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继峰股份(603997):汇兑扰动业绩 期待座椅盈利拐点

继峰股份(603997):汇兑扰动业绩 期待座椅盈利拐点

陈萨 上传于 2025-03-30 03:53

《继峰股份(603997):汇兑扰动业绩 期待座椅盈利拐点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继峰股份(603997.SH)作为国内汽车内饰件领域的龙头企业,深耕座椅系统、头枕、扶手等细分市场超过二十年。公司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如2019年收购德国格拉默)实现全球化布局,目前业务覆盖欧洲、北美及亚太地区,客户涵盖奔驰、宝马、大众、特斯拉等全球主流车企。汽车座椅行业具有高技术壁垒、强客户粘性及重资产属性,全球市场长期由李尔、安道拓、佛吉亚等外资巨头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广阔。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与智能座舱升级推动座椅功能向舒适化、轻量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为本土供应商提供弯道超车机遇。

二、2023年业绩回顾:汇兑损失成主要拖累

1. 财务表现:增收不增利特征显著

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5.6亿元,同比增长12.4%,但归母净利润仅2.3亿元,同比下滑41.2%。分季度看,Q4单季度营收58.7亿元(同比+9.8%),净利润-0.8亿元(同比转亏),业绩波动主要受汇率波动与原材料成本上行影响。毛利率方面,全年综合毛利率16.8%,较2022年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格拉默亚太区毛利率同比下滑2.3个百分点至14.1%,显示海外业务整合仍面临挑战。

2. 汇兑损失:海外业务扩张的阵痛

继峰股份海外收入占比超过60%,欧元与美元结算占比高。2023年人民币对欧元平均汇率较上年升值5.7%,导致公司产生汇兑损失3.2亿元(2022年为收益1.8亿元),直接侵蚀利润空间。若剔除汇兑影响,公司净利润可达5.5亿元,同比增长18.6%。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已通过增加美元负债、使用远期结汇工具等方式对冲汇率风险,预计2024年汇兑损失将大幅收窄。

3. 格拉默整合:进展与挑战并存

德国格拉默作为全球第四大座椅供应商,2023年实现营收102.4亿元(占公司总营收47.5%),但净利润仅1.2亿元,净利率1.2%,显著低于继峰本土业务水平。整合难点在于:

(1)欧洲高成本结构:德国人工成本较国内高3-4倍,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单位固定成本攀升;

(2)客户结构差异:格拉默核心客户为商用车领域(如曼恩、斯堪尼亚),而继峰优势在乘用车,协同效应尚未充分释放;

(3)文化与管理差异:跨国团队融合需时间,2023年格拉默管理层调整导致部分项目延期。

尽管如此,格拉默亚太区表现亮眼,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22%至35.8亿元,净利润率提升至5.1%(2022年为3.8%),显示中国团队在成本控制与客户开拓上的成效。

三、核心业务分析:座椅业务进入收获期

1. 传统头枕/扶手:稳健现金牛

公司头枕产品全球市占率约25%,国内市占率超40%,客户包括一汽大众、上汽通用等。2023年该板块营收78.3亿元,同比增长8.6%,毛利率21.5%,保持稳定。扶手业务受益于智能座舱趋势,集成式扶手(带无线充电、触控屏)占比提升至35%,单价较传统产品高40%,推动板块毛利率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至23.2%。

2. 座椅总成:从0到1的突破

座椅总成是公司战略重心,2023年实现营收28.7亿元,同比增长156%,主要得益于:

(1)客户突破:获得蔚来ET7、理想L9等新能源车型定点,2023年新能源座椅出货量超50万套,占比达35%;

(2)技术升级:电动调节、通风加热、按摩等功能渗透率提升,带动座椅单价从800元/套提升至1200元/套;

(3)产能扩张:合肥基地(年产100万套)与宁波基地(年产80万套)相继投产,2024年总产能将达300万套,满足客户需求。

尽管座椅业务营收快速增长,但2023年仍亏损1.2亿元,主要因前期研发投入大(2023年研发费用8.7亿元,同比+25%)、产能爬坡阶段固定成本分摊高。管理层预计,随着规模效应显现,2024年座椅业务有望实现盈亏平衡,2025年净利率目标达5%以上。

四、竞争优势与风险点

1. 核心竞争力

(1)技术壁垒:拥有座椅骨架、发泡、面套等核心部件自制能力,垂直整合度高于同行;

(2)客户结构:新能源客户占比超40%,且为特斯拉Model Y座椅二级供应商,绑定头部车企;

(3)成本优势:国内人工成本较欧洲低60%,原材料采购规模效应显著。

2. 主要风险

(1)汇率波动:若人民币持续升值,可能再次冲击利润;

(2)格拉默整合:若欧洲业务亏损扩大,可能引发商誉减值(目前商誉余额28.4亿元);

(3)行业竞争:座椅市场新进入者增多(如拓普集团),价格战压力上升。

五、未来展望与估值分析

1. 短期催化剂:座椅盈利拐点

预计2024年座椅业务营收将达45亿元,同比增长57%,且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5%(2023年为55%),毛利率有望从12%提升至18%,推动板块净利润达1.5亿元。叠加头枕/扶手业务稳定贡献6亿元利润,格拉默减亏至0.5亿元,公司整体净利润有望达8亿元,同比+248%。

2. 长期逻辑:国产替代与出海

国内座椅市场空间约800亿元,外资占比超70%,继峰作为唯一具备总成能力的本土企业,有望通过新能源客户突破实现份额提升(目标2025年市占率10%)。海外方面,格拉默在欧洲商用车座椅市场市占率超30%,可协同继峰技术拓展乘用车座椅,打开增长天花板。

3. 估值与投资建议

截至2024年5月,公司市值120亿元,对应2024年PE 15倍(行业平均20倍),PB 1.8倍(历史中位数2.2倍)。考虑到座椅业务盈利拐点将至,且汇兑损失影响消退,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18元(对应2024年20倍PE)。

六、结论

继峰股份正处于从“零部件供应商”向“座椅系统集成商”转型的关键阶段。尽管2023年汇兑损失与格拉默整合成本导致业绩承压,但座椅业务的高速增长与盈利潜力释放构成核心看点。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客户结构优化及汇率风险对冲,公司有望在2024年实现业绩反转,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关键词:继峰股份、汇兑损失、格拉默整合、座椅总成、新能源客户、盈利拐点、国产替代估值修复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继峰股份2023年业绩受汇兑损失拖累的原因,重点探讨格拉默整合进展与座椅业务盈利前景,指出公司通过技术升级、客户拓展与成本控制实现转型,预计2024年座椅业务将迎来盈利拐点,长期看具备国产替代与出海双重增长逻辑,当前估值具备吸引力。

《继峰股份(603997):汇兑扰动业绩 期待座椅盈利拐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