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重工(002487):半年报业绩高增长 发展态势向好》
一、行业背景与公司概况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核心领域之一,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数据,2023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突破115GW,其中海上风电占比达28%,增速显著高于陆上风电。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2023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6.8GW,同比增长67%,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双轮驱动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大金重工(002487.SZ)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辽宁阜新,是国内风电塔筒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陆上及海上风电塔筒、单桩基础、导管架等结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覆盖国内30个省级行政区及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已形成年产80万吨风电结构件的生产能力,其中海上风电产品占比超40%,技术实力与产能规模均居行业前列。
二、半年报核心数据解析
1. 营收与利润双增,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根据公司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52.3%;归母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89.6%。分季度看,Q2单季营收22.1亿元,环比增长37.8%,净利润2.9亿元,环比增长52.6%,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毛利率方面,公司综合毛利率达24.7%,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
(1)原材料价格回落:2023年上半年钢材均价同比下降12%,成本压力缓解;
(2)产品结构优化:高附加值海上风电产品占比提升至42%,较2022年增加8个百分点;
(3)规模效应显现:产能利用率达85%,单位固定成本下降。
2. 现金流持续改善,抗风险能力增强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6.2亿元,同比增长127%,主要受益于客户预付款比例提升及应收账款周转率加快。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货币资金余额18.7亿元,较年初增加5.3亿元,资金储备充足,为后续产能扩张提供有力支撑。
三、业务结构与市场布局
1. 海上风电业务成为核心增长极
2023年上半年,公司海上风电业务实现营收16.1亿元,同比增长98%,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42%。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1)国内海上风电项目加速落地:广东、福建、山东等地规划“十四五”期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超50GW,公司中标阳江青洲五/七期、汕头勒门II等项目,订单总额超20亿元;
(2)海外市场突破:与欧洲能源巨头Ørsted签订法国Noirmoutier海上风电项目单桩供应合同,金额达1.2亿欧元,实现欧洲高端市场零的突破;
(3)技术壁垒构建:掌握12MW以上超大容量风机塔筒设计技术,获得DNV-GL、TÜV等国际认证,产品溢价能力显著。
2. 陆上风电业务稳健发展
陆上风电业务实现营收20.8亿元,同比增长32%,主要受益于“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大型风电基地建设。公司通过与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头部整机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巩固了内蒙古、新疆等核心市场的份额。
3. 全球化布局加速
公司已形成“国内+海外”双轮驱动格局:
(1)国内:在辽宁阜新、山东蓬莱、广东阳江布局三大生产基地,覆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
(2)海外:设立欧洲子公司,规划在德国、英国建设本地化工厂,降低关税成本,提升交付效率。
四、核心竞争力分析
1. 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研发投入占比持续保持在4%以上,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1.5亿元,同比增长65%。重点突破方向包括:
(1)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技术:已实现直径10米、长度120米单桩的批量生产,满足15MW级风机需求;
(2)防腐涂层技术:与中科院金属所合作开发的海工重防腐涂料,寿命延长至25年,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50%;
(3)智能化生产:蓬莱基地建成行业首条全自动焊接生产线,人均产能提升3倍,产品合格率达99.8%。
2. 客户资源壁垒
公司深度绑定全球前十大风电整机商中的七家,包括金风科技、西门子歌美飒、维斯塔斯等。2023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68%,客户集中度高但稳定性强,订单续签率超90%。
3. 成本管控能力
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自供钢材占比达30%)、优化物流路线(海上运输成本较陆运降低40%)、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公司单位产品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8%-12%,在价格竞争中占据主动。
五、未来增长驱动因素
1. 国内海上风电装机放量
根据国家发改委《“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25年国内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60GW,较2022年底增长3倍。公司作为国内唯一具备10MW级海上塔筒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有望充分受益行业红利。
2. 海外市场需求爆发
欧洲市场: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目标从60GW提升至120GW,公司已通过Ørsted、SSE等客户认证,预计2024年欧洲订单占比将提升至25%;
东南亚市场:越南、菲律宾等国规划“十四五”期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15GW,公司正与当地开发商洽谈合作。
3. 产业链延伸打开新空间
公司计划向下游延伸,布局海上风电运维服务市场。预计2025年国内运维市场规模将达200亿元,公司凭借设备制造优势,有望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六、风险提示
1.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钢材占生产成本比重超60%,若价格大幅上涨可能侵蚀利润;
2. 海上风电项目审批延迟风险:部分沿海省份用地用海政策收紧,可能导致项目交付周期延长;
3. 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欧洲对华风电设备反倾销调查可能影响海外订单获取。
七、投资建议
基于公司以下优势,给予“买入”评级:
(1)业绩确定性高:2023-2025年净利润CAGR预计达45%,PEG仅0.8倍;
(2)估值安全边际:当前股价对应2023年PE为18倍,低于行业平均25倍;
(3)催化剂充足:Q3预计将披露欧洲工厂落地进展,Q4国内海上风电招标量有望超预期。
目标价:给予2023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45元,较当前股价有30%上行空间。
关键词:大金重工、半年报业绩、风电塔筒、海上风电、全球化布局、技术壁垒、毛利率提升、海外市场、风险提示、投资建议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大金重工(002487)2023年半年报业绩,指出公司营收与利润双增,海上风电业务成为核心增长极,通过技术研发、客户资源与成本管控构建核心竞争力。未来受益于国内海上风电装机放量与海外市场需求爆发,公司发展态势向好,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