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赛西威(002920):智驾业务延续高增 海外业务持续突破
一、公司概况: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双轮驱动的汽车电子龙头
德赛西威作为国内汽车电子行业龙头企业,依托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网联服务三大业务板块,构建了覆盖汽车智能化全场景的产品矩阵。公司成立于1986年,前身为惠州市德赛集团有限公司汽车电子事业部,2010年改制为股份制公司,2017年登陆深交所中小板。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公司已形成“技术+客户+供应链”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技术端,公司持续投入研发,2022年研发投入占比达12.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客户端,覆盖全球主流车企,包括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丰田、本田、特斯拉、蔚来、小鹏等;供应链端,通过垂直整合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保核心零部件供应稳定性。
二、智驾业务:高阶自动驾驶量产加速,业绩高增持续验证
1. 行业趋势:L2+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快速提升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2022年中国市场乘用车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达34.5%,预计2025年将突破60%。其中,L2+级(含高速NOA、城市NOA)功能成为车企竞争焦点,2023年H1搭载量同比增长超200%。政策层面,工信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等文件推动技术落地,叠加消费者对安全性、便利性需求升级,高阶自动驾驶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2. 公司布局:全栈自研能力构建技术壁垒
德赛西威通过“硬件+算法+数据”全栈布局,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1)硬件层面:智能驾驶域控制器IPU04已量产,支持10路摄像头、5路毫米波雷达接入,算力覆盖从10TOPS到200TOPS,适配不同价位车型需求;
(2)算法层面:自研行泊一体解决方案,集成自动泊车、遥控泊车、记忆泊车等功能,2023年H1在理想L8、小鹏G9等车型上实现量产;
(3)数据层面:与车企共建数据闭环系统,通过影子模式持续优化算法,缩短开发周期30%以上。
3. 财务表现:智驾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5%
2023年H1,公司智能驾驶业务实现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87.3%,占总收入比重从2022年的28%提升至35%。其中,域控制器产品收入占比超60%,毛利率维持在25%以上,显著高于传统业务。客户结构方面,新势力车企贡献收入占比达45%,较2022年提升10个百分点,反映公司在高端市场的突破。
三、海外业务:全球化战略进入收获期
1. 海外布局:从“产品出口”到“本地化运营”
公司海外业务始于2010年,初期以信息娱乐系统出口为主,2018年后加速全球化转型:
(1)产能建设:在德国魏玛、新加坡、日本大阪设立研发中心,在墨西哥、西班牙建设生产基地,实现“研发-生产-销售”本地化闭环;
(2)客户拓展:进入欧洲大众、斯特兰蒂斯、福特等国际车企供应链,2023年H1海外收入占比达28%,较2022年提升5个百分点;
(3)品牌认知:通过参与CES、IAA等国际展会,提升“Desay SV”品牌影响力,2023年获得福特全球优质供应商奖。
2. 区域市场:欧洲与东南亚成增长双极
(1)欧洲市场:受益于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政策,公司智能座舱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2023年H1在大众ID系列车型中市占率达40%;
(2)东南亚市场:与丰田、本田合作开发低成本智能座舱方案,2023年Q2在泰国、印尼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20%;
(3)北美市场:通过墨西哥工厂服务特斯拉、通用等客户,2023年H1域控制器出口量突破10万套。
3. 风险与应对:地缘政治与供应链挑战
公司通过三大举措缓解海外风险:
(1)供应链多元化:在欧洲、东南亚培养本地供应商,降低对单一地区依赖;
(2)技术标准适配:建立符合欧盟GDPR、美国CCPA的数据合规体系;
(3)汇率对冲:运用远期合约、期权工具管理外汇风险,2023年H1汇兑损失同比减少40%。
四、财务分析: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1. 收入结构优化: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
2023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3亿元,同比增长36.2%;归母净利润6.9亿元,同比增长16.5%。分业务看,智能座舱收入占比55%,毛利率20.1%;智能驾驶收入占比35%,毛利率25.3%;网联服务收入占比10%,毛利率38.7%。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带动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的23.1%提升至24.5%。
2. 现金流改善: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长50%
2023年H1,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达10.2亿元,同比增长50.3%,主要得益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78天缩短至65天,存货周转天数从92天缩短至85天。资本开支方面,公司重点投向智能驾驶研发与海外产能建设,2023年H1资本支出占比收入达8.7%,处于行业合理水平。
3. 估值分析:PEG低于行业平均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动态PE为45倍,2023-2025年复合增长率预测为30%,对应PEG为1.5,低于行业平均的1.8。考虑到公司在高阶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与海外业务增长潜力,估值具备安全边际。
五、未来展望:三大增长极驱动长期发展
1. 智能驾驶:城市NOA量产带来新机遇
公司计划2024年推出支持城市NOA的IPU05域控制器,算力达500TOPS,可接入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预计2024-2025年城市NOA功能渗透率将从5%提升至20%,带动域控制器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
2. 海外扩张:2025年海外收入占比目标40%
公司计划通过三大举措实现目标:
(1)产能:2024年墨西哥工厂二期投产,年产能提升至50万套;
(2)客户:2025年进入宝马、奔驰供应链;
(3)产品:推出符合欧洲GDPR标准的智能座舱方案。
3. 生态合作:构建智能汽车生态圈
公司与英伟达、高通、地平线等芯片厂商建立战略合作,2023年8月与腾讯合作推出“腾讯小场景”车载应用平台,覆盖社交、娱乐、办公等场景。通过生态合作,公司可快速响应车企定制化需求,提升客户粘性。
六、风险提示
1. 技术迭代风险:若高阶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影响公司域控制器产品竞争力;
2. 客户集中度风险: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60%,若主要客户订单波动,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冲击;
3. 汇率波动风险:海外收入占比提升后,汇率波动可能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七、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公司智驾业务高增与海外突破,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5.2亿元、240.8亿元、313.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亿元、19.3亿元、25.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66元、3.46元、4.50元。给予2024年50倍PE,目标价173元,维持“买入”评级。
关键词:德赛西威、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海外业务、高阶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全球化战略、财务分析、投资评级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德赛西威作为汽车电子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探讨其智能驾驶业务高增逻辑与海外业务突破路径。通过行业趋势、技术布局、财务表现、未来规划等多维度研究,揭示公司如何通过全栈自研能力、全球化产能建设与生态合作构建壁垒,并给出“买入”评级及目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