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万润股份(002643):Q2业绩超预期 新材料平台未来可期

万润股份(002643):Q2业绩超预期 新材料平台未来可期

小熊软糖2035 上传于 2022-10-15 21:52

《万润股份(002643):Q2业绩超预期 新材料平台未来可期》

一、核心逻辑:Q2业绩超预期背后的产业逻辑

万润股份(002643)2023年第二季度业绩表现显著超出市场预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6%,净利润同比增长35.2%,扣非后净利润增速达38.1%。这一成绩的取得,既源于公司传统显示材料业务的稳健增长,更得益于新材料板块的快速突破。作为国内领先的化学合成与新材料平台型企业,公司通过"显示材料+沸石分子筛+大健康"三大主业的协同发展,构建了差异化竞争优势。Q2业绩超预期的背后,是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市场需求爆发的双重共振,预示着其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平台型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转型进入收获期。

二、显示材料:OLED渗透率提升驱动持续增长

1. 行业趋势:OLED显示技术加速替代

全球显示产业正经历从LCD向OLED的技术迭代。根据Omdia数据,2023年全球OLED面板出货量预计达8.2亿片,同比增长21%,其中智能手机领域渗透率已超50%,IT产品(平板、笔记本)OLED化进程明显加快。国内面板厂商如京东方、TCL华星等持续加大AMOLED产线投资,2023年国内OLED产能占比提升至32%,较2020年提升18个百分点。

2. 公司优势:全产业链布局与技术壁垒

万润股份作为全球领先的OLED升华前材料供应商,已形成"中间体-单体-升华前材料"的完整产业链。公司自主研发的氘代蓝光材料、绿光材料等核心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客户覆盖三星、LG、京东方等全球主流面板厂商。2023年上半年,公司OLED材料收入同比增长42%,其中高附加值的氘代材料占比提升至35%。技术壁垒方面,公司累计申请OLED相关专利127项,授权专利68项,构建了较强的知识产权护城河。

3. 增长空间:国产替代与产能扩张

国内OLED材料市场国产化率不足20%,存在巨大替代空间。公司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OLED显示材料项目",预计2025年达产后将新增产能50吨/年,对应收入规模超20亿元。随着国内面板厂商产能释放,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将直接受益。据测算,公司OLED材料业务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有望保持30%以上。

三、沸石分子筛:环保政策驱动下的高成长赛道

1. 行业机遇:国六标准全面实施

2023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国六b排放标准,对柴油车尾气处理提出更高要求。沸石分子筛作为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的核心载体,其需求量与柴油车产量直接相关。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国内重型柴油车销量预计达120万辆,同比增长15%,带动沸石分子筛市场需求增长。

2. 公司地位:全球主要供应商之一

万润股份是国内唯一实现沸石分子筛连续化生产的企业,产品性能达到国际标准,客户包括庄信万丰、巴斯夫等国际催化巨头。公司现有沸石产能7850吨/年,位居全球前列。2023年上半年,沸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毛利率维持在45%以上,显著高于传统化工产品。

3. 未来看点:非车用领域拓展

除车用领域外,公司正积极拓展VOCs治理、工业废气处理等非车用市场。2023年5月,公司与某石化企业签订5000万元沸石吸附剂订单,标志着非车用领域商业化取得突破。预计到2025年,非车用沸石收入占比将从目前的15%提升至30%,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四、大健康板块: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增长极

1. 产业布局:从原料到制剂的全产业链

公司通过并购MP Biomedicals(美国)和九目化学,构建了"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大健康产业链。现有产品包括氨基酸、肽类、糖类等高端医药中间体,以及诊断试剂原料等。2023年上半年,大健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其中诊断试剂原料收入占比提升至40%。

2. 技术优势:合成生物学平台

公司投入2亿元建设合成生物学研发中心,重点开发手性氨基酸、核苷酸等高附加值产品。通过酶催化、生物合成等技术,产品成本较化学合成法降低30%以上。目前已有3个产品进入中试阶段,预计2024年实现商业化生产。

3. 市场空间:全球医药CDMO市场扩容

据Frost & Sullivan数据,2023年全球医药CDMO市场规模达1025亿美元,同比增长12%。公司凭借成本优势和合规生产能力,已进入辉瑞、默克等跨国药企的供应商体系。随着海外产能向中国转移,公司大健康业务有望保持30%以上的年增速。

五、财务分析: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1. 收入结构优化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材料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65%,其中OLED材料和沸石分子筛合计占比52%。传统显示材料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45%下降至30%,业务结构更加均衡。

2. 毛利率改善

公司综合毛利率从2020年的38.2%提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41.5%,其中新材料业务毛利率达45.8%。规模效应和技术升级是毛利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

3. 现金流稳健

2023年二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3.2亿元,同比增长45%,反映公司良好的运营质量。资产负债率维持在35%以下,财务结构健康。

六、估值与投资建议

1. 相对估值

可比公司平均PE(TTM)为35倍,公司当前PE为28倍,存在25%的估值修复空间。考虑公司新材料业务的高成长性,给予2023年40倍PE,对应目标价25.6元。

2. 绝对估值

采用DCF模型,假设WACC为8.5%,永续增长率3%,测算公司合理价值为24.8元。

3. 投资建议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25.6元。公司作为新材料平台型企业,技术壁垒高、成长路径清晰,建议积极配置。

七、风险提示

1.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主要原材料如苯、甲醇等价格受国际油价影响较大。

2. 汇率波动风险:海外收入占比超40%,人民币升值可能影响汇兑收益。

3. 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风险:OLED材料和沸石分子筛扩建项目存在建设周期延长的可能。

关键词:万润股份、Q2业绩超预期、OLED材料、沸石分子筛、大健康、新材料平台、显示材料、环保政策、合成生物学、估值修复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万润股份2023年Q2业绩超预期原因,指出其显示材料、沸石分子筛、大健康三大主业协同发展构建新材料平台优势。OLED渗透率提升、国六标准实施、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驱动各业务快速增长,财务指标改善显著。通过相对估值和DCF模型给出目标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同时提示原材料价格、汇率波动等风险。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