缆行业龙头,将充分受益于海上风电装机量增长与技术升级。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20%,给予“增持”评级。
关键词:东方电缆、海上风电、海缆、收入结构、存货高增、合同负债、业绩承压、技术壁垒、估值修复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东方电缆2023年业绩表现,指出收入结构变化导致短期承压,但存货与合同负债大幅增长预示未来增长潜力。公司作为海缆行业龙头,技术领先、订单充足,长期成长逻辑清晰,估值具备修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