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鹏鼎控股(002938):加大AI PCB投入 软硬板发力掌握AI云网端成长机遇

鹏鼎控股(002938):加大AI PCB投入 软硬板发力掌握AI云网端成长机遇

RideDragon 上传于 2023-01-24 22:58

《鹏鼎控股(002938):加大AI PCB投入 软硬板发力掌握AI云网端成长机遇》

一、行业背景:AI驱动PCB产业进入新周期

随着ChatGPT、Sora等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全球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根据IDC预测,2027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将突破50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28.6%。作为电子设备互联的核心载体,PCB(印制电路板)行业迎来结构性升级机遇,其中高多层板(HDI)、软板(FPC)及IC载板等高端产品需求激增。AI服务器、数据中心、智能终端等场景对PCB的层数、线宽线距、信号传输速率等指标提出更高要求,推动行业向"高密度、高速度、高可靠"方向演进。

中国PCB产业占据全球54%的市场份额,但高端产品自给率不足30%。在AI浪潮下,具备技术储备和客户资源的头部企业将率先受益。鹏鼎控股作为全球最大的PCB生产企业,2023年营收达362亿元,全球市占率7.8%,在软板、高多层板等领域具备领先优势,正通过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抢占AI时代制高点。

二、公司概况:全球PCB龙头的硬实力

1. 业务布局:全品类覆盖的PCB专家

鹏鼎控股形成"硬板+软板+IC载板"三大业务板块:

- 硬板业务:涵盖高多层板(10层以上)、SLP(类载板)等产品,主要应用于服务器、通信设备等领域,2023年营收占比45%

- 软板业务:全球市占率28%,为苹果、华为等提供柔性电路板,应用于手机、可穿戴设备,营收占比38%

- IC载板业务:专注FC-BGA、FC-CSP等高端载板,已通过英特尔、AMD认证,2023年产能达5万片/月

2. 技术壁垒:持续突破的研发能力

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5%,2023年研发费用达18.7亿元。核心技术包括:

- 高阶HDI技术:实现16层以上任意层互联,线宽线距突破20μm

- 软板精细线路:5μm线宽/线距技术量产,满足折叠屏手机需求

- 高速信号传输:支持56Gbps数据传输速率,应用于800G光模块

3. 客户结构:绑定全球科技巨头

前五大客户占比82%,包括苹果(45%)、华为(18%)、亚马逊(12%)等。与苹果合作深度延伸至AR/VR设备,获得Vision Pro软板独家供应权;华为Mate 60系列软板主供商;亚马逊AI服务器高多层板核心供应商。

三、AI时代战略:软硬板协同发力云网端

1. 云端:服务器PCB升级驱动增长

AI服务器对PCB提出更高要求:

- 层数增加:从传统8层向16-20层升级

- 材料升级:采用低损耗/超低损耗材料(M6-M8级)

- 工艺复杂度提升:背钻、盲埋孔等特殊工艺占比提高

鹏鼎控股布局:

- 秦皇岛基地:投资50亿元建设AI服务器专用产线,2024年Q2投产,设计产能20万平米/月

- 技术突破:实现24层高阶HDI量产,损耗值达0.008dB/inch

- 客户认证:通过英伟达H100/H200服务器PCB认证,2024年有望获得30%份额

2. 网络端:5G+AI驱动通信板需求

5G基站向Massive MIMO演进,单站PCB价值量提升3倍:

- 面积增加:从0.5平米增至1.2平米

- 材质升级:采用PTFE等高频材料

- 工艺要求:8层以上压合精度±0.1mm

公司优势:

- 产能扩张:淮安三期项目新增5G通信板产能15万平米/月

- 技术储备:掌握PTFE基材加工技术,产品通过爱立信、诺基亚认证

- 市场份额:全球5G基站PCB市占率达22%

3. 终端:消费电子AI化带来新机遇

AI手机/PC对PCB提出新要求:

- 软板集成度提升:单机软板价值量从$8增至$12

- SLP需求爆发:采用mSAP工艺的类载板成为主流

- 散热要求:嵌入石墨烯等散热材料

公司布局:

- 深圳软板厂:投资20亿元升级生产线,支持0.075mm极细线路

- 台湾研发中心:开发嵌入式元件PCB技术

- 客户合作:获得苹果iPhone 16系列SLP主供资格,华为Mate 70系列软板独家供应

四、财务分析:稳健增长下的盈利提升

1. 营收结构优化

2023年营收362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

- 服务器PCB:营收58亿元,同比增长45%

- 汽车电子: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120%

- 传统消费电子:营收292亿元,同比增长3%

2. 盈利能力提升

毛利率从2022年的21.3%提升至2023年的23.8%,主要得益于:

-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AI相关产品毛利率达28%

- 原材料成本下降:铜价同比下降7%

- 自动化率提升:人均产值提高15%

3. 现金流充裕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68亿元,同比增长32%。货币资金余额102亿元,为产能扩张提供充足弹药。

五、竞争格局:全球PCB行业的中国力量

1. 国内对手比较

- 深南电路:专注IC载板,但服务器PCB产能不足

- 沪电股份:通信板优势明显,软板业务薄弱

- 东山精密:软板业务较强,但高多层板技术落后

2. 国际对手挑战

- 日本旗胜:在车载PCB领域占据优势,但成本较高

- 台湾臻鼎:苹果软板主要竞争对手,但服务器PCB布局较晚

3. 鹏鼎优势总结

- 全品类覆盖:唯一具备软硬板协同生产能力的企业

- 客户粘性高:与全球TOP5科技企业深度绑定

- 响应速度快:新产品开发周期比行业平均短20%

六、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1. 技术迭代风险

AI技术快速演进可能导致PCB技术路线变更。应对措施:

- 每年投入超20亿元研发费用

- 与英特尔、英伟达等建立联合实验室

2. 原材料价格波动

铜、环氧树脂等占成本的60%。应对措施:

- 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

- 开发替代材料

3. 贸易摩擦风险

美国对华科技限制可能影响客户订单。应对措施:

- 在印度、越南建设生产基地

- 扩大国内市场占比至45%

七、未来展望:三年营收翻倍的成长路径

1. 产能扩张计划

- 2024年:秦皇岛AI服务器板产能达20万平米/月

- 2025年:泰国基地投产,年产能50亿元

- 2026年:总产能突破600亿元

2. 产品结构升级

- AI相关产品占比从2023年的18%提升至2026年的45%

- 汽车电子占比从3%提升至10%

3. 盈利目标

预计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420亿、510亿、63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5亿、58亿、75亿元,对应PE分别为22x、17x、13x。

八、投资建议:把握AI PCB黄金赛道

1. 估值比较

当前市值990亿元,对应2024年PE 22x,低于深南电路(28x)、沪电股份(25x),具有估值吸引力。

2. 投资逻辑

- 短期:AI服务器PCB需求爆发带来业绩弹性

- 中期:汽车电子、AR/VR等新业务贡献增量

- 长期:全球PCB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受益者

3. 目标价测算

采用DCF模型,给予2024年30x PE,目标价52元,较当前股价有40%上行空间。

关键词:鹏鼎控股AI PCB、高多层板、软板、IC载板、服务器PCB、5G通信板、消费电子技术升级、产能扩张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鹏鼎控股在AI时代的发展战略,指出公司通过加大高多层板和软板投入,把握云端服务器、网络通信和终端消费电子的AI化机遇。凭借全品类产品布局、技术壁垒和优质客户结构,鹏鼎有望在PCB行业结构性升级中实现快速增长,三年内营收有望翻倍,当前估值具有吸引力。

《鹏鼎控股(002938):加大AI PCB投入 软硬板发力掌握AI云网端成长机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