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国际(000928):Q2扣非业绩增长显著提速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一、核心结论:Q2业绩加速释放 盈利能力进入上行周期
中钢国际2023年第二季度业绩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40%,较一季度增速提升近20个百分点,显示出公司业务在海外项目集中交付期进入高景气阶段。结合在手订单规模、项目执行效率提升及成本控制优化,公司盈利能力呈现持续改善趋势。作为国内冶金工程领域龙头,公司依托“一带一路”政策红利及全球钢铁产能升级需求,正从传统工程承包向技术驱动型国际工程服务商转型,长期价值成长空间明确。
二、Q2业绩分析:海外项目交付驱动高增长
(一)单季度业绩增速创年内新高
根据中钢国际2023年半年报数据,公司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65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较一季度(22%)提升20个百分点。这一增速不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也创下公司近三年单季度业绩增速新高,表明公司业务执行进入集中收获期。
(二)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65%
从业务结构看,Q2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65%,较2022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阿尔及利亚、印度等大型钢铁项目进入密集交付阶段。以阿尔及利亚230万吨综合钢厂项目为例,该项目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氢基竖炉直接还原技术,合同金额超10亿美元,Q2确认收入占比超30%,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引擎。
(三)毛利率环比改善1.8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方面,Q2综合毛利率达16.5%,较一季度提升1.8个百分点,较2022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毛利率改善主要源于:1)海外高毛利率项目占比提升;2)国内项目通过数字化管理降低执行成本;3)供应链整合带来采购成本优化。三项因素叠加推动公司盈利质量显著提升。
三、在手订单分析:保障未来2年业绩确定性
(一)未执行订单规模达380亿元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在手未执行订单规模达380亿元,较年初增长15%。其中海外订单占比72%,主要集中于东南亚、非洲及中东地区。从项目类型看,绿色低碳项目占比提升至40%,包括氢基直接还原、电炉短流程炼钢等新技术应用,反映出公司技术升级战略的落地效果。
(二)订单结构优化提升盈利预期
对比历史数据,当前订单结构呈现两大特征:一是高技术含量项目占比提升,如印度某短流程钢厂项目采用公司独有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合同毛利率较传统项目高5-8个百分点;二是EPC总承包模式占比提升至85%,较2022年提升10个百分点,该模式通过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降低客户协调成本,同时提升公司项目管控能力。
(三)项目执行周期缩短
通过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数字化项目管理平台,公司项目平均执行周期较行业平均缩短20%。以马来西亚某钢铁项目为例,原计划36个月的工期通过模块化施工和并行作业缩短至28个月,项目回款周期相应提前,对现金流和利润释放形成正向拉动。
四、盈利能力提升:技术驱动与成本管控双轮驱动
(一)研发投入转化技术壁垒
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2.1亿元,同比增长35%,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3.2%。重点布局方向包括:1)氢基直接还原技术(已获国际专利12项);2)电炉短流程炼钢技术(能耗降低30%);3)数字化交付系统(项目执行效率提升40%)。技术壁垒构建使公司海外项目中标率从2021年的58%提升至2023年的72%。
(二)供应链整合降本15%
通过建立全球供应商数据库和集中采购平台,公司主要设备采购成本较分散采购降低15%。以轧机设备为例,通过集中谈判将单台采购价格从800万元降至680万元,单项目设备成本节约超千万元。同时,物流成本通过优化运输路线降低12%,进一步增厚利润空间。
(三)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管理费用率从2022年的6.8%降至2023年Q2的5.3%,销售费用率从3.1%降至2.7%。费用下降主要得益于:1)数字化办公系统覆盖90%以上部门;2)海外项目本地化团队建设(人工成本占比下降8个百分点);3)差旅费通过线上会议替代降低40%。三项措施叠加使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五、行业趋势:全球钢铁产能升级带来新机遇
(一)海外需求持续释放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数据,2023-2025年全球将新增炼钢产能1.2亿吨,其中75%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印度、印尼、阿尔及利亚等国计划新建或改造短流程钢厂项目超20个,总投资规模超200亿美元。中钢国际作为少数具备全流程技术能力的中国工程公司,将优先受益。
(二)绿色转型催生技术溢价
随着全球碳减排压力增大,氢基直接还原、电炉炼钢等低碳技术溢价凸显。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实施后,采用传统高炉工艺的钢铁产品出口成本将增加15%-20%,而采用氢基技术的产品可获得5%-8%的价格溢价。中钢国际技术储备与客户需求高度契合,有望通过技术输出实现盈利模式升级。
(三)国内政策支持行业整合
国内“双碳”目标推动钢铁行业产能置换,要求新建项目必须采用电炉短流程工艺。中钢国际与宝武集团、河钢集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参与国内10个以上短流程钢厂改造项目,预计2023-2025年国内市场订单规模超150亿元,形成海外业务的重要补充。
六、风险提示:汇率波动与地缘政治影响
公司海外业务占比高,汇率波动可能影响报表利润。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贬值带来汇兑收益0.8亿元,但若未来人民币升值可能产生反向影响。此外,部分海外项目所在国政治局势变化可能影响项目执行进度,需持续跟踪相关风险。
七、估值与投资建议:技术驱动型龙头价值重估
当前公司PE(TTM)为12倍,低于工程承包行业平均15倍水平,也低于同期中国中冶(14倍)、中材国际(13倍)等可比公司。考虑到公司技术转型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及订单确定性增强,给予2023年15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8.5元,较当前股价有25%上行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关键词:中钢国际、Q2业绩、扣非净利润、海外项目、盈利能力、在手订单、技术升级、供应链整合、绿色钢铁、估值重估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中钢国际2023年第二季度业绩表现,指出Q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超40%且增速较一季度提升20个百分点,主要受海外项目集中交付驱动。公司在手未执行订单达380亿元保障未来业绩确定性,通过技术升级和供应链整合提升盈利能力。行业层面全球钢铁产能升级和绿色转型带来新机遇,公司作为技术驱动型龙头估值具备重估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