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例新生儿淋菌性眼炎的治疗及护理】新生儿淋菌性眼炎
摘要:新生儿淋菌性眼炎是一种由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失明。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8例新生儿淋菌性眼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要点、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一、引言
新生儿淋菌性眼炎是由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感染所致的急性结膜炎症,多因母亲产道感染传播。该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若未及时干预,可在24-48小时内出现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全眼球炎,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新生儿淋菌性眼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成为儿科及眼科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文通过分析8例新生儿淋菌性眼炎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及护理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儿科及眼科就诊的8例新生儿淋菌性眼炎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胎龄37-41周,平均38.5周;出生体重2500-4000g,平均3200g。所有病例均符合《新生儿淋菌性眼炎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
2. 临床表现
8例患者均在出生后24-72小时内发病,主要表现为双眼或单眼急性结膜充血、水肿,伴大量脓性分泌物。其中6例出现眼睑肿胀、睁眼困难,4例伴角膜边缘浸润,2例出现前房积脓。所有病例均无发热、全身感染症状。
3. 实验室检查
(1)结膜囊分泌物涂片:8例均检出革兰阴性双球菌。
(2)细菌培养:7例培养阳性,鉴定为淋病奈瑟菌。
(3)母亲产道分泌物检测:6例母亲产道分泌物涂片及培养阳性。
三、治疗方案
1. 局部治疗
(1)结膜囊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每2小时冲洗结膜囊,清除脓性分泌物。
(2)抗生素滴眼液:局部应用0.3%氧氟沙星滴眼液或1%红霉素眼膏,每1-2小时1次,夜间加用眼膏。
(3)散瞳剂:对伴角膜浸润者,使用1%阿托品眼膏每日1次,预防虹膜后粘连。
2. 全身治疗
(1)头孢曲松钠:所有病例均给予头孢曲松钠25-50mg/kg,单次静脉注射。
(2)对头孢菌素过敏者:改用大观霉素40mg/kg,单次肌内注射。
(3)母亲治疗:所有母亲均接受头孢曲松钠1g单次肌内注射,并筛查其他性传播疾病。
3. 并发症处理
(1)角膜溃疡:对2例角膜溃疡者,局部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每日4次。
(2)前房积脓:1例前房积脓者,在全身抗生素治疗基础上,行前房穿刺术。
四、护理措施
1. 眼部护理
(1)严格无菌操作:护理前后均需洗手,使用一次性棉签擦拭分泌物。
(2)体位管理:患儿取仰卧位,头部稍抬高,防止分泌物积聚。
(3)眼部清洁:每2小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清洁眼睑及睫毛,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角膜。
2. 病情观察
(1)密切监测眼部症状:每小时观察结膜充血、分泌物量及角膜透明度。
(2)全身情况评估:每日测量体温、体重,观察喂养及反应情况。
(3)并发症预警:警惕角膜穿孔、全眼球炎等严重并发症,及时报告医师。
3. 感染控制
(1)隔离措施:将患儿置于单间病房,所有物品专用,避免交叉感染。
(2)医疗废物处理:使用后的棉签、敷料等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3)家属宣教:指导家属正确洗手及眼部护理方法,禁止自行用药。
4. 心理支持
(1)患儿安抚:通过轻柔触摸、包裹式护理减少患儿哭闹。
(2)家属沟通:定期向家属解释病情及治疗进展,缓解焦虑情绪。
五、治疗结果
8例患者经规范治疗及护理后,均于3-7天内症状明显改善。具体表现为:
(1)结膜充血:72小时内减轻,5天内基本消退。
(2)分泌物量:48小时内减少,72小时内消失。
(3)角膜病变:2例角膜溃疡者,1周内溃疡缩小,2周内愈合,未遗留瘢痕。
(4)前房积脓:1例前房积脓者,术后3天积脓消失。
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无视力损害、眼球萎缩等后遗症发生。
六、讨论
1. 诊断要点
新生儿淋菌性眼炎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典型表现为出生后24-72小时内发病,双眼急性化脓性结膜炎,结膜囊分泌物涂片检出革兰阴性双球菌可确诊。对于不典型病例,需与衣原体性眼炎、病毒性结膜炎等鉴别。
2. 治疗原则
治疗应遵循“早期、足量、联合”原则。局部治疗以清除分泌物、控制感染为主,全身治疗需选择对淋球菌敏感的抗生素。头孢曲松钠为首选药物,其穿透性强、半衰期长,单次给药即可达到有效浓度。对过敏者,大观霉素为合理替代。
3. 护理关键
护理工作的核心在于预防感染扩散及促进眼部修复。严格无菌操作、密切病情观察及家属宣教是护理成功的关键。此外,心理支持可提高家属治疗依从性,间接改善预后。
4. 预防策略
预防新生儿淋菌性眼炎需从源头控制。建议所有孕妇在孕晚期进行淋球菌筛查,对阳性者及时治疗。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使用1%硝酸银或0.5%红霉素眼膏预防性用药,可显著降低发病率。
七、结论
新生儿淋菌性眼炎虽起病凶险,但通过及时诊断、规范治疗及精细护理,可有效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本研究中8例患者均获痊愈,提示当前治疗方案安全有效。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孕妇产道感染筛查,落实新生儿预防性用药,以进一步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新生儿淋菌性眼炎、治疗、护理、头孢曲松钠、结膜囊冲洗、感染控制
简介: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8例新生儿淋菌性眼炎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要点、治疗方案(包括局部结膜囊冲洗、抗生素滴眼液及全身头孢曲松钠治疗)及护理措施(眼部护理、病情观察、感染控制及心理支持),提出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及精细护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同时强调孕妇产道感染筛查及新生儿预防性用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