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活动:球宝宝的新衣(精选2篇)
教案一:趣味拓印法
一、活动背景
小班幼儿正处于涂鸦期向象征期过渡阶段,对色彩和形状充满好奇。本次活动以"球宝宝的新衣"为主题,通过拓印这种低结构、高趣味的方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感受色彩混合的奇妙变化,培养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同时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圆形物体可以作为拓印工具,感知不同材质产生的纹理差异
2. 技能目标:掌握用海绵球、瓶盖等圆形物品蘸颜料拓印的基本方法
3. 情感目标:体验为球宝宝设计服装的乐趣,萌发爱护玩具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 白色乒乓球20个(提前用双面胶贴出"笑脸"五官)
- 调色盘(红、黄、蓝三原色颜料)
- 海绵球(直径5cm)、塑料瓶盖、木制积木块各15个
- 废旧报纸、塑料桌布、湿纸巾
- 轻音乐《森林狂想曲》
2. 经验准备:
- 开展过"认识圆形"的数学活动
- 有过用手指点画的经验
四、活动过程(30分钟)
(一)情境导入(5分钟)
1. 教师戴着"球宝宝"头饰,用哭腔说:"呜呜呜,我的衣服破洞洞了,好冷啊!"引发幼儿同情
2. 出示贴好五官的乒乓球:"谁能帮球宝宝做件新衣服?"引导幼儿观察球体特征
3. 展示拓印工具:"这些圆圆的东西可以变成魔法画笔哦!"
(二)示范讲解(8分钟)
1. 教师示范拓印步骤:
- 选工具:拿起海绵球说"这个软软的,像云朵";对比瓶盖"这个硬硬的,叮叮响"
- 蘸颜料:示范在颜料盘边缘刮去多余颜料,避免"贪吃"的球宝宝
- 拓印:用"轻轻按,快快提"的口诀在球体上印出圆形图案
2. 色彩实验:
- 引导幼儿观察红+黄=橙的变化,比喻"像甜甜的橘子"
- 故意将蓝色和黄色颜料混在一起,制造"意外":"哎呀,变成绿色了!像小草的颜色"
(三)幼儿操作(12分钟)
1. 分组进行(4人/组),每组配备不同材质的拓印工具
2. 教师巡回指导:
- 对握力弱的幼儿:"用两个手指捏住小瓶盖,像小螃蟹夹子"
- 对颜料过多的情况:"球宝宝吃饱了,要擦擦嘴"
- 鼓励创新:"试试用瓶盖的边边印,会变成月亮呢!"
3. 播放轻音乐营造创作氛围
(四)作品展示(5分钟)
1. 创设"球宝宝时装秀"场景,将作品摆放在绿色卡纸铺成的"T台"上
2. 引导幼儿用完整句表达:"我给球宝宝穿了______颜色的衣服,用了______工具"
3. 教师总结:"每个球宝宝的衣服都不一样,就像我们穿的衣服,都是最特别的!"
五、活动延伸
1.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树叶、泡沫网套等自然物进行拓印
2. 生活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衣服上的图案,说说"像什么"
3. 家园共育:建议家长和孩子用蔬菜切面拓印家庭画
六、活动反思
1. 成功之处:通过拟人化情境激发了幼儿的同情心和创作欲,90%的幼儿能独立完成拓印动作
2. 改进方向:可增加更多材质的拓印工具(如橡皮章),满足幼儿探索需求
教案二:创意粘贴法
一、活动背景
针对小班幼儿手部控制能力较弱的特点,设计以粘贴为主的美术活动。通过选择不同材质的贴纸,让幼儿在撕贴过程中锻炼手指灵活性,同时感知不同材料的质感差异,培养审美能力。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圆形、半圆形等基本形状,区分光滑与粗糙的表面特征
2. 技能目标:能将贴纸准确粘贴在球体表面,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体验合作装饰的快乐,建立初步的团队意识
三、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 泡沫球(直径8cm)15个
- 各类贴纸:闪光圆片、毛绒球、砂纸圆片、布贴等
- 托盘(含湿纸巾、垃圾盒)
- 背景音乐《巴赫小步舞曲》
2. 环境创设:
- 地面铺设蓝色地垫,划分"工作区"和"展示区"
- 墙面布置"球宝宝家族"照片墙
四、活动过程(35分钟)
(一)故事导入(6分钟)
1. 教师讲述自编故事《球宝宝的生日派对》:
"今天是球宝宝的生日,可是它的衣服破洞洞了,不能参加派对。小朋友们能帮它做件新衣服吗?"
2. 出示泡沫球和贴纸材料:"这些材料像不像魔法宝石?"
3. 引导幼儿观察贴纸特征:"摸摸看,哪些是软软的?哪些是亮晶晶的?"
(二)方法探究(10分钟)
1. 教师示范粘贴技巧:
- 撕贴纸:"小拇指和食指捏住边边,轻轻一拉就下来啦"
- 定位:"先让球宝宝躺平,找到中间的位置"
- 粘贴:"像给妈妈贴面膜一样,从中间向四周按"
2. 材质对比实验:
- 将同种形状的不同材质贴纸并排粘贴,引导观察:"这个亮亮的,像星星;这个毛茸茸的,像小兔子的尾巴"
- 提问:"摸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三)分组创作(15分钟)
1. 将幼儿分成3组,每组设置不同主题:
- 彩虹组:提供多种颜色贴纸
- 纹理组:提供砂纸、绒布等材质贴纸
- 形状组:提供圆形、三角形等几何贴纸
2. 教师指导要点:
- 对能力弱的幼儿:"我们一起来数,1、2、3,撕!"
- 对追求完美的幼儿:"不需要全部贴满,留点空白也很美"
- 鼓励合作:"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借一个蓝色的贴纸吗?"
(四)成果展示(4分钟)
1. 创设"球宝宝舞会"场景,将作品放置在旋转展示架上
2. 引导幼儿用形容词描述作品:"我的球宝宝穿着______的衣服,摸起来______"
3. 教师总结:"每个球宝宝都变得独一无二,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是特别的!"
五、活动延伸
1. 科学区:投放不同材质的球体(如乒乓球、毛线球),探索滚动速度差异
2. 语言区:投放故事骰子,创编《球宝宝的冒险》系列故事
3. 户外活动:开展"运球宝宝"接力赛,巩固球体特征认知
六、活动反思
1. 亮点发现:幼儿对毛绒贴纸表现出极高兴趣,85%能主动尝试不同材质的组合
2. 调整建议:可增加大尺寸贴纸,满足幼儿"大面积覆盖"的创作需求
关键词:小班美术活动、球宝宝新衣、拓印法、粘贴法、色彩感知、手部精细动作、情境教学、材料探索
简介:本文提供两篇针对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教案,分别采用拓印和粘贴两种创作方式。通过拟人化情境导入,引导幼儿运用不同材质和工具为球体设计"新衣",在操作中发展手部精细动作,感知色彩与材质特性。活动设计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作品展示和语言描述培养幼儿审美表达能力,同时延伸至多领域活动促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