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精选2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
2. 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
3. 学会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规范进行实验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模仿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2. 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常见化学仪器的识别和使用。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如药品取用、加热、仪器洗涤等。
(二)教学难点
1.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尤其是量筒、滴管等仪器的使用。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展示化学实验室的图片、常见仪器的图片及使用视频。
2. 实验仪器和药品:试管、试管夹、试管架、试管刷、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烧杯、量筒、胶头滴管、药匙、纸槽、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镊子、坩埚钳、石棉网、三脚架、火柴、锌粒、碳酸钠粉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等。
3. 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视频,如“大象牙膏”“会跳舞的火柴”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同学们,这些神奇的化学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要想揭开化学的奥秘,我们就需要走进化学实验室,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启化学实验室的探索之旅。”
(二)认识化学实验室(10分钟)
1. 展示化学实验室的图片,介绍化学实验室的布局和功能区域,如实验准备区、实验操作区、仪器存放区、药品存放区等。
2. 强调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如遵守实验室纪律、听从老师指挥、不随意触摸药品和仪器、不擅自进行实验、实验后要洗手等。通过一些因违反实验室安全规则而导致事故的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遵守安全规则的重要性。
(三)常见化学仪器的认识(15分钟)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常见化学仪器的图片,包括试管、烧杯、量筒、酒精灯、集气瓶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仪器的名称。
2. 详细介绍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加热前要预热,防止受热不均而炸裂;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烧杯:用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和配制溶液,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
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使用时要做到“两查、两禁、一不可”:查灯芯是否平整或已烧焦,查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不能少于1/4);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
集气瓶: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不能加热。
3. 让学生分组观察实验台上的仪器,进一步认识和熟悉这些仪器。
(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30分钟)
1. 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
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演示用镊子夹取锌粒放入试管的操作,强调“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即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使药品缓缓滑到试管底部,防止打破试管。
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演示用药匙或纸槽将碳酸钠粉末送入试管的操作,强调“一斜、二送、三直立”的方法,即先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部。
液体药品的取用
大量液体(一般大于10mL)的取用:演示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稀盐酸的操作,先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再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强调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读数时的注意事项。
少量液体(一般小于10mL)的取用:演示用胶头滴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强调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即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不能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试剂。
一定量液体药品的取用:让学生分组进行量取一定体积蒸馏水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2. 物质的加热
演示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操作,强调加热前要预热,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要与桌面成45°角,用外焰加热等注意事项。
让学生分组进行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实验,教师强调安全事项,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3. 仪器的洗涤
介绍仪器洗涤的方法,一般用水冲洗,若试管内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演示洗涤试管的操作,强调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让学生分组进行仪器的洗涤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五)实验探究活动(20分钟)
1. 提出问题:锌粒与稀盐酸反应、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什么现象?
2. 作出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实验现象作出假设。
3. 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实验步骤等。
4. 进行实验: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5. 得出结论:各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6. 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评价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等。
2. 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必要性。
(七)布置作业(5分钟)
1. 完成实验报告单。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思考如何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有趣的化学实验视频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识化学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环节,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既了解了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又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实验基本技能。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掌握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同时,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化学仪器、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探究、安全规则
简介:本教案围绕“走进化学实验室”展开教学,旨在让学生认识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通过展示有趣实验视频导入,介绍化学实验室布局和安全规则,认识常见仪器,详细讲解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并组织实验探究活动,最后进行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