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地理教案 > 中国的地形(通用11篇)

中国的地形(通用11篇)

SacredDragon 上传于 2020-11-19 01:09

《中国的地形(通用11篇)》地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包括地势三级阶梯分布、主要山脉走向、四大高原与四大盆地的地理特征;能够结合地图分析地形对气候、河流、农业及人口分布的影响;能够运用地形知识解释区域发展差异。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地图阅读、数据对比、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与角色扮演活动,提升地理实践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自然环境的热爱,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理解地形与人类活动的辩证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划分及意义;主要山脉的走向与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地理特征。

2. 教学难点:地形对气候、河流、农业及人口分布的影响机制;复杂地形区的综合分析。

三、教学方法

1. 地图分析法:利用中国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分布特征。

2. 案例教学法:通过青藏高原农业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水患治理等案例,分析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完成地形特征对比表,讨论地形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 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地形演变动画、区域景观视频,增强直观感知。

四、教学过程(通用11篇核心内容整合)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中国地形模型与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从图中你能发现中国地形的哪些特点?”引导学生观察颜色深浅变化,初步感知地势高低差异。

(二)新课讲授(30分钟)

1. 中国地势特征(10分钟)

(1)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结合地形图,指出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海拔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海拔500米以下)的划分界线。

(2)地势意义分析:通过对比东西向剖面图,说明地势西高东低对河流流向(自西向东)、水能资源(阶梯交界处落差大)的影响;结合气候数据,解释地势对冬季风阻挡作用(如青藏高原东南部温暖湿润)的影响。

2. 主要山脉与地形区(15分钟)

(1)山脉走向与分布:利用“三横五纵”框架归纳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四大高原特征对比: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高寒气候;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草原广布;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典型。

(3)四大盆地特征对比:

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盆地,沙漠广布(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冬季寒冷;

柴达木盆地——“聚宝盆”,矿产资源丰富;

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3.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分钟)

(1)农业:平原地区(如东北平原)耕地集中,机械化程度高;山区(如云贵高原)梯田开发,特色农业(茶叶、中药材)发达。

(2)交通:山区地形复杂,交通建设成本高(如川藏铁路);平原地区交通网密集。

(3)人口分布:东部平原人口稠密,西部高原、盆地人口稀疏。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 填空题:中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连线题:将高原名称与其特征连线(青藏高原—冰川广布;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3. 案例分析: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核心特征,强调地形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深远影响,呼吁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课后作业(5分钟)

1. 绘制中国主要山脉与地形区分布简图。

2. 撰写小论文《地形对家乡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本地实际)。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地图分析、案例讨论等方法,有效突破了地形特征与影响的教学难点。但在小组活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足,需加强引导;案例选择可更贴近学生生活(如本地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增强教学针对性。

六、板书设计

中国的地形

一、地势特征:西高东低,三级阶梯

二、主要山脉:三横五纵

三、四大高原与盆地:特征对比

四、地形影响:农业、交通、人口

关键词:中国地形地势三级阶梯、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地形影响、地理教案

简介:本教案以《中国的地形》为核心,整合11篇通用教学素材,系统阐述中国地势特征、主要山脉与地形区分布,深入分析地形对气候、河流、农业及人口分布的影响。通过地图分析、案例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树立人地协调观,适合初中地理教学使用。

《中国的地形(通用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