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
摘要: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是一种严重的骨科疾病,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痛苦,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本文详细阐述了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皮肤护理、泌尿系统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颈椎骨折、高位截瘫、护理、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皮肤护理、泌尿系统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
一、引言
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创伤性疾病,通常由高处坠落、交通事故、重物砸伤等外力作用导致颈椎骨折,进而损伤脊髓,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和反射功能丧失。患者不仅面临身体功能的严重障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呼吸系统感染、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科学、细致、全面的护理对于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至关重要。
二、病情观察
(一)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由于脊髓损伤,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导致血压波动较大。早期可能出现血压升高,随后可能因交感神经抑制而出现低血压。同时,要注意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高位截瘫可能累及呼吸中枢或影响呼吸肌功能,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因此,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至少每 1 - 2 小时一次,病情不稳定时应增加测量频率,及时发现异常并报告医生处理。
(二)神经功能观察
观察患者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和反射功能变化。感觉方面,注意患者有无痛觉、温觉、触觉的改变,有无感觉过敏或减退。运动功能观察患者肢体有无自主运动,肌肉力量如何,有无肌肉萎缩。反射功能主要观察腱反射是否亢进或减弱,病理反射是否引出。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如采用 ASIA 残损分级,准确记录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为治疗和护理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三)并发症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呼吸系统方面,注意有无咳嗽、咳痰困难,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现,警惕肺部感染的发生。泌尿系统方面,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和量,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以及有无血尿、脓尿,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消化系统方面,注意有无腹胀、便秘、应激性溃疡等,观察大便的颜色和性状。皮肤方面,定期检查受压部位皮肤有无红肿、破损,预防压疮的发生。
三、呼吸道护理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由于呼吸肌无力或呼吸中枢受累,咳嗽、咳痰能力下降,容易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引起肺部感染。因此,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对于咳嗽无力者,可采用辅助咳嗽的方法,如双手按压患者上腹部或下胸部,帮助其增加腹压,排出痰液。必要时,进行吸痰操作,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二)氧气吸入
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病情,给予适当的氧气吸入。一般采用低流量吸氧,1 - 2 L/min,以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此时要密切观察呼吸机的参数设置和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模式和参数,确保呼吸机正常工作。
(三)预防肺部感染
加强病房的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进行空气消毒。鼓励患者多饮水,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定期翻身、拍背,每 2 小时一次,促进痰液松动和排出。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
四、皮肤护理
(一)预防压疮
压疮是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因此,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使用气垫床或海绵垫,减轻身体对床面的压力。定期为患者翻身,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损伤皮肤。对于骨隆突处,如骶尾部、足跟、肘部等,可使用减压贴或泡沫敷料进行保护。
(二)皮肤清洁
每日为患者进行皮肤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温水和中性肥皂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清洗后用柔软的毛巾擦干,尤其是皮肤皱褶处。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清理排泄物,并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和臀部,防止尿液和粪便对皮肤的刺激。可在会阴部涂抹皮肤保护剂,如氧化锌软膏等,预防皮肤破损。
五、泌尿系统护理
(一)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多数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需要留置导尿管,以解决排尿问题。留置导尿管期间,要保持导尿管的通畅,避免扭曲、受压。每日用碘伏消毒尿道口及导尿管近端 2 次,防止逆行感染。定期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一般导尿管每周更换 1 次,集尿袋每日更换 1 次。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 2000ml,以增加尿量,起到自然冲洗尿道的作用。
(二)膀胱功能训练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可采用间歇性导尿的方法,根据患者的膀胱充盈情况和尿量,每隔 4 - 6 小时导尿一次,逐渐延长导尿间隔时间,使膀胱有规律地充盈和排空。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如收缩肛门和尿道括约肌,增强膀胱的控制能力。
(三)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如发现尿液浑浊、有异味、血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了解有无泌尿系统感染。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统感染。鼓励患者多喝水,增加尿量,促进细菌的排出。
六、康复护理
(一)早期康复训练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床上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活动等。床上良肢位摆放可防止关节挛缩和畸形,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关节被动活动可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活动范围要从小到大,动作要轻柔,每个关节活动 3 - 5 次,每日 2 - 3 次。
(二)中期康复训练
随着患者病情的进一步稳定,可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和难度。中期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等。坐位平衡训练可提高患者的坐位稳定性,为后续的站立和行走训练打下基础。转移训练包括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轮椅与坐便器之间的转移等,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后期康复训练
后期康复训练主要是站立和行走训练。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可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进行站立和行走训练。站立训练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逐渐增加站立时间。行走训练要循序渐进,先在平行杠内进行练习,待掌握平衡和步态后,再逐渐过渡到独立行走。同时,可结合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方法,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七、心理护理
(一)评估心理状态
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其心理需求。
(二)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让患者了解通过积极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照顾,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三)心理干预
对于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患者,如焦虑症、抑郁症等,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可邀请心理医生进行会诊,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患者的心理症状。同时,组织患者参加康复小组活动,让患者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和心得,互相鼓励和支持,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
八、结论
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通过密切的病情观察、有效的呼吸道护理、皮肤护理、泌尿系统护理、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护理方法,为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简介:本文围绕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展开,详细介绍了病情观察要点,包括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和并发症观察;阐述了呼吸道护理中保持通畅、氧疗及防感染措施;说明了皮肤护理的防压疮和清洁方法;讲述了泌尿系统护理的导尿管管理、膀胱训练和防感染;介绍了康复护理的早中后期训练;强调了心理护理的评估、支持和干预。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全面指导,提升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