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理学论文 > 投标风险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论文

投标风险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论文

百喙如一 上传于 2020-02-02 15:48

投标风险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论文

摘要:本文聚焦于投标风险在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的评估与应对,通过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分析风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旨在为计算机软件工程投标活动提供科学的风险防控指导,提高投标成功率,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风险评估与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投标风险,提升软件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投标风险、计算机软件工程、风险评估模型、风险管理策略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软件项目的投标活动也愈发频繁。然而,投标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投标风险,可能对软件工程项目的实施和效益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投标风险在计算机软件工程中的表现、评估方法及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投标风险不仅关乎企业能否成功中标,还直接影响到项目后续的开发、实施和维护。一个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准确识别潜在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从而提高投标竞争力,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计算机软件工程投标风险概述

(一)投标风险的定义与分类

投标风险是指在计算机软件工程投标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导致企业可能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根据风险的来源和性质,可以将投标风险分为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技术风险主要涉及软件项目的技术可行性、技术难度、技术更新换代等方面。例如,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是否成熟、是否能够满足用户需求、是否容易被新技术替代等。

市场风险包括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对手情况、市场价格波动等。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项目开发完成后无法顺利销售,竞争对手的策略调整可能影响企业的中标概率,市场价格的波动可能影响项目的利润空间。

管理风险主要指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如项目计划不合理、人员配置不当、沟通协调不畅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项目进度延误、成本超支、质量不达标等后果。

法律风险涉及合同条款、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变化等方面。不合理的合同条款可能使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知识产权纠纷可能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法律法规的变化可能要求企业调整项目方案。

(二)计算机软件工程投标风险的特点

计算机软件工程投标风险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复杂性体现在风险因素众多,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难以准确预测和评估。隐蔽性是指一些风险因素在投标初期可能并不明显,随着项目的推进才逐渐显现出来。动态性则表示投标风险会随着时间、环境和项目的进展而发生变化,需要持续进行风险监测和管理。

三、计算机软件工程投标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为了全面、准确地评估计算机软件工程投标风险,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应涵盖技术、市场、管理和法律等多个方面的风险因素。

在技术方面,可以选取技术成熟度、技术难度、技术兼容性等指标。技术成熟度反映了所采用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技术难度体现了项目开发的技术复杂程度;技术兼容性则考虑了项目与现有系统和技术的整合能力。

市场方面,指标包括市场需求规模、市场竞争程度、市场价格波动等。市场需求规模决定了项目的市场潜力;市场竞争程度影响企业的中标机会;市场价格波动关系到项目的经济效益。

管理方面,可选择项目计划合理性、人员素质、沟通协调机制等指标。项目计划合理性反映了项目的时间、成本和质量规划是否科学;人员素质决定了项目团队的执行能力;沟通协调机制影响着项目信息的传递和决策的效率。

法律方面,主要考虑合同条款完整性、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法律法规合规性等指标。合同条款完整性确保了企业和用户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防止了技术侵权和泄露;法律法规合规性保证了项目符合相关法律要求。

(二)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

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蒙特卡罗模拟法等。层次分析法能够将复杂的决策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计算出各风险因素的综合权重。

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于处理具有模糊性的风险评估问题,它可以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通过建立模糊评判矩阵和确定隶属度函数,对投标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蒙特卡罗模拟法是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的模拟方法,它通过对风险因素进行多次随机抽样,模拟项目的可能结果,从而评估风险的概率分布和影响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评估需求,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风险评估。

(三)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以层次分析法为例,构建计算机软件工程投标风险评估模型的步骤如下:首先,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投标风险评估问题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是投标风险评估的总体目标,准则层是影响投标风险的各个主要方面,指标层是具体的风险评估指标。

然后,构造判断矩阵。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对同一层次中的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确定它们相对于上一层某一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构造出判断矩阵。

接着,进行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对应的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得到各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某一因素的相对权重。同时,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否满足要求。

最后,进行层次总排序。根据层次单排序的结果,计算各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综合权重,从而得到投标风险的综合评估值。根据综合评估值的大小,可以对投标风险进行分级,为企业的投标决策提供依据。

四、计算机软件工程投标风险管理策略

(一)风险规避策略

风险规避是指企业通过改变项目计划或放弃项目来避免潜在风险的发生。在计算机软件工程投标中,对于一些技术难度过高、市场需求不明确或法律法规限制严格的项目,企业可以选择不参与投标,以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

例如,如果项目所采用的新技术尚未成熟,存在较大的技术风险,企业可以放弃该项目的投标,转而选择技术相对成熟、风险较低的项目。又如,当项目所在地区的市场需求较小,且竞争激烈时,企业可以考虑不进入该市场,避免市场风险。

(二)风险减轻策略

风险减轻是指企业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轻风险发生后的影响程度。在技术方面,企业可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项目的技术水平,降低技术风险。例如,在项目开发前进行充分的技术调研和可行性分析,选择成熟的技术方案;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加强技术测试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技术问题。

在市场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降低市场风险。例如,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项目的功能和特性,提高项目的市场竞争力;与竞争对手进行合作或差异化竞争,避免恶性竞争。

在管理方面,企业可以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加强项目团队建设,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降低管理风险。例如,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进度安排,合理配置项目资源;加强项目团队的沟通和协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法律方面,企业可以加强法律意识,完善合同管理,确保项目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降低法律风险。例如,在签订合同前,仔细审查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办理各种手续和证件。

(三)风险转移策略

风险转移是指企业通过合同或保险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其他方。在计算机软件工程投标中,企业可以与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合作伙伴。例如,与技术供应商签订技术保障协议,要求供应商对所提供的技术负责,降低技术风险。

企业还可以购买相关的保险,如工程保险、责任保险等,将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当风险发生时,保险公司可以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给予企业相应的赔偿,减轻企业的损失。

(四)风险接受策略

风险接受是指企业在评估风险后,认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小或风险发生后的影响程度在可承受范围内,决定接受该风险。在计算机软件工程投标中,对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小风险,企业可以选择接受。

例如,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轻微的技术故障或市场波动,这些风险对项目的影响较小,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进行应对,不需要采取额外的风险应对措施。

五、案例分析

以某软件公司参与的一个大型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投标项目为例,分析投标风险的评估与管理过程。在投标前,该公司组建了专门的风险评估小组,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投标风险评估模型。

通过对技术、市场、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发现该项目存在技术难度较大、市场竞争激烈、项目计划要求严格等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该公司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在技术方面,加强了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提高了项目的技术水平。在市场方面,制定了差异化的市场营销策略,突出了项目的特色和优势,提高了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在管理方面,优化了项目管理流程,加强了项目团队的培训和沟通,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法律方面,完善了合同条款,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确保了项目的合法合规。

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该公司成功中标了该项目,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顺利应对了各种风险,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项目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结论与展望

本文对计算机软件工程投标风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构建了投标风险评估模型,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能够显著降低计算机软件工程投标风险,提高企业的投标成功率和项目的实施效益。然而,投标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而持续的过程,需要企业不断地关注风险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投标风险评估模型的精度和实用性,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可以加强对企业投标风险管理实践的研究,总结更多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指导。

简介:本文围绕计算机软件工程投标风险展开研究,首先概述了投标风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接着构建了包含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风险评估模型,详细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等评估方法及其应用步骤。随后,提出了风险规避、减轻、转移和接受等多种风险管理策略,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风险评估模型和管理策略的有效性。研究旨在为企业计算机软件工程投标活动提供科学的风险防控指导,提升投标成功率和项目效益。

《投标风险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