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重庆啤酒(600132):非现饮渠道发力;盈利同比承压

重庆啤酒(600132):非现饮渠道发力;盈利同比承压

探索者 上传于 2022-12-11 02:58

《重庆啤酒(600132):非现饮渠道发力;盈利同比承压》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132)作为中国啤酒行业的重要参与者,深耕西南市场并逐步拓展全国布局。公司旗下拥有“重庆”“山城”“乌苏”等知名品牌,形成覆盖高端、中端及大众市场的产品矩阵。2023年,中国啤酒行业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高端化进程加速,但受宏观经济波动及消费信心影响,大众消费场景复苏节奏分化,现饮渠道(餐饮、夜场等)恢复滞后,非现饮渠道(商超、电商等)成为增长核心驱动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同比增长7.0%,但行业均价提升幅度收窄至3.2%,反映高端化红利边际递减。与此同时,原材料成本(大麦、包材)阶段性回落,但物流及人力成本刚性上升,叠加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在此背景下,重庆啤酒通过渠道结构优化与成本管控,试图在行业调整期保持竞争力。

二、非现饮渠道: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

1. 渠道结构变迁的驱动因素

2023年,重庆啤酒非现饮渠道收入占比提升至42%,较2022年增长5个百分点,成为公司增长的主要引擎。这一转变源于三方面驱动:

(1)消费场景替代:现饮渠道受制于社交活动频次下降,家庭消费场景崛起。据公司调研,家庭聚会场景下啤酒消费量同比增长18%,推动商超渠道动销加速。

(2)成本效率优化:非现饮渠道单箱物流成本较现饮渠道低15%-20%,且账期更短(T+30 vs 现饮T+60),有助于改善现金流。

(3)数字化赋能:公司通过“重庆啤酒会员商城”小程序及电商平台(天猫、京东)实现精准营销,2023年线上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35%,复购率提升至28%。

2. 渠道运营策略解析

(1)产品适配:针对非现饮渠道推出“家庭装”(1.5L/2L)及“节日礼盒”,2023年该品类销量占比达12%,较2022年提升4个百分点。

(2)终端覆盖:在西南地区新增3,000家便利店合作,并通过“冷链直供”模式确保新鲜度,商超渠道铺货率提升至85%。

(3)促销创新:开展“扫码赢红包”“社区团购满减”等活动,2023年非现饮渠道单箱促销费用占比控制在8%以内,低于行业平均的10%-12%。

三、盈利承压:成本与竞争的双重挤压

1. 毛利率下滑的深层原因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9.2%,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原材料成本波动:尽管大麦价格同比下降5%,但玻璃瓶、铝罐等包材成本上涨3%-5%,叠加能源价格高位运行,单吨生产成本同比增加2%。

(2)产品结构变化:高端产品(乌苏、1664)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38%降至35%,中端产品(重庆、山城)占比提升至55%,导致整体均价下降1.5%。

(3)渠道让利:为抢占非现饮市场份额,公司对商超渠道返利比例提高至8%-10%,直接压缩利润空间。

2. 费用管控的成效与局限

公司通过以下措施缓解盈利压力:

(1)销售费用优化:削减现饮渠道进场费及促销员人力成本,2023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17.3%。

(2)管理效率提升:引入ERP系统实现供应链数字化,库存周转天数缩短至35天,较2022年减少7天。

然而,研发投入(占比3.2%)及环保支出(同比增加12%)的刚性增长,部分抵消了费用管控效果。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率为12.1%,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

四、竞争格局与未来挑战

1. 区域市场博弈加剧

在西南核心市场,重庆啤酒面临华润啤酒(雪花)、青岛啤酒的双重夹击:

(1)华润通过“超级勇闯”系列抢占中端价位,2023年在四川市场份额提升至28%,逼近重庆啤酒的32%。

(2)青岛啤酒推出“经典1903”地域限定款,在重庆本地市场渗透率达15%,较2022年提升5个百分点。

公司通过“乌苏品牌独立事业部”运作及“山城啤酒文化节”强化本土认同,2023年西南市场收入同比增长6%,但增速较2022年放缓3个百分点。

2. 高端化突破的瓶颈

尽管乌苏品牌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10%,但增速较2022年的25%大幅回落,主要受制于:

(1)夜场渠道复苏滞后:乌苏70%的销量依赖夜场消费,2023年夜场开瓶率仅恢复至2019年的80%。

(2)竞品围剿:百威亚太推出“黑金风暴”系列,在华东市场对乌苏形成直接冲击,导致乌苏全国化进程受阻。

五、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1. 核心逻辑

重庆啤酒的非现饮渠道转型符合行业趋势,短期盈利承压但长期结构优化空间显著。预计2023-2025年收入CAGR为7%,净利润CAGR为5%,给予“增持”评级。

2. 估值分析

截至2023年12月,公司PE(TTM)为35倍,高于行业平均的30倍,主要反映高端化预期。若2024年乌苏品牌恢复双位数增长,估值有望修复至38倍。

3. 风险提示

(1)原材料价格超预期上涨;(2)现饮渠道复苏不及预期;(3)高端化竞争加剧。

六、结论

重庆啤酒通过非现饮渠道发力实现了结构性增长,但盈利承压问题需通过成本精细化管控与高端产品突破解决。2024年,公司需在渠道效率与品牌溢价间寻求平衡,方能在行业调整期巩固市场地位。

关键词:重庆啤酒、非现饮渠道、盈利承压、渠道结构、高端化、成本管控行业竞争

简介:本文分析重庆啤酒(600132)2023年通过非现饮渠道实现增长但盈利承压的现状,探讨渠道转型驱动因素、成本挤压原因及竞争格局,指出公司需平衡渠道效率与品牌溢价以应对行业调整。

《重庆啤酒(600132):非现饮渠道发力;盈利同比承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