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黄金外汇 > 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助推国际金价创新高 潼关黄金等股均涨超4%

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助推国际金价创新高 潼关黄金等股均涨超4%

欧阳龙 上传于 2020-07-11 16:38

《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助推国际金价创新高 潼关黄金等股均涨超4%》

近期,国际黄金市场迎来新一轮强劲涨势,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一举突破2200美元/盎司关口,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波行情的背后,既有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升温、通胀预期走高的宏观驱动,也与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的战略性布局密不可分。其中,中国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的举动,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不仅为金价提供了坚实支撑,更带动了A股黄金板块的集体走强,潼关黄金、山东黄金等个股单日涨幅均超4%,资本市场与实物黄金市场形成共振。

一、央行购金潮:从“去美元化”到资产配置多元化

自2022年11月以来,中国央行开启新一轮黄金储备增持周期,截至2023年8月已连续10个月增持,累计增加黄金储备约204吨。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全球央行对黄金战略价值的重新认知。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387吨,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新兴市场国家是购金主力。

央行增持黄金的动机可从三个维度解读:

1. 地缘政治风险对冲:俄乌冲突后,西方国家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的举动,暴露了主权资产的安全性风险。黄金作为无主权信用风险的资产,成为各国分散外汇储备风险的重要工具。

2. 美元体系信任度下降: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3万亿美元、美联储激进加息引发的全球流动性紧缩,促使各国寻求替代性储备资产。黄金的“超主权货币”属性,使其成为对冲美元霸权的有效手段。

3. 资产配置优化需求:在传统股债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黄金与风险资产的负相关性增强。央行通过增持黄金,可降低储备资产组合的波动率,提升长期收益稳定性。

中国央行购金节奏与市场走势形成微妙互动。2023年8月,当国际金价因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而短暂回调时,中国央行单月增持黄金28.93吨,创年内新高,这一“逆周期”操作向市场传递了明确信号,推动金价在9月重拾升势。

二、金价创新高:多重因素共振下的必然结果

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从2022年10月的1618美元/盎司低点,到2023年10月突破2200美元/盎司,涨幅达36%。这一轮上涨是供需基本面、货币政策预期与市场情绪共同作用的结果。

1. 货币政策转向预期: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市场普遍预期2024年将进入降息通道。历史数据显示,黄金价格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前6-12个月通常表现强劲,因实际利率下行预期推动投资需求。

2. 通胀黏性超预期:美国9月CPI同比上涨3.7%,核心CPI连续两个月反弹。当通胀预期高于名义利率时,实际利率为负,黄金的抗通胀属性凸显。高盛预测,若美国通胀率持续高于3%,金价可能突破2300美元/盎司。

3. 央行购金与ETF资金流入:除中国外,土耳其、印度等国央行持续购金,同时全球黄金ETF持仓量在2023年三季度增加103吨,显示机构投资者对黄金的配置需求升温。

4. 技术面突破:金价在突破2020年8月创下的2075美元/盎司历史高点后,触发大量技术性买盘,形成“自我强化”的上涨循环。

三、A股黄金板块:估值修复与业绩增长双重驱动

央行购金潮与金价创新高,直接带动A股黄金板块走强。2023年10月,潼关黄金单日涨幅达5.2%,山东黄金、中金黄金涨幅均超4%,板块整体估值迎来修复。

1. 业绩弹性释放:黄金企业盈利与金价高度正相关。以山东黄金为例,金价每上涨100元/克,公司净利润可增加约10亿元。2023年上半年,山东黄金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8.26%,主要受益于金价上涨与产量提升。

2. 资源整合加速: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扩大资源储备。紫金矿业2023年收购加拿大沙姆金矿,新增黄金资源量300吨;中国黄金集团整合内蒙古矿业,巩固国内龙头地位。

3. 估值安全边际:当前A股黄金板块PE(TTM)约为25倍,低于2019-2020年牛市期间的40倍水平。在金价持续上涨预期下,板块估值仍有提升空间。

4. 政策利好叠加:国内“稳增长”政策推动基建投资,带动工业用金需求;同时,黄金消费市场复苏,2023年三季度全国黄金消费量同比增长7.2%,其中金条及金币消费增长15.6%。

四、外汇市场联动:美元指数与黄金的“跷跷板效应”

黄金与美元的传统负相关性在2023年再度显现。当美元指数从105高位回落至102附近时,金价同步上涨。这种关系源于三个机制:

1. 计价货币效应:黄金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直接推高其他货币持有者的购金成本。

2. 机会成本比较:美元资产收益率下降时,黄金的持有成本降低,吸引资金流入。

3. 风险偏好传导:美元走弱通常反映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推动避险资金配置黄金。

但需注意,2023年这种负相关性出现阶段性弱化。例如,9月美元指数与金价同步上涨,主要因市场同时交易“美联储暂停加息”与“地缘政治风险”两条主线。这提示投资者,在复杂宏观环境下,需结合多重因素判断黄金走势。

五、未来展望:金价上行空间与投资策略

多数机构对黄金后市持乐观态度。瑞银预测,2024年黄金均价可能达到2100美元/盎司,高盛将目标价上调至2300美元/盎司。支撑因素包括:

1.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市场普遍预期2024年二季度首次降息,实际利率下行将直接利好黄金。

2. 央行购金持续: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24%的央行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黄金储备,这一比例较2022年上升3个百分点。

3. 全球债务风险累积:IMF警告,全球公共债务规模已达100万亿美元,占GDP比例创历史新高,黄金的避险属性将进一步凸显。

对于投资者而言,可采取以下策略:

1. 实物黄金配置:建议家庭资产中配置5%-10%的实物黄金(如金条、金币),作为对冲极端风险的“压舱石”。

2. 黄金ETF定投: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或黄金ETF(如518880)进行分批建仓,降低择时风险。

3. 黄金股优选:关注资源储备丰富、成本控制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如紫金矿业、山东黄金,同时警惕资源枯竭型企业的估值泡沫。

4. 外汇套利机会:在美元指数阶段性回调时,可通过黄金期货或期权构建“多黄金、空美元”的跨市场组合。

结语:黄金的“新角色”与投资范式转变

本轮黄金牛市与以往的最大区别在于,驱动因素从单一的避险需求,转向央行战略配置、货币体系重构与资产配置多元化的综合作用。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重新认识黄金在组合中的定位——它不仅是短期避险工具,更是长期对抗货币贬值、分散系统性风险的核心资产。随着全球进入“高债务、低增长、高波动”的新常态,黄金的战略价值或将持续凸显。

关键词:央行购金、国际金价、潼关黄金、黄金板块、美联储政策地缘政治、实际利率、资产配置

简介:本文分析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对国际金价的推动作用,探讨金价创新高的多重驱动因素,解析A股黄金板块上涨逻辑,并展望未来黄金市场走势与投资策略。指出央行购金潮反映全球货币体系变革,黄金正从传统避险资产升级为战略性配置工具。

《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助推国际金价创新高 潼关黄金等股均涨超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