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口腔科学 > 显微根管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

显微根管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

AnarchyDragon 上传于 2023-09-29 22:21

《显微根管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显微根管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收集相关病例资料,对比分析采用该联合治疗方式与常规治疗方式的患者在临床疗效、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牙齿松动度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为临床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显微根管、牙周组织再生术、牙周牙髓联合病变、预后

一、引言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口腔疾病,它同时涉及牙周组织和牙髓组织,给患者的口腔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而牙髓组织位于牙齿内部,含有神经、血管和结缔组织。当牙周病变与牙髓病变相互影响、相互沟通时,就会形成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这种病变不仅会导致牙齿疼痛、松动,甚至可能造成牙齿脱落,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面部美观以及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侧重于单一方面的治疗,如单纯进行牙周治疗或牙髓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显微根管技术和牙周组织再生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显微根管技术借助显微镜的高放大倍数和良好照明,能够更精准地清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牙周组织再生术则通过引导牙周组织再生,促进牙周附着水平的恢复,改善牙周健康状况。将这两种技术联合应用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效果。

二、文献综述

(一)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发病机制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解剖通道的存在使得牙周和牙髓组织之间可以相互交通。例如,根尖孔是牙髓与牙周组织的主要交通途径,当牙髓感染时,细菌及其毒素可通过根尖孔扩散到牙周组织,引起牙周病变;反之,牙周袋内的细菌也可通过侧支根管或副根管进入牙髓,导致牙髓感染。其次,免疫反应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当牙周或牙髓组织受到细菌侵袭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然而,过度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加重病情。此外,创伤因素也可能诱发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如牙齿受到外伤后,牙髓组织可能发生坏死,进而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

(二)显微根管技术的研究进展

显微根管技术是近年来口腔内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传统的根管治疗主要依靠医生的肉眼和手感进行操作,由于根管系统复杂多变,存在许多细小的分支和弯曲,因此难以彻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导致治疗失败率较高。而显微根管技术通过使用口腔手术显微镜,能够将根管系统放大数倍至数十倍,使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根管内的细微结构,如根管壁的形态、根尖分歧、侧支根管等。这样,医生就可以更准确地进行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提高根管治疗的质量和成功率。研究表明,显微根管技术可以将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提高到 90%以上,显著降低了术后疼痛和复发率。

(三)牙周组织再生术的研究进展

牙周组织再生术的目的是促进受损的牙周组织重新生长和修复,恢复牙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目前,常用的牙周组织再生术包括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植骨术和生物活性材料的应用等。引导组织再生术是通过在牙周缺损部位放置生物相容性膜,阻止牙龈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向根面生长,为牙周膜细胞、成骨细胞等提供生长空间,从而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植骨术则是向牙周缺损部位植入人工骨或自体骨,增加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为牙周组织的再生提供支架。生物活性材料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的应用,可以刺激牙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牙周组织再生术能够显著改善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等指标,提高牙齿的保留率。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 20XX 年 X 月至 20XX 年 X 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 120 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 60 例。联合治疗组采用显微根管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常规治疗组采用传统的牙周治疗和牙髓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诊断标准,且排除患有严重全身性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等不适合参与研究的情况。

(二)治疗方法

1. 联合治疗组

(1)显微根管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和 X 线片拍摄,了解根管的形态和病变情况。然后在局部麻醉下,使用橡皮障隔离患牙,在显微镜下进行开髓、拔髓、根管预备等操作。采用逐步后退法或冠向下法进行根管预备,使用根管测量仪确定工作长度,并用生理盐水和次氯酸钠溶液交替冲洗根管。最后,根据根管情况选择合适的根管充填材料进行充填。

(2)牙周组织再生术:在显微根管治疗完成后 1 - 2 周,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根据牙周缺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引导组织再生术或植骨术。对于较小的牙周缺损,可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在翻瓣后,清除牙周袋内的肉芽组织和牙石,放置生物相容性膜,覆盖缺损部位,然后缝合牙龈。对于较大的牙周缺损,可结合植骨术,在放置生物膜的同时,植入人工骨或自体骨。

2. 常规治疗组

(1)牙髓治疗:采用传统的根管治疗方法,不使用显微镜。开髓、拔髓、根管预备和充填等操作均依靠医生的肉眼和手感进行。

(2)牙周治疗:进行常规的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等。根据牙周炎症的情况,必要时进行牙周手术治疗,但手术方式相对简单,不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或植骨术等先进的再生技术。

(三)观察指标

1. 临床疗效: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 X 线片表现,将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痊愈:牙齿无疼痛、松动,牙周袋消失,X 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停止或有新骨形成;显效:牙齿疼痛、松动明显减轻,牙周袋深度减少 ≥2mm,X 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有所改善;有效:牙齿疼痛、松动有所减轻,牙周袋深度减少 1 - 2mm,X 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无明显变化;无效:牙齿疼痛、松动无改善或加重,牙周袋深度无变化或加深,X 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继续进展。

2. 牙周探诊深度(PD):使用牙周探针测量患牙六个位点(近中颊、颊面、远中颊、近中舌、舌面、远中舌)的牙周袋深度,取平均值。

3. 附着丧失(AL):测量患牙釉牙骨质界到牙周袋底的距离,即为附着丧失程度。

4. 牙齿松动度:根据牙齿松动的程度分为Ⅰ度、Ⅱ度和Ⅲ度。Ⅰ度松动:牙齿松动幅度在 1mm 以内;Ⅱ度松动:牙齿松动幅度在 1 - 2mm 之间;Ⅲ度松动:牙齿松动幅度超过 2mm。

5. 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 - 14)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 14 个条目,涵盖功能限制、生理疼痛、心理不适、生理障碍、社会障碍和手残障六个维度,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² 检验。P

四、研究结果

(一)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治疗组痊愈 28 例,显效 22 例,有效 8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为 96.67%;常规治疗组痊愈 15 例,显效 18 例,有效 12 例,无效 15 例,总有效率为 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二)牙周探诊深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无显著差异(P > 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明显小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附着丧失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附着丧失程度无显著差异(P > 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附着丧失程度明显小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四)牙齿松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牙齿松动度分布无显著差异(P > 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牙齿松动度明显改善,Ⅰ度松动及以上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五)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OHIP - 14 评分无显著差异(P > 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 OHIP - 14 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五、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显微根管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这主要得益于显微根管技术和牙周组织再生术的优势。显微根管技术能够更精准地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减少根管治疗后的并发症,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而牙周组织再生术则可以促进受损的牙周组织重新生长和修复,改善牙周健康状况。两者联合应用,从牙髓和牙周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病变的发展,促进了牙齿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在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和牙齿松动度等指标方面,联合治疗组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程度显著减小,牙齿松动度明显改善。这表明联合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改善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增强牙齿的稳定性。牙周组织再生术通过引导牙周组织再生,增加了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提高了牙周附着水平,从而减少了牙齿的松动。

此外,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OHIP - 14 评分是评估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 OHIP - 14 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说明联合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和社会交往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以验证本研究的结果。其次,本研究的治疗周期较短,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的随访和监测,以了解患者的远期预后情况。此外,本研究未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进行分层分析,未来可以进一步细化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情况下联合治疗的最佳方案。

六、结论

综上所述,显微根管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和牙齿松动度等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联合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优化治疗方案,加强长期随访和监测。

简介:本文通过收集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采用显微根管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和常规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牙齿松动度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各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势,表明该联合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但研究存在样本量小、治疗周期短等局限性,未来需进一步研究优化。

《显微根管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