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精密(833914):精密镍基材料国内龙一 固态有望贡献较大
一、公司概况:深耕精密镍基材料领域,技术壁垒构筑核心优势
远航精密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江苏无锡,是国内精密镍基导体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专注于镍带、镍合金带等精密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远航精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形成了覆盖材料配方、轧制工艺、表面处理的全产业链技术壁垒,其镍带产品厚度精度可达±0.001mm,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目前拥有年产超1万吨精密镍基材料的能力,客户覆盖比亚迪、宁德时代、欣旺达等头部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第一。2022年,公司营收突破8亿元,净利润超1.2亿元,毛利率维持在25%以上,显示出强劲的盈利能力。
二、行业分析:新能源驱动需求爆发,固态电池打开成长空间
1. 传统业务:消费电子与动力电池双轮驱动
精密镍基材料作为电池连接的核心组件,需求与下游行业景气度高度相关。消费电子领域,5G换机潮和可穿戴设备普及推动电池模组升级,对超薄、高导电性镍带的需求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要求极耳材料向更薄、更强方向发展,远航精密的0.05mm超薄镍带已实现量产,技术领先同行。
根据GGII数据,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用镍带市场规模将达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5%。远航精密凭借技术优势和客户粘性,有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2. 固态电池:下一代技术革命,镍基材料需求跃升
固态电池被视为动力电池的终极形态,其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安全性显著改善。目前,丰田、宝马、清陶能源等企业已进入量产前夜,预计2025年后将大规模商业化。
在固态电池中,镍基材料的应用场景从极耳扩展至集流体和复合电极。由于固态电解质与电极的界面阻抗较高,需采用更薄、更高纯度的镍箔作为集流体以降低接触电阻。远航精密研发的0.02mm超薄镍箔已通过头部电池企业验证,单GWh固态电池对镍箔的需求量是液态电池的3倍以上,市场空间有望翻倍。
三、核心竞争力:技术、客户、成本三重护城河
1. 技术领先: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远航精密构建了从原料配比、熔炼铸造到精密轧制的完整技术体系。公司自主研发的“低温高速轧制工艺”可将镍带厚度从0.1mm压缩至0.02mm,同时保持99.9%以上的纯度,解决了超薄材料易断裂的行业难题。此外,公司掌握的“表面钝化处理技术”显著提升了镍带的耐腐蚀性,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
截至2023年,公司已取得发明专利23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4项,技术壁垒持续加固。
2. 客户粘性:绑定头部企业,构建生态优势
远航精密与下游客户形成了深度绑定关系。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是苹果、三星的二级供应商,通过ATL等中间商间接供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直接进入比亚迪、宁德时代供应链,并参与其新一代电池研发项目。这种“技术共研+产能配套”的模式,使公司能够提前锁定订单,降低市场波动风险。
3. 成本管控:规模化生产与垂直整合
公司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目前单吨镍带生产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8%-10%。同时,公司向上游延伸布局镍合金回收业务,年回收处理能力达5000吨,原料自给率提升至30%,进一步增强了成本竞争力。
四、财务分析:稳健增长,盈利能力突出
1. 营收与利润:增速领先行业
2020-2022年,公司营收从5.2亿元增长至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净利润从0.7亿元增长至1.2亿元,毛利率维持在25%-28%之间,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3年上半年,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毛利率短暂下滑至24%,但三季度已回升至26%,显示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2. 现金流:运营效率优异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连续三年为正,2022年达1.5亿元,表明盈利质量较高。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保持在45天以内,存货周转天数稳定在60天左右,运营效率优于同行。
3. 估值对比:性价比凸显
与同行相比,远航精密PE(TTM)为15倍,低于诺德股份(20倍)、中一科技(18倍),而其毛利率和净利率均高于两者,估值具备吸引力。
五、风险因素:需关注技术迭代与原材料价格波动
1. 技术替代风险
若固态电池采用铜基或其他材料作为集流体,可能对公司镍基材料业务造成冲击。但目前主流技术路线仍以镍基为主,且公司已布局铜镍复合材料研发,风险可控。
2. 原材料价格波动
镍价占公司成本的60%以上,2022年LME镍价大幅波动导致公司毛利率承压。公司通过套期保值和原料回收业务降低风险,但若镍价持续高位,仍可能影响盈利能力。
3. 客户集中度风险
前五大客户占比超60%,若主要客户订单减少,可能对公司营收造成影响。但公司正积极拓展储能、航空航天等新领域,客户结构逐步多元化。
六、未来展望:固态电池放量,业绩有望再上台阶
1. 短期(1-2年):传统业务稳健增长
随着消费电子复苏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公司传统镍带业务有望保持10%-15%的年增速。同时,公司计划通过技改项目将产能提升至1.5万吨,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2. 中期(3-5年):固态电池贡献增量
预计2025年后固态电池开始规模化应用,远航精密作为核心材料供应商,有望分享行业红利。假设公司占据固态电池镍箔30%的市场份额,单GWh价值量提升50%,则该业务可贡献年营收超5亿元,成为第二增长极。
3. 长期(5年以上):平台化布局打开空间
公司正研发镍基复合材料、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等新产品,拓展至储能、航空航天等领域。若成功实现技术突破,公司有望从单一材料供应商转型为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估值体系将迎来重构。
七、投资建议:买入评级,目标价25元
基于公司传统业务稳健增长和固态电池业务的高弹性,我们给予远航精密“买入”评级。预计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9.2亿元、11.5亿元、14.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亿元、1.8亿元、2.4亿元,对应PE为12倍、9倍、7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4年15倍PE,目标价25元,较当前股价有40%以上上涨空间。
关键词:远航精密、精密镍基材料、固态电池、技术壁垒、客户粘性、成本管控、新能源、估值优势
简介:远航精密是国内精密镍基材料领域龙头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公司凭借技术、客户、成本三重优势,在传统业务稳健增长的同时,布局固态电池等下一代技术,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财务表现优异,估值具备吸引力,建议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