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音乐教案 > 音乐教案-歌表演:《表情歌》(通用12篇)

音乐教案-歌表演:《表情歌》(通用12篇)

海尔塞拉西 上传于 2020-01-03 15:30

音乐教案-歌表演:《表情歌》(通用12篇)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唱《表情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增强自信心与表现力,学会用音乐表达不同情绪。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模仿、创编、合作表演等活动,提升音乐感知能力、节奏感与肢体协调性,掌握歌表演的基本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准确演唱《表情歌》的旋律与歌词,理解歌曲中不同表情对应的音乐元素(如节奏、音高变化)。

2. 能根据歌词内容设计简单的肢体动作,结合表情与声音完成歌表演。

3. 认识并区分“快乐”“生气”“惊讶”“伤心”四种基本情绪在音乐中的表现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熟练演唱歌曲,把握节奏与音准。

2. 通过动作与表情的配合,生动表现歌曲内容。

(二)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根据情绪变化调整演唱力度、速度与音色。

2. 鼓励学生自主创编动作,体现个性化表达。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准备

1. 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音频、视频示范)。

2. 表情卡片(快乐、生气、惊讶、伤心)。

3. 打击乐器(如沙锤、三角铁,用于节奏练习)。

4. 头饰或贴纸(分组表演时使用)。

(二)场地布置

教室前方设置表演区,学生围坐成半圆形,便于互动与观察。

四、教学过程(共12篇设计,精选3篇典型示例)

(一)篇目1:情境导入与歌曲初探

1. 情绪猜猜乐(5分钟)

教师展示表情卡片,学生模仿并说出情绪名称。随后播放不同情绪的音乐片段(如欢快的《土耳其进行曲》对应“快乐”,低沉的《二泉映月》对应“伤心”),引导学生联想音乐与情绪的关联。

2. 初听歌曲(3分钟)

播放《表情歌》音频,提问:“歌曲中出现了哪些表情?每种表情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3. 学唱旋律(8分钟)

(1)教师范唱,学生用“啦”模唱。

(2)分句教唱,重点指导附点节奏(如“我~很 生 气”中的“很”字时值)。

(3)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强化节奏感。

4. 歌词填空(5分钟)

分发歌词卡片,学生根据听到的旋律将对应情绪的歌词填入空白处,完成整体学唱。

(二)篇目5:动作创编与表演实践

1. 表情动作设计(10分钟)

(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情绪,设计2-3个代表性动作(如“快乐”可设计拍手、转圈;“生气”可跺脚、叉腰)。

(2)教师示范:结合歌曲节奏,将动作串联成简单舞蹈。

(3)学生练习:跟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分组表演与评价(12分钟)

(1)分组展示:每组佩戴头饰表演,其他学生观察并记录亮点。

(2)多元评价:采用“星星贴纸”投票法,从“表情生动”“动作整齐”“声音响亮”三个维度互评。

(3)教师总结:强调“表演要传递真实情感”,鼓励个性化表达。

(三)篇目9:拓展延伸与文化渗透

1. 情绪管理小课堂(8分钟)

结合歌曲内容,讨论“遇到生气或伤心的事情时,可以用什么方法调整情绪?”(如深呼吸、听音乐、和朋友聊天)。

2. 跨学科链接(7分钟)

(1)美术:用彩笔绘制“情绪脸谱”,并配一句歌词说明。

(2)语文:仿写歌词,替换其他情绪(如“害羞”“兴奋”)进行创作。

3. 世界音乐欣赏(5分钟)

播放非洲鼓乐、印度塔布拉鼓等片段,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文化中情绪表达的音乐方式。

五、教学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模仿、创编、表演时的投入程度。

2. 合作能力:记录小组讨论中是否倾听他人意见、分工是否合理。

(二)终结性评价

1. 演唱测试:单独或小组演唱歌曲,评估音准、节奏与表现力。

2. 表演展示:根据动作创意、表情匹配度、整体协调性评分。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

(一)成功之处

1. 通过游戏化设计,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能快速掌握歌曲与动作。

2. 跨学科拓展丰富了教学维度,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二)待改进点

1. 部分学生在创编动作时缺乏自信,需加强鼓励与示范。

2. 课堂时间分配可更灵活,预留更多自由表演时间。

(三)改进措施

1. 增加“动作小老师”环节,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同伴。

2. 采用分层任务设计,为不同水平学生提供差异化挑战。

七、附录:12篇设计亮点概述

1. 篇目2:加入“情绪传递”接力游戏,强化互动性。

2. 篇目3:利用AR技术展示3D表情动画,增强趣味性。

3. 篇目4:邀请家长参与“亲子表情秀”,促进家校共育。

4. 篇目6:结合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进行文学渗透。

5. 篇目7:开展“情绪音乐会”,学生自选乐器表现情绪。

6. 篇目8:引入戏剧元素,设计简单台词与场景。

7. 篇目10:组织“情绪调查”,统计班级学生常见情绪及应对方式。

8. 篇目11:制作“情绪选择轮”,帮助学生管理负面情绪。

9. 篇目12:开展“表情歌”创意改编比赛,鼓励原创。

关键词:音乐教案、歌表演、表情歌情感表达动作创编教学评价跨学科融合、情绪管理

简介:本教案围绕歌表演《表情歌》设计,通过12篇多样化教学方案,融合情境导入、动作创编、跨学科拓展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力、表现力与情绪管理能力。教案包含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典型教学过程、评价方式及反思改进,适用于小学音乐课堂,强调游戏化、互动性与个性化表达。

《音乐教案-歌表演:《表情歌》(通用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