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永和股份(605020)2025年半年报点评:制冷剂高景气延续 含氟高分子材料盈利提升 2025H1业绩同比高增

永和股份(605020)2025年半年报点评:制冷剂高景气延续 含氟高分子材料盈利提升 2025H1业绩同比高增

上杉谦信 上传于 2022-10-31 16:52

永和股份(605020)2025年半年报点评:制冷剂高景气延续 含氟高分子材料盈利提升 2025H1业绩同比高增

一、核心结论:业绩超预期,双主业驱动增长

永和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8.3亿元,同比增长42.7%;归母净利润8.9亿元,同比增长76.3%,超出市场预期。业绩高增主要得益于:1)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优化,第三代制冷剂(HFCs)配额制实施后价格持续上行;2)含氟高分子材料(PTFE、FEP等)产能释放叠加成本下降,毛利率显著提升;3)公司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凸显,原料自给率提升降低生产成本。报告期内,公司制冷剂业务收入占比52%,含氟高分子材料占比38%,双主业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

二、制冷剂业务:配额制驱动量价齐升,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一)行业供需格局持续优化

2025年是第三代制冷剂(HFCs)配额制实施的第三年,行业供给端严格受限。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25年国内HFCs生产配额总量为45.6万吨,较2024年微降2.3%,但头部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永和股份作为行业龙头,2025年HFCs配额占比达18.7%,较2024年提升1.2个百分点,位居行业第二。需求端,空调、汽车热泵等下游领域保持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国内空调产量同比增长12.4%,新能源汽车热泵系统渗透率提升至35%,带动制冷剂需求增长。

(二)价格持续上行,毛利率创新高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制冷剂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上涨:R32均价3.2万元/吨,同比上涨45%;R125均价4.1万元/吨,同比上涨38%;R134a均价3.5万元/吨,同比上涨30%。价格上行主要源于配额供给紧张叠加下游补库存需求。成本端,公司通过产业链一体化布局(自供氢氟酸、氯甲烷等原料),有效对冲了萤石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2025年上半年制冷剂业务毛利率达38.2%,同比提升8.7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三)配额管理策略得当,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公司严格执行“以销定产”策略,优先保障高毛利产品生产。报告期内,R32、R125等主流产品配额使用率达95%以上,且通过长单协议锁定核心客户,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第四代制冷剂(HFOs)研发,2025年上半年完成R1234yf中试装置建设,为未来配额期储备技术优势。

三、含氟高分子材料:产能释放叠加成本下降,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一)产能扩张助力收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含氟高分子材料板块实现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58.3%。主要增量来自:1)邵武基地1万吨/年PTFE装置于2024年底投产,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达85%;2)东阳基地5000吨/年FEP装置于2025年一季度达产,二季度满负荷生产。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PTFE产能达3.5万吨/年,FEP产能达1.2万吨/年,均位居国内前列。

(二)成本下降与产品结构优化驱动毛利率提升

2025年上半年,含氟高分子材料业务毛利率达35.6%,同比提升12.3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1)原料六氟丙烯(HFP)价格同比下降22%,主要系公司自供比例提升至60%;2)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报告期内FEP、PVDF等高端产品收入占比达45%,较2024年提升8个百分点;3)规模效应显现,单位固定成本下降。分产品看,PTFE毛利率达32.1%,FEP毛利率达41.5%,均创历史新高。

(三)下游应用领域拓展,需求空间广阔

公司含氟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5G通信、锂电池、半导体等领域。报告期内,5G基站用低介电常数PTFE需求同比增长30%,锂电池粘结剂用PVDF需求同比增长45%。公司通过与华为、宁德时代等头部客户建立战略合作,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此外,公司积极布局氟橡胶、氟树脂等新产品研发,2025年上半年完成氟橡胶中试试验,为长期增长储备动能。

四、财务分析:盈利能力增强,现金流表现优异

(一)收入与利润结构优化

2025年上半年,公司制冷剂业务收入占比52%,较2024年下降5个百分点;含氟高分子材料收入占比38%,较2024年提升7个百分点。双主业结构更加均衡,抗风险能力增强。归母净利润率达15.3%,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主要源于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及成本控制有效。

(二)现金流表现优异,偿债能力增强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10.2亿元,同比增长65.4%,主要系销售回款增加及存货周转效率提升。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42.1%,较2024年底下降3.5个百分点;流动比率达1.8,速动比率达1.2,偿债能力显著增强。公司拟发行10亿元可转债用于邵武基地二期项目建设,融资渠道畅通。

(三)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技术壁垒巩固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2.1亿元,同比增长38.6%,占营业收入比例3.6%。主要研发方向包括:1)第四代制冷剂(HFOs)合成工艺优化;2)含氟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研究;3)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开发。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56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技术壁垒进一步巩固。

五、未来展望:双主业协同发展,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一)制冷剂业务:配额制红利持续释放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我国HFCs配额将于2026-2030年逐步削减,但短期(2025-2026年)配额供给仍偏紧,价格有望维持高位。公司作为行业龙头,配额占比持续提升,且通过长单协议锁定核心客户,业绩确定性较强。长期看,公司积极布局HFOs等低碳制冷剂,有望在下一轮配额竞争中占据先机。

(二)含氟高分子材料:产能扩张与高端化并行

公司计划在2025-2027年分阶段投建邵武基地二期(2万吨/年PTFE、1万吨/年FEP)及东阳基地二期(5000吨/年PVDF),预计2027年底含氟高分子材料产能将达8万吨/年。同时,公司通过技术改造提升高端产品占比,目标到2027年FEP、PVDF等高端产品收入占比达60%以上,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

(三)产业链一体化深化,成本优势凸显

公司持续完善“萤石-氢氟酸-氯甲烷-制冷剂-含氟高分子材料”全产业链布局。报告期内,邵武基地萤石精矿产能达30万吨/年,自供比例提升至50%;氢氟酸产能达15万吨/年,完全自供。产业链一体化有效降低了原料成本波动影响,2025年上半年公司制冷剂单位成本同比下降12%,含氟高分子材料单位成本同比下降18%。

六、风险提示

1)制冷剂配额政策变动风险:若国家调整HFCs配额分配规则,可能影响公司市场份额;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萤石、氢氟酸等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可能压缩毛利率;3)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空调、汽车等下游领域需求下滑可能影响产品销量;4)技术替代风险:第四代制冷剂(HFOs)或新型含氟材料技术突破可能颠覆现有竞争格局。

七、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氟化工行业龙头,双主业协同发展,业绩确定性较强。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亿元、22.5亿元、27.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倍、10倍、8倍。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58元(对应2025年15倍PE)。

关键词:永和股份、2025年半年报、制冷剂、含氟高分子材料、配额制、业绩高增、产业链一体化

简介:本文对永和股份2025年半年报进行深度点评,指出公司制冷剂业务在配额制下量价齐升,含氟高分子材料产能释放与成本下降驱动盈利提升,双主业协同发展推动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比高增76.3%。公司通过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巩固成本优势,未来在制冷剂配额红利与含氟材料高端化扩张下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永和股份(605020)2025年半年报点评:制冷剂高景气延续 含氟高分子材料盈利提升 2025H1业绩同比高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