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幽默笑话 > 巧死了的谚语

巧死了的谚语

希然 上传于 2025-07-27 06:12

《巧死了的谚语》

老张最近特别迷谚语,逢人就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还总爱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来教育儿子小张。这天,老张带着小张去菜市场买菜,路过一个卖鱼的摊位,鱼贩正扯着嗓子喊:“新鲜活鱼,便宜卖啦!”老张眼睛一亮,拉着小张就凑过去。

鱼贩见有顾客,赶紧热情招呼:“大叔,您看这鱼多新鲜,刚捞上来的,买一条回去炖汤,那叫一个鲜!”老张蹲下身子,仔细瞧了瞧鱼,又伸手摸了摸,点头说:“嗯,是挺新鲜。不过,我得先问问,这鱼有没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啊?”鱼贩一愣,挠挠头说:“大叔,您这说的啥话,我这鱼就是近水,可没先得月啊,它就在水里游,也没飞上月宫去。”

老张哈哈一笑,说:“我是想说,你这鱼这么新鲜,是不是因为离水近,没受啥折腾?”鱼贩这才反应过来,笑着说:“原来是这意思,大叔您真会说话。那您买一条呗,保证让您‘吃一堑,长一智’,以后买鱼就都来我这儿。”小张在旁边忍不住插嘴:“爸,人家这鱼新鲜,和‘吃一堑,长一智’有啥关系啊?”老张瞪了小张一眼,说:“你懂啥,吃了这好鱼,以后就知道怎么挑鱼了,可不就是长一智嘛。”

买完鱼,老张又带着小张去水果摊买苹果。老板是个胖乎乎的中年男人,见老张过来,连忙拿起一个苹果,说:“大叔,您尝尝这苹果,‘一分钱,一分货’,绝对甜。”老张接过苹果,咬了一口,皱了皱眉头,说:“老板,你这苹果咋有点酸呢?不是说‘一分钱,一分货’吗?”老板笑着说:“大叔,这苹果是有点酸,但酸也有酸的好处啊,‘酸儿辣女’,说不定吃了这苹果,您家要添个大胖小子呢。”

小张在旁边笑得直不起腰,说:“爸,人家这是卖水果,又不是算命,哪能扯到‘酸儿辣女’上去。”老张也乐了,说:“老板,你这嘴可真会说,不过我还是想要甜点的苹果。你这有没有‘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那种甜苹果啊?”老板一拍脑袋,说:“有有有,我这就给您挑。您看这堆苹果,都是早上刚到的,绝对甜,就像‘甜言蜜语’一样甜。”

小张无奈地摇摇头,对老张说:“爸,您就别乱用谚语了,人家老板都被您弄糊涂了。”老张不以为然地说:“你懂啥,这叫活学活用。就像‘活到老,学到老’,我这不是在不断学习嘛。”

回到家,老张把鱼和苹果都放进厨房,然后坐在客厅里看电视。小张则拿着手机在旁边玩游戏。过了一会儿,老张突然想起什么,对小张说:“儿子,你去把鱼处理一下,晚上咱们吃鱼。”小张正玩得入迷,头也不抬地说:“爸,您不是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您自己处理吧。”老张一拍大腿,说:“嘿,你这小子,还跟我顶嘴。不过你这话也没错,但是‘团结就是力量’,咱们一起处理,不是更快嘛。”

小张没办法,只好放下手机,跟着老张进了厨房。老张一边洗鱼,一边又说:“儿子,你知道吗,这处理鱼也有学问,就像‘细节决定成败’,得把鱼肚子里的黑膜洗干净,不然会有腥味。”小张点点头,说:“爸,您懂得可真多。”老张得意地说:“那当然,‘姜还是老的辣’嘛。”

晚上,鱼炖好了,老张尝了一口,满意地说:“嗯,这鱼炖得不错,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张也吃了一口,说:“爸,这鱼能炖好,也有我的功劳啊,我可是帮您洗鱼了。”老张笑着说:“对,对,‘一个好汉三个帮’,咱们父子俩一起努力,这鱼能不好吃吗?”

吃完饭,老张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对小张说:“儿子,你去把碗洗了。”小张说:“爸,您不是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吗?这洗碗的事,您找个女的来干呗。”老张瞪了小张一眼,说:“你这小子,又乱用谚语。这家里哪有女的,就咱俩大男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快去把碗洗了。”

小张没办法,只好去洗碗。洗着洗着,突然听到客厅里传来老张的声音:“儿子,你洗快点,‘时间就是金钱’,别磨磨蹭蹭的。”小张在厨房里大声回应:“爸,您就别催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这不是好好洗着呢嘛。”

过了几天,老张带着小张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聚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一个朋友对老张说:“老张啊,你最近是不是又研究什么新东西了,看你精神头这么好。”老张笑着说:“那当然,‘活到老,学到老’嘛,我最近对谚语特别感兴趣。”

另一个朋友说:“老张,那你给我们说说,你都学到了哪些新谚语。”老张清了清嗓子,说:“那可多了,比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说,就算再能干的媳妇,没有米也做不出饭来。”大家纷纷点头,说:“有道理,有道理。”

老张越说越起劲,又说:“还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意思就是,有时候失去一样东西,不一定是坏事,说不定后面还有更好的在等着呢。”这时,一个朋友开玩笑说:“老张,那你要是丢了钱包,也觉得是好事吗?”老张一拍大腿,说:“那当然,‘破财免灾’嘛,说不定丢了钱包,就能避免一场更大的灾难呢。”

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小张在旁边小声对老张说:“爸,您就别瞎说了,人家那是开玩笑呢。”老张却一本正经地说:“儿子,这可不是瞎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这可是在给大家传播正能量呢。”

聚会结束后,老张和小张走在回家的路上。老张突然对小张说:“儿子,你知道今天最巧的是什么吗?”小张摇摇头,说:“不知道,爸,您说。”老张笑着说:“今天咱们说的这些谚语,都巧死了,每一个都能在特定的场合用上,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越来越巧。”

小张听了,也笑着说:“爸,您这总结得太对了,以后咱们还得继续研究谚语,让它们更巧地用在生活里。”老张拍拍小张的肩膀,说:“好样的,儿子,‘长江后浪推前浪’,以后你肯定比我还厉害。”

从那以后,老张和小张更加痴迷于谚语了。他们走到哪里,就把谚语说到哪里。有一次,他们去超市买东西,结账的时候排了很长的队。老张看着前面长长的队伍,灵机一动,说:“儿子,你看这队伍,真是‘人山人海’啊。”小张说:“爸,您这用词不太准确,这超市里人虽然多,但还没到‘人山人海’的程度。”老张说:“你懂啥,‘夸张也是一种美’,我这是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人多呢。”

排了一会儿队,终于轮到他们结账了。收银员是个年轻的女孩,笑着对他们说:“两位,一共一百五十元。”老张一边掏钱,一边说:“姑娘,你这服务真好,真是‘顾客就是上帝’啊。”女孩笑着说:“大叔,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走出超市,老张对小张说:“儿子,你看,这谚语用好了,能让别人开心,自己也能心情舒畅,就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小张点点头,说:“爸,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把谚语用得巧死。”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张和小张参加了一个社区活动。活动现场有一个知识竞赛环节,其中有一道题就是关于谚语的。主持人问:“请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什么意思?”老张一下子站起来,大声说:“这个我知道,就是说靠近红色的东西就会变红,靠近黑色的东西就会变黑,就像我们交朋友一样,和好人交朋友,自己也会变好,和坏人交朋友,自己就会变坏。”

主持人听了,竖起大拇指,说:“大叔,您回答得太对了,这题您答对了。”老张得意地看了小张一眼,说:“儿子,看到没,‘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这平时的研究可没白费。”

接下来的几道题,老张也都答对了。最后,他们所在的队伍获得了竞赛的冠军。老张拿着奖品,兴奋地说:“儿子,这谚语可真是个好东西,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就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咱们平时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从那以后,老张和小张成了社区里的“谚语达人”,他们走到哪里,就把谚语的欢乐和智慧带到哪里,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谚语的魅力。

关键词:谚语、老张、小张、幽默生活趣事

简介:本文讲述了老张和小张这对父子痴迷谚语,在日常生活中活学活用谚语引发的一系列幽默故事,展现了谚语在生活中的趣味应用和带来的欢乐。

《巧死了的谚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