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甘源食品(002991):调整阶段利润承压 关注新品铺货表现

甘源食品(002991):调整阶段利润承压 关注新品铺货表现

NebulaMirage 上传于 2025-07-18 19:52

《甘源食品(002991):调整阶段利润承压 关注新品铺货表现》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甘源食品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休闲食品领域中以籽类炒货、坚果果仁和豆类为主营业务的代表性企业。公司依托“甘源”品牌,以蟹黄味瓜子仁、青豌豆等经典产品切入市场,凭借独特的口味和稳定的品质,在炒货领域建立了较高的消费者认知度。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零食行业渠道变革,休闲食品行业呈现多元化、健康化、场景化发展趋势,头部企业加速布局全渠道、多品类战略,行业竞争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综合实力比拼。

从行业规模看,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双位数,但细分品类格局分散,坚果炒货类占比约18%,且头部品牌市占率不足10%,存在较大的整合空间。渠道方面,传统商超占比逐步下降,电商、便利店、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崛起,对企业的供应链响应能力和渠道管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甘源食品作为区域性龙头,正通过全国化扩张和品类延伸寻求突破。

二、财务表现分析:调整期利润承压

1. 收入端:增速放缓,渠道结构调整显效

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72亿、12.94亿、14.51亿,年复合增长率11.6%,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23年上半年营收7.08亿,同比增长2.8%,增速进一步放缓。分渠道看,传统经销渠道占比从2020年的68%降至2023年中的55%,电商渠道占比提升至28%,直营商超占比稳定在17%。渠道结构优化虽符合行业趋势,但新兴渠道前期投入大、毛利率低,对短期利润形成压制。

2. 利润端:成本与费用双重挤压

2023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0.89亿,同比下降12.8%;毛利率34.2%,同比下滑2.3个百分点。利润承压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原材料成本上涨,葵花籽、夏威夷果等核心原料价格同比上涨8%-15%,公司虽通过提前锁价、优化采购策略部分对冲,但仍难完全消化成本压力;二是销售费用率提升至18.7%,同比增加2.1个百分点,主要因新品推广、电商渠道补贴及终端陈列费用增加。此外,管理费用率因股权激励费用分摊上升至5.1%,进一步侵蚀利润空间。

3. 现金流与运营效率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3亿,与净利润匹配度良好,显示盈利质量较高。存货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68天缩短至62天,反映供应链效率提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稳定在15天左右,渠道话语权较强。但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延长至45天,或暗示对上游供应商账期拉长,需关注长期合作关系维护。

三、业务布局与战略转型

1. 品类延伸:从籽类炒货到综合坚果

公司传统优势品类为籽类炒货(占比超60%),但该品类市场增速放缓(约5%)。为突破天花板,甘源近年来加速布局坚果果仁和豆类零食,2022年推出“每日坚果”系列,2023年重点推广“冻干坚果”“益生菌坚果”等健康化产品。目前坚果类占比已提升至25%,但毛利率较籽类低3-5个百分点,需通过规模效应提升盈利水平。

2. 渠道变革:全渠道融合加速

公司构建“经销+电商+直营”三维渠道体系:经销渠道覆盖全国30个省市,经销商数量超1200家,重点拓展县域市场;电商渠道通过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触达年轻消费者,2023年抖音自播占比提升至15%;直营渠道与沃尔玛、大润发等KA合作,同时布局零食量贩店、社区团购等新兴业态。全渠道布局虽扩大市场覆盖,但渠道间价格冲突、库存管理难度增加,考验公司精细化运营能力。

3. 品牌升级:年轻化与健康化并进

为贴近Z世代消费群体,甘源启动品牌年轻化战略:2022年签约新生代演员作为代言人,推出“小甘同学”IP形象;2023年联合热门IP推出联名款包装,社交媒体话题曝光量超2亿次。同时,公司强化“清洁标签”理念,推出“0添加防腐剂”“低糖低盐”系列,满足健康消费需求。品牌升级需持续投入,短期费用压力较大,但长期有助于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四、新品铺货表现:潜力与挑战并存

1. 新品矩阵:聚焦健康与场景化

2023年公司推出三大新品系列:一是“轻负担”系列,包括高纤维燕麦棒、低卡烘焙豆干;二是“场景化”系列,如办公零食盒、户外便携装;三是“跨界联名”系列,与茶饮品牌合作推出“坚果奶茶伴侣”。新品研发紧扣健康化、便捷化趋势,但部分产品(如燕麦棒)面临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品牌的直接竞争。

2. 铺货进度:渠道渗透与动销反馈

截至2023年三季度,新品在电商渠道覆盖率达90%,商超渠道覆盖率65%,但县域市场渗透率不足40%。动销方面,根据第三方数据,新品在天猫旗舰店复购率约28%,高于行业平均22%;但线下渠道因陈列空间有限,部分单品周转率低于老品。公司正通过“试吃推广”“满减促销”等方式提升终端动销,预计四季度新品收入占比将提升至15%。

3. 产能配套:保障供应稳定性

为支持新品扩张,公司2022年投产江西萍乡二期工厂,新增坚果炒货产能1.2万吨/年;2023年启动安徽滁州基地建设,规划烘焙类、肉制品类产能。目前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约85%,但坚果类产能利用率仅70%,需通过新品放量提升产能利用率,降低单位固定成本。

五、竞争格局与核心壁垒

1. 竞争优势:产品创新与供应链效率

甘源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一是研发能力,拥有省级技术中心,年均推出新品超30款,口味创新(如芥末味、藤椒味)引领行业;二是供应链垂直整合,从原料种植到生产加工全链条把控,成本较代工模式低10%-15%;三是渠道精细化运营,通过“一城一策”政策提升区域市场渗透率。

2. 主要挑战:品牌认知度与规模效应

相比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全国性品牌,甘源的品牌知名度仍局限于华东、华中地区,全国化布局需持续投入;规模方面,2022年营收14.5亿,仅为行业龙头的三分之一,采购议价能力和渠道返利空间受限。此外,零食量贩店等新兴渠道的低价策略,可能对公司中端定位产品形成冲击。

六、未来展望与投资建议

1. 短期:关注新品动销与成本改善

2023年四季度为传统消费旺季,公司计划加大新品促销力度,叠加原材料成本环比回落,预计毛利率将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若新品收入占比突破15%,且销售费用率控制在18%以内,全年净利润有望实现个位数增长。

2. 中长期:全渠道融合与品类扩张

公司计划通过3年时间将坚果类占比提升至40%,同时拓展烘焙、肉制品等新品类;渠道方面,深化与零食很忙、赵一鸣等量贩店的合作,2024年量贩店渠道收入占比目标达10%。若执行到位,营收规模有望突破20亿,进入行业第二梯队。

3. 风险提示

需关注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新品推广不及预期、渠道冲突加剧等风险。此外,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促销费用持续攀升,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4. 投资建议

当前公司PE(TTM)约25倍,低于行业平均30倍,估值具备安全边际。考虑到新品铺货效果需到2024年一季度验证,建议短期以观察为主,待动销数据明朗后择机布局。长期看好公司通过品类延伸和渠道扩张实现持续增长,给予“增持”评级。

关键词:甘源食品、休闲食品、利润承压、新品铺货、全渠道、品类延伸、成本压力、竞争格局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甘源食品在调整阶段的财务表现与战略转型,指出公司面临成本与费用双重挤压导致利润承压,但通过品类延伸、全渠道融合和品牌升级寻求突破。重点探讨新品铺货的潜力与挑战,评估其产能配套与竞争壁垒,并对短期动销和中长期增长路径提出展望,最终给出投资建议。

《甘源食品(002991):调整阶段利润承压 关注新品铺货表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