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颖泰生物(920819):农药行业筑底回暖 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119.26%

颖泰生物(920819):农药行业筑底回暖 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119.26%

FluxCrest 上传于 2021-11-16 09:31

《颖泰生物(920819):农药行业筑底回暖 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119.26%》

一、行业背景:农药行业周期性筑底,需求端结构性复苏

2025年上半年,全球农药行业在经历2022-2024年周期性调整后,呈现显著筑底回暖态势。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5年1-6月全国农药原药产量同比增长8.7%,其中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产量分别增长10.2%、7.3%、6.9%。需求端呈现结构性分化:南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因气候异常和病虫害高发,带动农药使用量提升;国内市场在"粮食安全"战略推动下,水稻、玉米等主粮作物种植面积增加,推动农药刚性需求。供给端方面,环保政策持续收紧加速行业出清,2024年国内农药企业数量较峰值减少23%,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提升至58%。价格体系上,原药价格指数(CPI)从2024年Q4的98.5点回升至2025年Q2的105.3点,行业盈利能力逐步修复。

二、公司概况:全产业链布局的农药龙头

颖泰生物(证券代码:920819)成立于2005年,2015年挂牌新三板,2020年成为首批精选层企业,2021年平移至北交所上市。公司聚焦农药原药及中间体业务,形成"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布局,产品涵盖除草剂(占比52%)、杀虫剂(31%)、杀菌剂(17%)三大系列,拥有丙草胺、乙草胺、莠去津等核心单品。产能方面,公司在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建有6大生产基地,原药设计产能达8.2万吨/年,2025年H1实际产量4.3万吨,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3%。客户结构上,公司前五大客户占比41%,包括先正达、巴斯夫、科迪华等国际农化巨头,外销占比达65%,主要出口巴西、阿根廷、印度等市场。

三、财务表现:业绩弹性释放,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一)营收结构优化,量价齐升驱动增长

2025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4亿元,同比增长28.6%。分产品看,除草剂收入16.8亿元(+34.2%),杀虫剂收入10.0亿元(+22.1%),杀菌剂收入5.6亿元(+19.8%)。量价分析显示,原药销量同比增长21.3%至4.1万吨,平均售价同比提升6.0%至7.9万元/吨。区域市场方面,国内收入11.3亿元(+18.7%),海外收入21.1亿元(+34.9%),其中南美市场收入8.2亿元(+41.2%),成为增长核心引擎。

(二)毛利率大幅改善,净利率创历史新高

公司2025年H1综合毛利率达28.7%,同比提升7.2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1)原药价格回升带动产品溢价;2)中间体自给率提升至65%,降低采购成本;3)高毛利新品(如精喹禾灵、氰氟草酯)收入占比提高至18%。期间费用率控制在12.1%,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4.3%(-0.5pct)、管理费用率3.8%(-0.7pct)、研发费用率4.0%(-0.6pct)。最终实现净利润5.8亿元,同比增长119.26%,净利率17.9%,较2024年同期提升8.2个百分点,创上市以来新高。

(三)现金流充裕,负债结构持续优化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货币资金达12.3亿元,同比增长41.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8亿元,同比增长58.7%。资产负债率降至43.2%,较2024年末下降5.1个百分点,其中短期借款占比降至38%,长期借款占比提升至62%,债务期限结构明显改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1天,同比缩短7天;存货周转天数78天,同比减少12天,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四、核心竞争力:技术驱动+客户绑定+成本优势

(一)研发体系完善,新品储备丰富

公司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25年H1研发投入1.3亿元,同比增长22.3%,占营收比例4.0%。在研项目28个,其中10个进入中试阶段,预计2025-2026年陆续投产。重点方向包括:1)绿色农药(如生物源除草剂、纳米农药);2)高活性专利化合物(如第三代磺酰脲类除草剂);3)制剂技术升级(如微囊悬浮剂、水基化制剂)。2025年H1获得发明专利8项,累计持有有效专利127项,其中PCT国际专利23项。

(二)客户深度绑定,供应链韧性增强

公司与先正达签订2025-2027年战略合作协议,锁定丙草胺、乙草胺等核心产品年供应量3.2万吨,占比达公司同类产品销量的45%。针对巴西市场,公司通过本地化注册(已获21个产品登记证)和设立仓储中心,将交货周期从45天缩短至25天,客户粘性显著提升。2025年H1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41%,较2024年下降3个百分点,客户结构更加均衡。

(三)纵向一体化布局,成本优势突出

公司通过"中间体-原药-制剂"全产业链控制,实现关键中间体自给。例如,丙草胺核心中间体2-氯-6-硝基苯酚自给率达100%,单吨成本较外购降低2,800元。能源成本方面,公司浙江基地利用余热发电系统,年节约标准煤1.2万吨,降低用电成本15%。物流优化上,通过"长江水运+铁路专列"多式联运,2025年H1单位物流成本同比下降9%。

五、未来展望:三大增长极驱动可持续发展

(一)产能扩张:新增4万吨原药项目2026年投产

公司计划投资12.3亿元建设"年产4万吨高效低毒农药原药技改项目",主要生产精喹禾灵(1万吨)、氰氟草酯(1.5万吨)、噻虫嗪(1.5万吨),预计2026年Q2投产。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年收入18.7亿元,净利润2.9亿元,内部收益率(IRR)达18.6%。

(二)市场拓展:东南亚本地化生产布局

公司拟在印度尼西亚建设年产2万吨农药制剂生产基地,总投资3.8亿元,预计2025年Q4开工。项目聚焦水稻、棕榈树专用制剂,可规避反倾销税并享受东盟自贸区关税优惠。达产后,预计东南亚市场收入占比将从目前的12%提升至20%。

(三)技术升级:生物农药占比提升至15%

公司计划到2027年将生物农药收入占比从目前的5%提升至15%,重点布局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等领域。2025年H1已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开发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中试产品田间试验显示防效达82%,计划2026年商业化推广。

六、风险提示

(一)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主要原材料黄磷、液氯价格受电力成本影响较大,若2025年Q3电力供应紧张,可能导致成本上升。

(二)汇率波动风险:外销收入占比65%,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超过3%,可能侵蚀毛利率。

(三)环保政策收紧风险:2025年7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农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若公司未能达标,可能面临限产。

七、投资建议

基于公司2025年H1业绩超预期及行业景气度回升,我们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68.2亿、79.5亿、9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亿、13.7亿、16.4亿元,对应EPS为0.91元、1.10元、1.32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12.8倍,低于行业平均15.2倍,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4.5元(对应2025年16倍PE)。

关键词:颖泰生物、农药行业、2025H1业绩归母净利润行业回暖、全产业链、技术驱动、市场拓展、风险提示、投资建议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颖泰生物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指出农药行业周期性筑底回暖背景下,公司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技术驱动和客户深度绑定实现净利润同比大增119.26%。文章从行业背景、公司概况、财务表现、核心竞争力、未来展望及风险提示等多维度展开,认为公司产能扩张、市场拓展和技术升级将驱动可持续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颖泰生物(920819):农药行业筑底回暖 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119.2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