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688981):模拟/CIS需求持续强劲 产能利用率升至高位】
一、行业背景:半导体周期复苏与结构性分化并存
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呈现“周期底部复苏+结构性分化”特征。根据WSTS数据,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同比增长16%,其中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细分领域需求分化显著。模拟芯片与CMOS图像传感器(CIS)作为半导体行业高附加值赛道,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化、AR/VR设备普及、安防监控升级等驱动,需求持续超预期。中芯国际作为国内晶圆代工龙头,其产能布局与下游应用场景高度契合,成为本轮结构性增长的核心受益者。
二、公司基本面: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双轮驱动
1. 技术节点覆盖全面,先进制程稳步推进
中芯国际已实现14nm FinFET工艺量产,并持续推进N+1、N+2等改进型工艺研发。2024年Q2财报显示,公司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占比达68%,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占比提升至12%,技术节点覆盖从0.13μm至14nm的全范围,满足模拟芯片、电源管理IC、CIS等特色工艺需求。其特有的“中芯特色工艺平台”通过定制化开发,在高压BCD工艺、嵌入式存储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2. 产能利用率触底回升,稼动率领跑行业
2024年上半年,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从Q1的78%提升至Q2的85%,其中12英寸晶圆厂产能利用率达90%,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分产品线看,模拟芯片代工产能利用率达92%,CIS代工产能利用率突破95%,主要受益于:
(1)模拟芯片: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工业电机驱动需求激增,带动高压BCD工艺订单饱满;
(2)CIS:手机多摄化趋势延续,安防监控高清化推动2M-8M像素CIS需求增长,公司0.11μm背照式CIS工艺量产进度领先;
(3)MCU: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市场复苏,8位/32位MCU代工需求回暖。
3. 客户结构优化,国产替代加速
公司前五大客户占比从2023年的42%降至2024年Q2的38%,客户分散度提升。国内设计公司占比超过60%,其中模拟芯片厂商圣邦股份、CIS厂商韦尔股份、MCU厂商兆易创新等核心客户订单占比持续提升。在地缘政治背景下,公司成为国内IC设计厂商“去美化”供应链的首选代工伙伴,2024年H1来自国内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25%。
三、模拟芯片:高压BCD工艺构筑护城河
1. 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与工业驱动双轮驱动
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达900亿美元,其中电源管理IC占比超50%。新能源汽车单车模拟芯片用量从传统燃油车的200颗提升至500颗,主要应用于BMS(电池管理系统)、OBC(车载充电机)、电机驱动等场景。中芯国际0.18μm/0.13μm高压BCD工艺已通过车规级认证,2024年Q2车规级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300%,客户包括比亚迪、蔚来等头部车企。
2. 技术优势:定制化开发能力突出
公司BCD工艺平台覆盖5V-700V电压范围,集成LDMOS、CMOS、DMOS器件,支持高集成度、低导通电阻设计。与标准BCD工艺相比,中芯特色工艺将模块面积缩小30%,功耗降低20%,已应用于圣邦股份的DC-DC转换器、南芯科技的电荷泵芯片等产品。2024年H1,公司BCD工艺代工收入同比增长45%,毛利率提升至38%。
四、CIS:背照式技术引领国产突破
1. 市场需求:手机多摄与安防高清化驱动
全球CIS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达215亿美元,其中手机CIS占比55%,安防CIS占比15%。手机端,三摄/四摄机型渗透率提升至65%,推动2M-8M像素CIS需求增长;安防端,4K/8K高清摄像头占比从2023年的30%提升至2024年的45%,带动高动态范围(HDR)、低照度性能CIS需求。中芯国际0.11μm背照式CIS工艺量产良率达95%,已进入韦尔股份、思特威等头部厂商供应链。
2. 技术突破:堆栈式结构实现弯道超车
公司2024年推出第二代堆栈式CIS工艺,通过逻辑层与像素层分离设计,将感光面积提升40%,暗光噪声降低30%。该工艺已应用于OPPO Find X7系列手机主摄,实现与索尼IMX989同等级性能。2024年Q2,公司CIS代工收入同比增长60%,其中手机CIS占比65%,安防CIS占比25%。
五、财务分析:盈利弹性释放,估值修复空间大
1. 收入结构优化,毛利率触底回升
2024年H1公司实现营收213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35%。分业务看,模拟芯片代工收入占比32%,CIS代工收入占比28%,MCU代工收入占比15%。毛利率从2023年的32%提升至2024年Q2的36%,主要得益于:
(1)12英寸晶圆厂产能利用率提升带来的规模效应;
(2)高压BCD、堆栈式CIS等高附加值工艺占比提高;
(3)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折旧压力减轻。
2. 估值对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截至2024年8月,公司PE(TTM)为28倍,低于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的35倍,低于国内同行华虹半导体的32倍。考虑到公司模拟/CIS业务的高成长性,以及国内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带来的成本下降,当前估值具备安全边际。
六、风险因素与投资建议
1. 风险因素
(1)地缘政治风险:美国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可能影响公司先进制程研发;
(2)技术迭代风险:若28nm以下先进制程研发进度滞后,可能丧失高端市场份额;
(3)客户集中度风险:前五大客户占比仍超30%,大客户订单波动可能影响业绩。
2.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国内晶圆代工龙头,在模拟芯片、CIS等特色工艺领域具备技术领先优势,充分受益国产替代与行业结构性增长。预计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450/520/6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125/145亿元,对应EPS为1.3/1.5/1.8元。给予2025年35倍PE,目标价52.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关键词】中芯国际、模拟芯片、CIS、产能利用率、高压BCD工艺、堆栈式CIS、国产替代、晶圆代工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中芯国际在模拟芯片与CIS领域的竞争优势,指出公司通过高压BCD工艺与堆栈式CIS技术突破,实现产能利用率与毛利率双升。2024年H1模拟/CIS代工收入同比增长超45%,车规级芯片与手机高端CIS成为核心增长点。结合财务分析与估值对比,认为公司具备长期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