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针灸学 > 针灸定位口诀

针灸定位口诀

诺贝尔 上传于 2024-01-26 07:12

《针灸定位口诀》

针灸学作为中医学的瑰宝,承载着千年智慧,通过精准的穴位定位与手法操作,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防治疾病的目的。其中,穴位定位是针灸治疗的核心基础,直接关系到疗效的优劣。本文以“针灸定位口诀”为线索,系统梳理人体主要经脉的穴位定位方法,结合经典歌诀与现代解剖学知识,为学习者提供一套易记、实用的定位指南。

一、手太阴肺经穴位定位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府,终于少商,共11穴,主司呼吸、皮毛功能。其定位口诀为:“中府云门天府寻,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近,鱼际少商手端吟。”

中府穴:位于胸外侧部,云门穴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定位时,患者正坐或仰卧,锁骨下窝外侧,当云门穴直下1寸处取之。

云门穴: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简记为“肩前锁骨下,云门找凹陷”。

天府穴: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口诀辅助:“腋前三寸天府藏,肱二头肌侧旁。”

侠白穴:天府穴下1寸,肘横纹上5寸。定位时,从天府穴垂直向下量1横指(约1寸)即是。

尺泽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简记法:“肘横纹中找尺泽,肱二头肌腱侧。”

孔最穴: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定位口诀:“尺泽太渊连线上,七寸孔最显。”

列缺穴: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记为“桡骨茎突上,列缺一寸半”。

经渠穴:腕横纹上1寸,桡动脉桡侧凹陷中。定位时,桡动脉搏动处桡侧即是。

太渊穴: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搏动处。简记法:“腕横纹桡端,太渊动脉显。”

鱼际穴: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定位口诀:“掌骨中点桡侧边,鱼际赤白间。”

少商穴: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简记为“拇指桡侧角,少商一分遥”。

二、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定位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商阳,终于迎香,共20穴,主司传导、排泄功能。其定位口诀为:“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度,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五里驻,臂臑肩髃巨骨连,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大肠终穴全。”

商阳穴: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简记法:“食指桡侧角,商阳一分找。”

二间穴:第二掌指关节前缘桡侧,赤白肉际处。定位口诀:“二掌关节前,二间赤白边。”

三间穴:第二掌骨小头桡侧后凹陷处。简记为“二掌骨后桡,三间凹陷中”。

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定位时,以一手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口诀辅助:“拇食指间蹼缘上,合谷中点藏。”

阳溪穴:腕背横纹桡侧端,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简记法:“腕背横纹桡,阳溪凹陷找。”

偏历穴: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定位口诀:“阳溪曲池连线上,三寸偏历显。”

温溜穴: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简记为“阳溪曲池线,五寸温溜现”。

下廉穴:曲池穴下4寸处。定位时,先定曲池穴,再向下量4横指(约4寸)即是。

上廉穴:曲池穴下3寸处。简记法:“曲池下三寸,上廉定位准。”

手三里穴:曲池穴下2寸处。定位口诀:“曲池下二寸,手三里穴存。”

曲池穴: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简记为“肘横纹外侧,曲池中点至”。

肘髎穴:肱骨外上髁上缘,髁上嵴的前缘。定位时,屈肘,在肱骨边缘的凹陷中取之。

五里穴:曲池穴上3寸处,当肱骨桡侧。简记法:“曲池上三寸,五里肱骨存。”

臂臑穴: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定位口诀:“曲池肩髃线,七寸臂臑见。”

肩髃穴: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肩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中即是。

巨骨穴: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简记为“锁骨肩峰端,巨骨凹陷间”。

天鼎穴: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穴与缺盆穴连线中点。定位时,先定扶突穴,再向后量1横指(约1寸)即是。

扶突穴: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简记法:“结喉旁扶突,胸锁肌间住。”

口禾髎穴: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定位口诀:“鼻孔外缘下,口禾髎穴查。”

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简记为“鼻翼外缘旁,迎香鼻唇藏”。

三、足阳明胃经穴位定位

足阳明胃经起于承泣,终于厉兑,共45穴,主司消化、吸收功能。其定位口诀为:“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下关迎,头维人迎水突气,缺盆气户库房屋,膺窗乳中乳根续,不容承满梁门起,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奔,髀关伏兔阴市梁,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内庭厉兑胃经终。”

承泣穴:面部,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定位时,正坐或仰卧,眼球直下,眶下缘上方是穴。

四白穴: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简记法:“瞳孔直下眶下孔,四白凹陷中。”

巨髎穴: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定位口诀:“瞳孔直下鼻翼旁,巨髎鼻唇藏。”

地仓穴: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简记为“口角外侧瞳孔对,地仓穴位现”。

大迎穴: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定位时,闭口鼓腮,下颌角前下方凹陷中,面动脉搏动处即是。

下关穴: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简记法:“耳屏前下颌突,下关凹陷处。”

头维穴: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定位口诀:“额角发际上五分,头维旁开四寸半。”

人迎穴:颈部,结喉旁,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简记为“结喉旁胸锁前,人迎动脉显”。

水突穴: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穴与气舍穴连线的中点。定位时,先定人迎穴,再向下量1横指(约1寸)至气舍穴,两穴连线中点即是。

气舍穴:颈部,当人迎穴直下,锁骨上窝中央,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上缘。简记法:“人迎直下锁骨上,气舍胸锁缘。”

缺盆穴: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定位口诀:“锁骨上窝中央处,缺盆四寸距中线。”

气户穴: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4寸。简记为“锁骨中点下,气户四寸查”。

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穴:库房穴在胸部,当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屋翳穴在胸部,当第二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膺窗穴在胸部,当第三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乳中穴在胸部,当第四肋间隙,乳头中央;乳根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五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定位口诀:“肋间四寸寻,库房屋翳膺窗存,乳中乳头央,乳根乳房根。”

不容穴: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简记法:“脐上六寸不容穴,前正中线二寸边。”

承满穴: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定位口诀:“脐上五寸承满穴,前正中线二寸连。”

梁门穴: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简记为“脐上四寸梁门穴,前正中线二寸切”。

关门穴: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2寸。定位时,先定脐中,再向上量3横指(约3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即是。

太乙穴: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简记法:“脐上二寸太乙穴,前正中线二寸列。”

滑肉门穴: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定位口诀:“脐上一寸滑肉门,前正中线二寸存。”

天枢穴:中腹部,肚脐左右各2寸处。简记为“肚脐旁二寸,天枢穴位真”。

外陵穴: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定位时,先定脐中,再向下量1横指(约1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即是。

大巨穴: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简记法:“脐下二寸大巨穴,前正中线二寸切。”

水道穴: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定位口诀:“脐下三寸水道穴,前正中线二寸列。”

归来穴: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简记为“脐下四寸归来穴,前正中线二寸别”。

气冲穴: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定位时,先定脐中,再向下量5横指(约5寸),至腹股沟稍上方,距前正中线2寸处即是。

髀关穴: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股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简记法:“髂前上棘髌底连,屈股平会阴髀关。”

伏兔穴: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定位口诀:“髂髌连线上六寸,伏兔大腿前。”

阴市穴: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简记为“髂髌连线上三寸,阴市大腿存”。

梁丘穴:屈膝,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定位时,先定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再向上量2横指(约2寸)即是。

犊鼻穴: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简记法:“屈膝髌韧带侧,犊鼻凹陷得。”

足三里穴: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定位口诀:“犊鼻下三寸,足三里穴存,犊解连线上,定位准又真。”

上巨虚穴: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简记为“犊鼻下六寸,上巨虚穴真,胫骨前缘旁,中指一横分”。

条口穴: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定位时,先定犊鼻穴,再向下量8横指(约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即是。

下巨虚穴: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简记法:“犊鼻下九寸,下巨虚穴存,胫骨前缘旁,中指一横分。”

丰隆穴: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二横指(中指)。定位口诀:“外踝上八寸,丰隆条口邻,胫骨前嵴外,二横中指分。”

解溪穴: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简记为“踝关节横纹中,解溪凹陷通”。

冲阳穴: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定位时,先定解溪穴,再向上量1横指(约1寸)至足背最高处,动脉搏动处即是。

陷谷穴:足背,第二、三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简记法:“二三跖骨前,陷谷凹陷间。”

内庭穴: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定位口诀:“二三趾间缝纹端,内庭穴位显。”

厉兑穴:足第二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简记为“二趾外侧角,厉兑一分遥”。

关键词:针灸学、穴位定位、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口诀记忆法解剖学基础临床应用

简介:本文以“针灸定位口诀”为核心,系统梳理了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定位方法,结合经典歌诀与现代解剖学知识,提供了易记、实用的定位指南。内容涵盖经脉循行、穴位定位口诀、具体定位方法及临床应用提示,旨在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针灸穴位定位技巧,提升临床实践能力。

《针灸定位口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