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力股份(834599):中报业绩表现稳健 看好公司三大业务提供增长新动能】
一、核心结论:业绩稳健增长,三大业务协同驱动长期价值
同力股份(834599.BJ)作为国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矿用宽体车)行业龙头,2023年中报显示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稳健增长,核心业务竞争力持续强化。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技术迭代、市场拓展与产业链延伸,构建了“矿用设备+新能源转型+后市场服务”三大增长极,为中长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本文将从财务表现、业务布局、行业机遇及风险因素四个维度展开分析,揭示公司投资价值。
二、财务表现:中报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1. 营收与利润双增长,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2023年上半年,同力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22.1%;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增长28.7%。分季度看,Q2单季营收15.6亿元(环比+21.3%),净利润2.2亿元(环比+37.5%),呈现加速增长态势。毛利率提升至24.3%(同比+1.2pct),净利率达13.4%(同比+0.7pct),主要得益于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及成本控制成效。
2. 现金流表现强劲,抗风险能力增强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4.2亿元,同比增长35.6%,远超同期净利润水平,反映销售回款效率提升及供应链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率降至48.2%(同比-3.1pct),流动比率1.8倍,财务结构稳健,为后续资本开支与研发投入提供充足空间。
3.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技术壁垒巩固
上半年研发费用1.2亿元,占营收比例4.2%,同比提升0.5pct。公司重点布局新能源矿车、智能驾驶及轻量化技术,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56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技术储备行业领先。
三、业务布局:三大主线构建增长新引擎
1. 矿用设备主业:产品迭代与市场拓展双轮驱动
(1)传统燃油矿车市占率稳固,高端化趋势明显
公司传统燃油矿车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5%,连续五年位居第一。报告期内,TL85系列、TL88系列等高端车型销量占比提升至40%,单价较中低端产品高20%-30%,带动整体毛利率提升。
(2)新能源矿车进入收获期,技术领先抢占先机
公司率先推出纯电动、增程式及氢燃料电池矿车全谱系产品,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矿车销量突破300台,同比增长150%,收入占比达12%。其中,TLH105纯电动矿车续航里程超300公里,能耗成本较燃油车降低60%,已在国内大型矿山实现规模化应用。
(3)海外市场加速突破,全球化布局深化
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产品出口至东南亚、非洲、南美等30余个国家。上半年海外营收4.8亿元,同比增长45%,占比提升至17%。在印尼、智利等重点市场设立子公司,本地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2. 新能源转型:从设备供应商到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1)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提速
公司投资建设矿山专用充电站,已在全国10个大型矿山落地,单站日均服务车辆超50台次,年充电量超2000万度。通过“车+站”一体化模式,增强客户粘性并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2)氢能产业链战略卡位
与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矿用氢燃料电池系统,预计2024年推出首款产品。氢能矿车具备零排放、长续航优势,符合矿山绿色转型需求,市场空间广阔。
(3)电池回收业务前瞻布局
投资建设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项目,年处理能力达1GWh,可实现锂、钴等关键材料95%以上回收率。该业务不仅降低原材料成本,还构建了完整的绿色循环经济闭环。
3. 后市场服务:从一次性销售到全生命周期管理
(1)维修保养服务网络扩张
在全国建立20个区域服务中心、100个服务站点,配备专业工程师团队,实现24小时响应、48小时到场服务。上半年后市场服务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32%,毛利率达45%,成为重要利润增长点。
(2)智能运维平台上线,数据价值挖掘
推出“同力云”智能运维平台,集成设备监控、故障预警、工单管理等功能,已接入超5000台矿车。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备件库存、预测性维护,客户设备停机时间减少30%,服务合同续签率提升至85%。
(3)二手设备交易平台孵化
试点运营二手矿车交易平台,提供评估、翻新、融资租赁一站式服务,上半年促成交易额超8000万元。该业务有助于盘活存量资产,拓展客户群体,并形成新的盈利模式。
四、行业机遇:政策红利与市场扩容共振
1. 矿山智能化升级驱动设备更新
根据《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矿用宽体车作为核心运输设备,智能化、电动化改造需求迫切,预计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超200亿元。
2. 绿色矿山建设催生新能源需求
生态环境部要求2025年底前现有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新能源矿车可减少碳排放90%以上,成为矿山企业达标的关键手段。目前新能源矿车渗透率不足5%,未来三年有望提升至20%。
3. 海外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全球矿产资源开发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非洲、东南亚等地矿山建设加速。据统计,2023-2025年海外矿用设备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12%,为公司出口业务提供广阔空间。
五、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1.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钢材、电池等原材料占生产成本比例超60%。公司通过与宝钢、宁德时代等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采用套期保值工具对冲价格波动,2023年上半年原材料成本涨幅控制在3%以内。
2. 新能源技术迭代风险
电池技术路线存在不确定性。公司采取“多技术路径并行”策略,同步研发锂电、氢能、换电方案,并保持与清华、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确保技术领先性。
3. 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海外业务占比提升可能面临关税壁垒。公司通过本地化生产(如印尼工厂)、产品定制化(符合欧盟CE认证)等方式降低政策风险,2023年上半年海外订单未受明显影响。
六、估值与投资建议
1. 相对估值:行业龙头溢价显著
同力股份PE(TTM)为15倍,低于三一重工(20倍)、中联重科(18倍)等工程机械龙头,但ROE(22%)显著高于行业平均(15%),具备估值修复空间。
2. 绝对估值:DCF模型显示内在价值被低估
假设WACC为9%,永续增长率3%,测算公司每股内在价值为28元,较当前股价(22元)有27%上行空间。
3.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考虑到公司三大业务协同效应显现,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亿、9.2亿、11.3亿元,对应EPS为1.5、1.8、2.2元。给予2024年20倍PE,目标价36元,较当前股价有63%涨幅空间。
关键词:同力股份、中报业绩、矿用设备、新能源矿车、后市场服务、绿色矿山、智能化升级、海外市场、估值修复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同力股份2023年中报业绩,指出公司在矿用设备、新能源转型及后市场服务三大业务领域的布局与增长潜力。结合行业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扩容,认为公司具备估值修复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