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冶集团(600961):锌加工费回升 金银价格持续上涨 25H1业绩+58%》
一、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全球金属周期上行中的核心标的
2025年上半年,全球有色金属行业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背景下,美元指数走弱推动大宗商品价格普涨,其中锌、金、银等品种表现尤为突出。根据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数据,2025年1-5月全球精炼锌消费量同比增长4.2%,而矿山端受资源枯竭和环保政策限制,供给增速仅2.1%,供需缺口扩大至12万吨。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推动避险情绪升温,COMEX黄金价格突破2400美元/盎司,白银价格跟随上涨至30美元/盎司上方,金银比价持续修复。
株冶集团作为国内锌冶炼行业龙头,具备"锌-铅-银"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公司前身为湖南株洲冶炼厂,始建于1956年,2007年通过资产置换完成上市,现控股股东为湖南有色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湖南省国资委。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形成年处理锌精矿100万吨、电解锌30万吨、铅锌合金15万吨的生产能力,同时副产铟、锗等稀有金属,白银产量位居行业前三。2024年完成对水口山有色金属的收购后,公司矿产自给率提升至40%,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增强。
二、核心驱动因素:加工费回升与贵金属溢价双轮驱动
(一)锌加工费触底反弹,冶炼利润空间打开
2024年受海外矿山减产影响,全球锌精矿供应紧张,TC(加工费)一度跌至15美元/干吨的历史低位,导致国内冶炼企业普遍亏损。进入2025年,随着Antamina、Kipushi等大型矿山产能释放,锌精矿供应逐步改善。根据SMM数据,2025年Q2国内锌精矿TC均价回升至45美元/干吨,较年初上涨200%。
株冶集团凭借规模优势和技术领先性,在加工费谈判中占据主动。公司采用"长单+现货"结合的采购模式,2025年上半年长单比例提升至60%,有效平滑价格波动风险。测算显示,TC每上涨10美元/干吨,公司单吨净利润增加约200元。此外,公司通过提高电流效率、降低单位能耗等措施,2025年H1电解锌综合成本同比下降3.2%,进一步放大利润弹性。
(二)金银价格联动上涨,副产品收益超预期
公司铅锌冶炼过程中伴生大量金银,2024年白银产量达800吨,黄金产量1.5吨。2025年以来,金银价格走出独立行情:COMEX黄金从年初2050美元/盎司涨至6月末2450美元/盎司,涨幅19.5%;COMEX白银从23美元/盎司涨至31美元/盎司,涨幅34.8%。金银比价从89倍降至78倍,显示白银估值修复空间更大。
株冶集团通过套期保值策略锁定部分利润,同时扩大现货销售比例。2025年H1公司金银业务实现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45%,毛利率提升至38%,成为利润增长的重要贡献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研发的"铅锌冶炼渣综合回收技术"使白银回收率提高至99.2%,较行业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单吨冶炼渣增值超200元。
三、财务表现分析:量价齐升驱动业绩高增
(一)收入结构优化,盈利能力增强
2025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6亿元,同比增长22.3%;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增长58.1%。分产品看:
1. 电解锌收入45.3亿元,占比45.9%,毛利率12.7%(同比+3.2pct);
2. 铅锌合金收入28.7亿元,占比29.1%,毛利率10.5%(同比+1.8pct);
3. 贵金属收入12.8亿元,占比13.0%,毛利率38.2%(同比+6.5pct);
4. 其他业务(铟、锗等)收入11.8亿元,占比12.0%,毛利率45.6%(同比+8.3pct)。
(二)成本控制成效显著,运营效率提升
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和数字化升级实现降本增效:
1. 电解系统节能改造项目使单吨锌电耗降至3150kWh,较行业平均水平低120kWh;
2. 智能仓储系统上线后,原料周转率提升25%,库存成本下降1800万元;
3. 废水零排放项目年节约用水120万吨,减少危废处置费800万元。
2025年H1公司期间费用率降至8.3%,较2024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下降0.8个百分点至3.1%,显示内部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三)现金流改善,资本结构优化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7.6亿元,同比增长65%,主要得益于销售回款加快和存货占用减少。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58.2%,较年初下降3.7个百分点;流动比率1.35,速动比率0.98,偿债能力显著增强。公司计划将部分闲置资金用于偿还3亿元中期票据,预计全年财务费用减少1200万元。
四、竞争格局与战略定位:打造全球领先的有色金属综合服务商
(一)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优势扩大
国内锌冶炼行业CR5从2020年的42%提升至2025年的58%,株冶集团以1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仅次于驰宏锌锗。公司通过"矿产+冶炼+深加工"一体化布局,构建起成本护城河:
1. 原料保障:水口山矿山年产锌精矿15万金属吨,自给率40%;
2. 技术领先: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获专利授权127项;
3. 客户粘性:与宝武集团、中铝国际等建立长期战略合作。
(二)战略转型方向:新能源材料+循环经济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赛道,2024年投产的5万吨动力电池用锌基材料项目已通过宁德时代认证,2025年H1实现销量1.2万吨,毛利率达28%。同时,公司推进"城市矿山"战略,在长沙、株洲等地建设废旧电池回收网点,年处理能力达5万吨,可回收锌、锂等金属1.2万吨。
循环经济业务贡献利润占比从2024年的8%提升至2025年H1的15%,成为新的增长极。公司规划到2027年将再生资源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0%,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标杆。
五、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一)金属价格波动风险
对策:加强套期保值管理,将价格波动风险敞口控制在15%以内;优化采购节奏,利用国内外市场价差降低原料成本。
(二)环保政策趋严风险
对策:持续投入环保设施升级,2025年计划投入2.3亿元用于超低排放改造;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0%。
(三)汇率波动风险
对策:增加人民币结算比例至60%,利用远期结汇、期权等工具对冲汇率风险;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外币负债占比。
六、估值与投资建议
(一)相对估值法
选取驰宏锌锗、中金岭南、豫光金铅作为可比公司,2025年PE均值为18.6倍。考虑公司金银业务占比更高且成长性更优,给予20%估值溢价,对应2025年22.3倍PE。
(二)绝对估值法
采用DCF模型,假设WACC为8.5%,永续增长率3%,测算得公司合理价值为12.8元/股。
(三)投资建议
综合考虑行业景气度、公司业绩增长确定性及估值安全边际,给予"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12.5-13.2元,对应2025年21-23倍PE。
关键词:株冶集团、锌加工费、金银价格、业绩增长、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估值修复
内容简介:本文深入分析株冶集团2025年上半年业绩增长驱动因素,指出锌加工费回升和金银价格上涨构成双轮驱动。公司通过技术改造、成本控制和战略转型实现量价齐升,新能源材料和循环经济业务打开成长空间。文章从行业背景、财务表现、竞争格局、风险因素等多维度展开研究,给出"买入"评级及目标价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