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美术教案 > 《各种各样的纸》教案(通用14篇)

《各种各样的纸》教案(通用14篇)

动人心魄 上传于 2022-08-07 00:17

《各种各样的纸》教案(通用14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纸的种类、特性及用途,掌握不同纸张的视觉与触觉特征。

2. 学会运用多种纸张进行创意拼贴、折叠或立体造型,提升手工制作能力。

3. 掌握基础的纸张装饰技法(如染色、压印、剪贴等),培养审美与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触摸、实验等方式,感知纸张的物理特性与艺术表现力。

2. 通过小组合作与个人创作,体验从材料探索到艺术表达的全过程。

3. 结合跨学科知识(如科学、文学),拓展对纸张文化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激发对传统与现代造纸工艺的兴趣,培养文化传承意识。

2. 增强环保意识,理解纸张循环利用的价值。

3. 通过艺术实践,树立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与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纸张的分类与特性认知(如吸水性、柔韧性、透光性等)。

2. 创意纸艺的表现技法(拼贴、折叠、立体造型)。

3. 结合主题进行艺术构思与材料选择。

(二)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根据纸张特性设计个性化作品。

2. 平衡技法学习与创意表达的关系,避免机械模仿。

3. 培养学生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如废旧纸张)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准备

(一)材料准备

1. 基础纸张:卡纸、皱纹纸、牛皮纸、瓦楞纸、手工纸、宣纸、报纸、锡纸等。

2. 工具:剪刀、胶水、双面胶、彩笔、水彩颜料、印章、压花器等。

3. 辅助材料:废旧纸盒、麻绳、木片、自然物(树叶、树枝)等。

4. 多媒体资源:纸张制作工艺视频、纸艺作品图片、环保主题动画。

(二)环境布置

1. 教室分区:材料展示区、创作区、作品展示区。

2. 墙面装饰:悬挂不同纸张的样本,标注特性与用途。

3. 安全提示:剪刀使用规范、胶水存放要求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 谜语互动:“白白一片似雪花,落下水中就不见。”(答案:纸)

2. 提问引导:“生活中有哪些纸?它们有什么不同?”

3. 播放短视频《纸的奇妙旅程》,展示纸张从原料到成品的制作过程。

(二)认知与探索(15分钟)

1. 纸张分类游戏

(1)分组发放不同纸张样本,学生通过触摸、观察、实验(如滴水测试吸水性)分类。

(2)教师总结纸张特性表格(附示例):

| 纸张类型 | 触感 | 吸水性 | 柔韧性 | 常见用途 |

|----------|------|--------|--------|----------|

| 卡纸 | 光滑坚硬 | 低 | 高 | 贺卡、模型 |

| 宣纸 | 柔软轻薄 | 高 | 低 | 国画、书法 |

2. 案例分析

展示经典纸艺作品(如日本折纸、中国剪纸、立体纸雕),引导学生分析材料选择与表现手法的关系。

(三)技法学习与创作实践(30分钟)

1. 技法示范

(1)拼贴画:用不同颜色、纹理的纸张剪贴组合,表现主题(如“四季”)。

(2)立体造型:通过折叠、卷曲、粘贴制作纸艺花朵或小动物。

(3)纸张改造:染色、压印、撕边等装饰技法。

2. 创作任务

主题:“我的纸艺世界”

要求:

(1)选择2-3种纸张,结合技法创作一件立体或平面作品。

(2)作品需体现主题,并附简短说明(如材料选择理由)。

(3)小组合作完成“纸艺小剧场”场景布置(可选)。

3. 教师巡回指导

(1)针对技法难点(如折叠对称性、胶水用量)进行个别辅导。

(2)鼓励尝试废旧纸张的再利用(如报纸变废为宝)。

(3)提醒安全事项(如剪刀使用后归位)。

(四)展示与评价(15分钟)

1. 作品展示

(1)将作品陈列于展示区,学生佩戴“小小解说员”胸牌介绍创作思路。

(2)拍摄作品照片制作电子相册,分享至班级群。

2. 多元评价

(1)自评:填写《创作反思表》(如“我最满意的细节是……”)。

(2)互评:使用“点赞贴纸”投票选出“最具创意奖”“最环保奖”。

(3)师评:从技法运用、主题表达、合作态度三方面点评。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

1. 知识总结

回顾纸张特性与技法,强调“材料决定表现,创意源于观察”。

2. 情感升华

播放《一张纸的旅行》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纸张浪费”。

3. 课后任务

(1)家庭实践:用废旧纸张为家人制作一份小礼物。

(2)延伸阅读:推荐绘本《纸娃娃》或纪录片《造纸术的秘密》。

五、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 通过多感官体验(触摸、实验、观察)深化学生对纸张特性的认知。

2. 创作任务分层设计(个人/小组),兼顾不同能力学生的需求。

3. 融入环保教育,实现“美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二)改进方向

1. 对低年龄段学生可简化技法步骤,增加模板辅助。

2. 延长创作时间,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复杂作品。

3. 联系本地造纸厂或非遗传承人,开展实地考察活动。

六、附录

(一)学生作品案例

案例1:《森林音乐会》

材料:瓦楞纸(树干)、皱纹纸(花朵)、锡纸(乐器)

技法:折叠、剪贴、压印

说明:“用硬纸板做树干更稳固,锡纸反光像真的乐器!”

案例2:《报纸变变变》

材料:废旧报纸、麻绳

技法:揉搓、编织、染色

说明:“报纸搓成条可以编篮子,涂上颜色就像新的一样!”

(二)安全须知

1. 剪刀使用后立即合拢,放入专用收纳盒。

2. 胶水涂抹需在成人监督下进行,避免误食。

3. 实验环节(如滴水测试)需在防水垫上操作。

(三)跨学科链接

1. 科学:探究纸张吸水性与纤维结构的关系。

2. 语文:为纸艺作品编写童话故事。

3. 数学:计算制作立体造型所需的纸张面积。

关键词:纸张特性、纸艺技法创意实践、环保教育、跨学科融合

简介:本教案以“认识—探索—创作—反思”为主线,通过观察实验、技法学习、主题创作和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纸张的多样性与艺术表现力。教案融入环保理念与跨学科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文化意识,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美术课堂。

《《各种各样的纸》教案(通用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