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首钢股份(000959):盈利修复增长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首钢股份(000959):盈利修复增长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海盐日历表 上传于 2020-01-19 11:59

首钢股份(000959):盈利修复增长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首钢股份(股票代码:000959)作为国内钢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依托首钢集团百年历史积淀,形成了以钢铁为主业、涵盖上下游产业链的多元化业务布局。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拥有迁安钢铁基地、京唐钢铁基地等核心生产单元,产品覆盖冷轧薄板、热轧卷板、电工钢、镀锌板等高端钢材领域。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及制造业转型升级,钢铁行业面临产能优化、技术升级和绿色发展的多重挑战,首钢股份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精益管理,逐步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财务表现:盈利修复与现金流改善

1. 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2023年三季报显示,首钢股份实现营业收入987.6亿元,同比增长8.2%;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6%。单季度来看,Q3营收332.1亿元,环比增长5.3%,净利润10.2亿元,环比提升12.7%,显示出盈利能力的持续修复。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

(1)下游需求回暖:汽车、家电、新能源等终端行业对高端钢材需求增加,带动公司冷轧、电工钢等高附加值产品销量提升;

(2)成本管控成效:通过优化采购策略、提高铁前工序效率,吨钢成本同比下降3.2%,抵消了部分原料价格波动影响;

(3)产品结构优化: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62%,较2022年提高5个百分点,推动毛利率从12.1%升至14.8%。

2. 现金流与负债结构优化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85.3亿元,同比增长23%,主要因销售回款加快及存货周转效率提升。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末的68.5%降至65.2%,长期借款占比下降至42%,短期偿债压力减轻。此外,公司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和供应链ABS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8%,为后续产能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三、产品结构升级:高端化与差异化并进

1. 电工钢:新能源领域的核心增长点

首钢电工钢(取向硅钢、无取向硅钢)产能达150万吨,国内市占率排名第二。2023年,公司高磁感取向硅钢(HiB)产量突破40万吨,同比增长25%,主要用于特高压变压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等领域。其中,0.20mm以下超薄规格产品占比提升至35%,满足高端客户定制化需求。无取向硅钢方面,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产品销量同比增长60%,已进入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供应链。

2. 汽车板:轻量化与高强化的技术突破

公司汽车板年产能达400万吨,覆盖热镀锌、合金化镀锌、电镀锌等全系列产品。2023年,第三代高强钢(DP1180、TRIP780)量产突破10万吨,应用于蔚来、理想等新能源车型车身结构件,减重效果达15%-20%。同时,公司开发的铝硅镀层热成型钢(PHS1500)实现进口替代,单价较普通产品提升30%以上。

3. 镀锡板与酸洗板:细分市场深耕

镀锡板(马口铁)方面,公司聚焦食品包装、化工罐等领域,开发出DR8级以上高耐蚀产品,出口量同比增长40%。酸洗板业务通过与美的、格力等家电企业联合研发,推出耐指纹、高冲压性能产品,在空调外机、冰箱侧板等场景渗透率提升至28%。

四、技术驱动:研发体系与产学研合作

1.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28.6亿元,占营收比例达2.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研发方向聚焦于:

(1)低碳冶金技术:氢基直接还原铁(DRI)中试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实现工业化应用,可降低吨钢碳排放15%;

(2)材料性能提升:通过微合金化、控轧控冷工艺优化,将汽车板屈服强度从600MPa提升至1000MPa,延伸率保持18%以上;

(3)智能制造:迁安基地建成行业首个5G+全连接工厂,实现生产数据实时采集与质量追溯,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0%。

2. 产学研协同创新

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承担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2023年,首钢股份牵头制定的《新能源汽车用高强度无取向硅钢》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填补了国内空白。此外,通过参与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与国际钢铁协会(worldsteel)开展碳足迹核算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

五、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1. 行业格局:集中度提升与绿色转型

根据工信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到2025年,前10家钢企产业集中度将提升至60%。首钢股份作为京津冀地区唯一国有控股上市钢企,有望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双碳”目标倒逼行业技术升级,预计2025年短流程电炉钢占比将达15%,氢冶金、碳捕集技术将加速落地。

2. 公司战略:三个“聚焦”

(1)聚焦高端产品:未来三年计划将电工钢汽车板等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70%,并拓展风电、储能等新兴领域;

(2)聚焦绿色制造:投资50亿元建设氢基竖炉项目,目标2030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

(3)聚焦国际化:在东南亚、中东地区布局加工配送中心,2025年海外营收占比目标达15%。

六、风险因素与投资建议

1. 风险因素

(1)原料价格波动:铁矿石、焦炭占吨钢成本比例超70%,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可能侵蚀利润;

(2)需求不及预期:若汽车、家电等下游行业增速放缓,可能导致高端产品库存积压;

(3)技术迭代风险:超导材料、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可能对传统钢材形成替代。

2. 投资建议

基于公司盈利修复趋势、产品结构升级潜力及绿色转型战略,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6.8元(对应2024年PE 8倍),较当前股价有20%上行空间。建议重点关注电工钢产能释放节奏及新能源汽车客户拓展情况。

七、结论

首钢股份通过“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三重驱动,成功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的转型。在行业盈利中枢下移的背景下,公司凭借技术壁垒和客户粘性构建起护城河,未来有望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持续获取超额收益。投资者可关注其季度业绩环比改善及碳中和项目落地进展。

关键词:首钢股份、盈利修复产品结构优化、电工钢、汽车板、绿色转型、研发投入、行业集中度

简介:本文分析首钢股份(000959)2023年财务表现与战略转型,指出公司通过高端产品升级(电工钢、汽车板)、技术研发投入及绿色制造布局实现盈利修复,同时探讨行业集中度提升背景下的竞争机遇与风险,给出增持评级及目标价。

《首钢股份(000959):盈利修复增长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