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幽默笑话 > 希望天晴的谚语

希望天晴的谚语

陈可辛 上传于 2024-02-19 02:01

《希望天晴的谚语》

话说在某个被乌云统治了三个月的“暗无天日村”,村民们每天起床第一件事不是刷牙洗脸,而是仰头看天,然后齐声哀叹:“这云是被502胶水粘在天上了吗?”村长王大锤更是愁得头发都掉成了地中海,他站在村口的大槐树下,举着个破铜锣边敲边喊:“乡亲们!谁能想个法子让天晴,我给他免一年公粮!”

这时候,村里的“智多星”李二狗叼着根狗尾巴草晃晃悠悠走过来,一拍大腿:“村长,咱得用谚语!老祖宗留下的智慧,肯定管用!”王大锤眼睛一亮:“啥谚语?快说!”李二狗清了清嗓子,扯着嗓子喊:“‘天晴日头晒,雨落湿鞋带’!咱得对着天喊,让老天爷知道咱想晒鞋带!”村民们一听,觉得有道理,纷纷回家把鞋带解下来,举过头顶,齐声大喊:“天晴日头晒,雨落湿鞋带!我们要晒鞋带!”

结果,乌云不仅没散,反而下起了瓢泼大雨,把大家的鞋带都淋成了“水煮鞋带”。王大锤气得直跳脚:“李二狗!你这谚语是从哪个犄角旮旯捡来的?”李二狗挠挠头:“村长,可能……可能老祖宗的鞋带是防水的?”

第二天,村里又来了个游方的道士,自称“云中子”,说能呼风唤雨。王大锤赶紧把他请到村中央的广场上,摆上三牲六果。云中子捋着胡子,摇头晃脑:“贫道有一谚语,‘云开见日头,雨停晒谷楼’!只要大家跟我一起念,天必晴!”村民们半信半疑,但死马当活马医,跟着念了起来。念到第三遍,突然一阵狂风刮过,把云中子的帽子都吹飞了,他捂着脑袋喊:“等等!等等!这风不对啊!”

话音刚落,天空中电闪雷鸣,豆大的冰雹砸了下来,把广场上的三牲六果砸得稀巴烂。云中子一溜烟跑了,边跑边喊:“这……这谚语可能过期了!”王大锤看着满地的狼藉,欲哭无泪:“这年头,连谚语都靠不住啊!”

就在大家绝望的时候,村里的老学究张先生拄着拐杖走了出来。他咳嗽了两声,说:“乡亲们,谚语没错,但得用对地方。比如‘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这是提醒咱们防雨的。要想天晴,得用‘久雨必有晴,久晴必有雨’!”王大锤一听,急了:“张先生,这都雨了三个月了,按您这说法,还得再下三个月?”张先生摇摇头:“非也非也,这谚语是说,物极必反。咱们得换个思路,用积极的心态去感染老天爷!”

于是,村民们在张先生的带领下,开始了一场“希望天晴”的大行动。他们先是做了无数个纸太阳,挂在村里的每一棵树上,远远看去,就像树上长满了金色的果子。然后,大家又编了一首“天晴歌”,歌词是这样的:“太阳太阳你出来,晒干我的旧鞋带;太阳太阳你快现,让我看看蓝天脸!”

每天傍晚,村民们都会聚集在广场上,一边跳着自创的“天晴舞”,一边唱着“天晴歌”。刚开始,大家跳得歪歪扭扭,唱得五音不全,但慢慢地,越跳越整齐,越唱越响亮。就连村里的小狗小猫,也跟着节奏摇起了尾巴。

然而,天还是阴着,雨还是下着。王大锤有点泄气了:“张先生,这……这真的有用吗?”张先生微微一笑:“村长,谚语有云,‘心诚则灵’。咱们得坚持,说不定明天就晴了呢!”

说来也怪,就在大家坚持到第七天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一丝裂缝,一缕阳光透了进来。村民们欢呼雀跃,跳得更欢了,唱得更响了。那缕阳光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后,乌云终于被驱散,久违的太阳露出了笑脸。

王大锤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拉着张先生的手:“张先生,您真是咱们村的活菩萨!这谚语,太灵了!”张先生摆摆手:“村长,这不是谚语的功劳,是咱们大家的心意感动了上天。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从此以后,“暗无天日村”改名为“阳光普照村”,村民们也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他们还把这段经历编成了一个新的谚语:“众人一心盼天晴,乌云散去见光明。”

不过,这个新谚语传着传着就变了味。有一天,一个外村的人来村里借东西,问:“你们村是不是有个谚语,说‘众人一心抢银行,乌云散去见钞票’?”王大锤一听,差点没晕过去:“谁……谁传的?这完全是歪曲事实嘛!”

后来一查,原来是村里的调皮鬼小胖传出去的。小胖被抓来问话,还一脸无辜:“我就是觉得好玩,随便改改嘛……”王大锤气得吹胡子瞪眼:“好玩?这谚语是能随便改的吗?下次再敢乱改,罚你扫一个月厕所!”小胖吐吐舌头,跑了。

虽然出了这么个小插曲,但“阳光普照村”的村民们依然过着快乐的日子。他们知道,无论未来遇到什么风雨,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迎接阳光的脚步。

而那个关于希望天晴的谚语故事,也成了村里代代相传的佳话。每当有新的小孩出生,老人们就会围着他讲这个故事,然后笑眯眯地问:“孩子,你知道咱们村为什么叫‘阳光普照村’吗?”小孩歪着脑袋想了想,说:“因为咱们村的谚语灵,能把乌云赶跑!”老人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时光荏苒,几年后的一天,“阳光普照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位来自大城市的作家。他听说这里有个关于谚语的有趣故事,特意赶来采访。王大锤热情地接待了他,把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作家听得津津有味,不停地做着笔记。讲完后,他感慨地说:“村长,这个故事太精彩了!它不仅展现了村民们的智慧和团结,还体现了谚语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我想把它写成一本书,让更多的人知道。”王大锤一听,乐得合不拢嘴:“那太好了!咱们村的故事能传得更远,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希望和力量!”

于是,作家在村里住了下来,开始收集更多的素材。他跟着村民们一起劳作,一起唱歌跳舞,还学会了那首“天晴歌”。渐渐地,他发现,这个村里的每一个谚语,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是村民们智慧的结晶。

一个月后,作家带着满满的素材离开了“阳光普照村”。临走前,他对王大锤说:“村长,您放心,我一定会把这本书写好,让更多的人了解咱们村,了解这些充满希望的谚语。”王大锤紧紧握着作家的手:“那就拜托您了!我们期待着您的书出版!”

几年后,作家的书终于出版了,书名就叫《希望天晴的谚语》。这本书一经发行,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还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传遍了世界各地。而“阳光普照村”,也因为这个故事,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每当有游客来到村里,村民们都会热情地招待他们,给他们讲那个关于希望天晴的谚语故事。游客们听了,都感慨万千,说:“原来,希望真的可以创造奇迹啊!”而村民们则会笑着回答:“是啊,只要咱们心怀希望,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如今,“阳光普照村”已经不再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现代化村庄。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村民们都不会忘记那个关于希望天晴的谚语故事,因为它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心里,成为了他们最宝贵的财富。

关键词:希望天晴、谚语、暗无天日村、阳光普照村、团结一心、希望创造奇迹

简介:本文讲述了“暗无天日村”因连续三个月阴雨不断,村民们尝试用各种谚语希望天晴的故事。从最初的失败到后来的成功,村民们通过团结一心和积极的心态,最终感动了上天,迎来了久违的阳光。文章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了谚语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希望和团结的力量。

《希望天晴的谚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