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晶晨股份(688099):二季度出货量创历史新高 在手及预期订单充裕积极备货

晶晨股份(688099):二季度出货量创历史新高 在手及预期订单充裕积极备货

ScribeDragon 上传于 2021-08-10 21:29

晶晨股份(688099):二季度出货量创历史新高 在手及预期订单充裕积极备货

一、行业背景与市场格局

全球半导体行业在经历2020年以来的周期性波动后,2023年进入结构性复苏阶段。消费电子市场在库存去化完成后逐步回暖,智能终端设备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持续攀升。据IDC数据,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3.8%,智能机顶盒市场渗透率突破65%,AIoT设备连接数预计达144亿台,同比增长12%。晶晨股份作为全球领先的多媒体智能终端SoC芯片供应商,凭借全架构布局和垂直整合能力,在机顶盒、智能电视、AIoT三大核心赛道占据技术制高点。

竞争格局方面,海外厂商如博通、恩智浦仍占据高端市场,但晶晨通过"技术迭代+客户绑定"策略实现快速追赶。国内市场形成"一超多强"格局,晶晨在机顶盒芯片领域市占率达32%,智能电视芯片份额突破18%,AIoT芯片出货量跻身全球前五。政策层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持续加码,为本土芯片企业提供资金与资源支持。

二、二季度经营数据解析

1. 出货量创新高

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实现芯片出货量1.28亿颗,同比增长47%,环比提升23%,创历史单季度新高。其中,机顶盒芯片出货6200万颗,智能电视芯片出货4100万颗,AIoT芯片出货2500万颗。分区域看,海外市场贡献58%出货量,国内市场占比42%,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增速显著。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端型号占比提升至35%。采用12nm FinFET工艺的S900系列机顶盒芯片出货量环比增长85%,支持8K解码的T7系列电视芯片占比达28%,AIoT领域V系列芯片在智能家居场景渗透率突破40%。

2. 财务指标改善

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38%,环比增加19%;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62%,毛利率提升至37.2%,较上年同期增加2.3个百分点。运营效率显著提升,存货周转天数降至98天,较一季度减少15天,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至4.2次。

现金流状况持续优化,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3.5亿元,同比增长120%。资本支出2.1亿元主要用于12英寸晶圆封装产线建设,预计2024年达产后产能提升40%。

三、订单储备产能布局

1. 在手订单充沛

截至二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总额达28.7亿元,较年初增长53%。其中,海外客户订单占比62%,国内头部厂商订单占比38%。机顶盒领域获得北美Comcast、欧洲Sky等运营商大单,智能电视领域与小米、海尔签订三年框架协议,AIoT领域进入亚马逊Alexa生态供应链。

预期订单方面,公司已通过三星8K电视芯片认证,预计四季度开始量产;与谷歌合作的新一代Android TV芯片进入流片阶段,2024年将贡献增量收入。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芯片获得比亚迪定点,2025年预计装机量超500万辆。

2. 产能保障措施

为应对订单增长,公司采取"晶圆代工+封装测试"双轮驱动策略。与中芯国际签订12英寸晶圆长期供应协议,确保每月5万片产能;与长电科技合作建设专用封装线,将QFN封装良率提升至99.5%。库存管理方面,建立动态安全库存模型,原材料储备周期从90天延长至120天。

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达75%,原材料本土采购比例提升至68%。建立全球应急响应机制,在东南亚设立备货中心,可实现72小时内跨区域调货。

四、技术突破与产品迭代

1. 核心工艺升级

公司完成从28nm到12nm的工艺跃迁,S900系列机顶盒芯片采用台积电12FFC工艺,功耗降低30%,性能提升2倍。T7系列电视芯片集成自研NPU,AI算力达4TOPS,支持动态HDR和MEMC运动补偿。AIoT领域推出V300系列,集成Wi-Fi 6和蓝牙5.2,功耗控制在0.5W以下。

2. 生态合作深化

与Roku合作开发智能电视操作系统,预装量突破3000万台;加入Matter智能家居协议联盟,实现跨品牌设备互联。车载领域通过AEC-Q100认证,芯片工作温度范围扩展至-40℃~125℃。

3. 研发体系优化

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6.2亿元,同比增长45%,研发人员占比达68%。建立上海、深圳、成都三大研发中心,形成"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客户定制"三级架构。申请专利327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82%,参与制定3项行业标准。

五、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1. 行业周期波动风险

消费电子市场存在季节性波动,公司通过多元化产品布局降低单一市场依赖。机顶盒、电视、AIoT业务收入占比调整为45%、30%、25%,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2. 技术迭代风险

建立前瞻性技术路线图,每年将15%营收投入预研项目。与清华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布局RISC-V架构和存算一体芯片研发。

3. 供应链安全风险

实施"双源供应"策略,关键原材料保持两家以上合格供应商。建立战略库存预警机制,当原材料价格波动超过10%时自动触发备货方案。

六、未来增长展望

1. 短期增长点

2023年下半年预计出货量1.4亿颗,全年出货量突破5亿颗。机顶盒芯片受益于欧美运营商4K/8K升级周期,智能电视芯片随国内品牌出海加速渗透,AIoT芯片在智能音箱、摄像头领域持续放量。

2. 中长期布局

车载芯片市场空间达200亿美元,公司计划2025年实现车载业务收入占比15%。工业控制领域推出高可靠性芯片,已通过轨道交通行业认证。布局AR/VR专用芯片,与Meta、Pico建立技术合作。

3. 估值与投资建议

采用DCF模型测算,公司合理估值区间为85-95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年PE为32倍,低于行业平均38倍水平。考虑技术壁垒和成长确定性,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92元。

关键词:晶晨股份、半导体、出货量、订单储备、技术迭代、AIoT芯片、车载芯片、产能布局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晶晨股份2023年二季度经营数据,揭示其出货量创新高背后的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公司在手订单充裕,通过产能保障与供应链优化实现稳健增长。产品迭代聚焦12nm工艺和AIoT生态,车载芯片打开新增长空间。结合行业周期与竞争格局,给出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

《晶晨股份(688099):二季度出货量创历史新高 在手及预期订单充裕积极备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