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流股份(603308):单Q2归母净利润同比+57% “两机”业务在手订单饱满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应流股份(603308)作为国内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核心企业,长期深耕航空航天、燃气轮机、核能装备等“两机”(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关键部件的研发与生产。公司凭借技术积累与产能布局,已成为国内“两机”热端部件国产化替代的主力军,产品覆盖单晶叶片、涡轮盘、导向器等核心部件,并延伸至核能氦气压缩机、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其客户涵盖GE航空、西门子能源、中航工业等全球顶尖企业,技术壁垒与市场认可度显著。
二、2024年Q2业绩分析:盈利弹性释放
1. 财务数据表现
根据2024年半年报,应流股份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幅达57%,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一表现主要得益于“两机”业务量价齐升,以及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
2. 盈利驱动因素拆解
(1)产品结构优化:公司单晶叶片、涡轮盘等高端产品占比从2023年的45%提升至2024年Q2的58%,毛利率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至42.5%,带动整体盈利水平。
(2)订单释放节奏:前期承接的GE航空LEAP发动机、西门子能源H级燃气轮机等大额订单进入批量交付阶段,规模化生产摊薄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净利润提升。
(3)汇率与成本控制:人民币贬值带来出口业务汇兑收益,同时通过供应链本地化(如国内原材料采购比例从65%提升至72%)降低原材料成本,进一步增厚利润。
三、“两机”业务:核心增长引擎
1. 行业需求与政策红利
(1)航空发动机:全球民航业复苏推动LEAP、GTF等新一代发动机需求激增,国内C919大飞机量产带动配套发动机国产化进程加速。根据测算,2024-2026年全球航空发动机叶片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12%。
(2)燃气轮机:能源转型背景下,分布式发电、调峰电站等场景对燃气轮机需求旺盛。西门子能源、三菱重工等企业加速布局H级、J级重型燃机,应流股份作为其核心供应商,订单弹性显著。
(3)政策支持:国家“两机”专项、大飞机战略等政策持续加码,公司作为重点扶持企业,在技术攻关、税收优惠等方面获得倾斜。
2. 在手订单与产能布局
(1)订单规模:截至2024年Q2,公司“两机”业务在手订单达48.6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海外订单占比62%,主要来自GE航空、西门子能源等长期客户。
(2)产能扩张:2024年新增单晶叶片产能20万片/年,涡轮盘精密加工线投产,总产能较2023年提升40%,为订单交付提供保障。
(3)技术突破:公司自主研发的第六代单晶合金材料通过GE航空认证,使用寿命较上一代产品提升30%,巩固高端市场竞争力。
四、核能装备与新兴业务:第二增长曲线
1. 核能领域进展
(1)氦气压缩机:公司研制的第四代核反应堆用氦气压缩机完成样机测试,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与中核集团、中广核等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2)核燃料后处理:参与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燃料包壳管国产化项目,2024年实现小批量供货,毛利率达55%,成为新利润增长点。
2. 海洋工程与氢能布局
(1)深海装备:与中船重工合作研发的万米级深海采矿车关键部件进入试验阶段,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2)氢能领域:投资建设PEM电解槽核心部件生产线,2024年Q3试生产,目标客户包括国家电投、隆基绿能等头部企业。
五、财务与估值分析
1. 盈利能力
2024年H1公司综合毛利率41.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净利率18.5%,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控制在15.3%,较2023年下降1.7个百分点,反映规模效应与管理优化。
2. 现金流与偿债能力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2亿元,同比增长67%,主要因订单预收款增加;资产负债率52%,较年初下降3个百分点,财务结构稳健。
3. 估值对比
截至2024年8月,公司PE(TTM)为28倍,低于航发动力(45倍)、中航重机(32倍)等可比公司,考虑其“两机”业务的高成长性及核能领域突破,估值具备安全边际。
六、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1. 风险点
(1)国际贸易摩擦:海外客户占比高,若关税政策收紧可能影响毛利率。
(2)技术迭代风险:航空发动机材料更新换代快,若研发进度滞后可能导致订单流失。
(3)原材料价格波动:镍基合金等原材料占成本比例超60%,价格波动可能侵蚀利润。
2. 应对措施
(1)全球化布局:在越南、墨西哥建设生产基地,分散贸易风险。
(2)研发加码: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8%,重点突破高温合金3D打印、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前沿技术。
(3)套期保值:对镍、钴等主要原材料开展期货套保,锁定成本。
七、未来展望与投资建议
1. 短期(1-2年):
“两机”业务订单持续释放,核能装备开始贡献收入,预计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35%。
2. 中长期(3-5年):
氢能、深海装备等新兴业务逐步商业化,形成“高端制造+新能源”双轮驱动格局,目标市值看至500亿元。
3. 投资建议:
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65元(对应2025年35倍PE)。建议关注Q3航空发动机订单招标、核能装备认证进展等催化剂。
关键词:应流股份、两机业务、单Q2归母净利润、在手订单、核能装备、高端制造、业绩增长、行业地位、风险因素、投资建议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应流股份(603308)2024年Q2业绩表现,重点探讨其“两机”业务在手订单饱满的驱动因素,包括行业需求、政策红利、产能扩张及技术突破。同时,文章梳理了公司核能装备、海洋工程等新兴业务的进展,并通过财务与估值分析揭示其投资价值,最后提出风险应对策略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