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骨科学 > 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有

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有

宝哥 上传于 2022-09-19 19:49

《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有》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设备、久坐不动等不良习惯,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颈椎病不仅会引起颈部疼痛、僵硬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压迫神经、血管,导致上肢麻木、头晕、头痛等严重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大多数颈椎病患者而言,非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多种方法。

一、物理治疗

(一)热敷与冷敷

热敷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热毛巾、热水袋或热敷包等对颈部进行热敷,可以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热敷的温度一般控制在 40℃ - 50℃左右,每次热敷时间约为 15 - 20 分钟,每天可进行 2 - 3 次。对于急性发作期的颈椎病患者,在发病初期可先采用冷敷。冷敷能够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缓解疼痛。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颈部疼痛部位,每次冷敷时间约 10 - 15 分钟,每隔 1 - 2 小时可重复一次。

(二)牵引治疗

牵引治疗是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平衡,使颈椎关节得到分离,减轻颈椎间盘对神经、血管的压迫,缓解症状。常见的牵引方式有坐位牵引和卧位牵引。坐位牵引时,患者坐在特制的牵引椅上,头部通过牵引带与牵引装置相连,牵引重量一般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进行调整,通常从 3 - 5 千克开始,逐渐增加至 8 - 10 千克。卧位牵引则是在患者仰卧位时进行,牵引重量相对较轻。牵引治疗每次持续 20 - 30 分钟,每天 1 - 2 次,10 - 15 次为一个疗程。牵引治疗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等,但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慎用,以免加重病情。

(三)按摩推拿

按摩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手法作用于颈部肌肉、筋膜和关节,起到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解痉止痛的作用。专业的按摩推拿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采用揉、捏、推、拿、滚等多种手法,对颈部及肩部进行按摩。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一般每次按摩时间约 20 - 30 分钟,每周可进行 2 - 3 次。按摩推拿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于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僵硬症状有较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按摩师进行操作,以免因手法不当导致病情加重。

(四)电疗、磁疗等物理因子治疗

电疗是利用不同类型电流和电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常见的电疗方法有直流电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中频脉冲电疗法等。直流电疗法可以通过电极将药物离子导入体内,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低频脉冲电疗法和中频脉冲电疗法则通过刺激神经和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磁疗是利用磁场作用于人体,产生生物效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磁场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缓解疼痛。物理因子治疗一般需要在医院的理疗科进行,由专业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物理因子和治疗参数,每次治疗时间约 20 - 30 分钟,每天或隔天一次。

二、运动疗法

(一)颈部保健操

颈部保健操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自我锻炼方法,通过一系列的颈部动作,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提高颈椎的稳定性,预防和缓解颈椎病。常见的颈部保健操动作包括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例如,颈部前屈时,缓慢将下巴向胸部靠近,感受颈部后方的拉伸;颈部后伸时,将头部向后仰,伸展颈部前方的肌肉。每个动作重复 10 - 15 次,每天可进行 2 - 3 次。在进行颈部保健操时,动作要缓慢、轻柔,避免过度用力或快速转动头部,以免造成损伤。

(二)游泳

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对于颈椎病的康复非常有益。在游泳过程中,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减少颈椎的负担。同时,游泳时颈部需要不断地进行各种动作,如抬头、转头等,可以锻炼颈部肌肉,增强颈椎的灵活性。常见的适合颈椎病患者的游泳姿势有蛙泳和仰泳。蛙泳时,头部有规律地抬起和低下,能够锻炼颈部后伸肌肉;仰泳时,头部始终保持在水面上,颈部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同时可以通过划水动作锻炼肩部和背部的肌肉。每周游泳 2 - 3 次,每次 30 - 60 分钟为宜。

(三)瑜伽

瑜伽中的一些体式可以对颈部起到拉伸和放松的作用,有助于缓解颈椎病的症状。例如,猫牛式,跪在地上,双手和双膝着地,吸气时,抬头挺胸,背部下沉,感受颈部的伸展;呼气时,低头拱背,收缩腹部,感受颈部的拉伸。还有鱼式,仰卧在地上,双腿伸直,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将肘部支撑在地面上,抬起胸部,头部向后仰,伸展颈部前方的肌肉。在进行瑜伽练习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体式,避免过度拉伸或扭曲颈部。每个体式保持 15 - 30 秒,重复 2 - 3 组。

三、药物治疗

(一)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是治疗颈椎病常用的药物之一。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一般口服给药,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服用,通常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但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因此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二)肌松药

对于伴有颈部肌肉痉挛的颈椎病患者,肌松药可以起到缓解肌肉紧张的作用。常用的肌松药有乙哌立松等。肌松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或神经肌肉接头处,使肌肉松弛,减轻疼痛。但肌松药可能会引起嗜睡、乏力等不良反应,使用时应注意避免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危险活动。

(三)营养神经药物

当颈椎病压迫神经导致神经损伤时,营养神经药物可以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常用的营养神经药物有维生素 B1、维生素 B12、甲钴胺等。这些药物可以参与神经细胞的代谢过程,为神经提供营养支持。一般采用口服或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具体用药剂量和疗程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四、中医治疗

(一)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颈椎病属于“痹症”范畴,多由风寒湿邪侵袭、气血瘀滞、肝肾不足等原因引起。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例如,对于风寒湿痹型颈椎病,可选用羌活胜湿汤加减,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对于气滞血瘀型颈椎病,可选用身痛逐瘀汤加减,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对于肝肾不足型颈椎病,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以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中药治疗一般需要较长的疗程,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

(二)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针刺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于颈椎病,常用的穴位有风池、肩井、天宗、颈夹脊等。针刺这些穴位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解痉。针灸治疗一般每周进行 2 - 3 次,每次留针 20 - 30 分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还可以采用电针、温针等针灸方法,增强治疗效果。

五、生活方式调整

(一)保持正确的姿势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坐姿时,应选择高度合适的椅子,使腰部得到支撑,背部挺直,眼睛平视前方,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弯腰。站姿时,要挺胸抬头,双肩自然下垂,避免含胸驼背。睡姿方面,应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的高度以保持颈椎的自然生理曲度为宜,一般以 8 - 12 厘米为宜。避免睡过高的枕头或不用枕头,以免导致颈椎变形。

(二)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或长时间伏案工作等,会使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颈椎病。因此,要定时改变姿势,每隔 30 - 60 分钟起身活动一下颈部和肩部,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缓解肌肉疲劳。

(三)注意颈部保暖

颈部受寒会使颈部肌肉收缩,血液循环不畅,加重颈椎病的症状。因此,在寒冷季节或空调环境中,要注意颈部保暖,可以佩戴围巾、穿高领衣服等。避免颈部直接对着冷风吹。

总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中医治疗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对于不同的颈椎病患者,应根据其病情、体质和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同时,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坚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预防和缓解颈椎病,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物理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生活方式调整

简介:本文详细介绍了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多种方法,涵盖物理治疗(热敷冷敷、牵引、按摩推拿、物理因子治疗)、运动疗法(颈部保健操、游泳、瑜伽)、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药、营养神经药物)、中医治疗(中药、针灸)以及生活方式调整(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同一姿势、注意颈部保暖)等方面,旨在为颈椎病患者提供全面的非手术治疗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