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妙可蓝多(600882):工业餐饮业务高速增长 单品类毛利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妙可蓝多(600882):工业餐饮业务高速增长 单品类毛利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徙倚怀感伤 上传于 2021-03-23 02:13

《妙可蓝多(600882):工业餐饮业务高速增长 单品类毛利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引言:奶酪赛道龙头的成长逻辑

妙可蓝多(600882.SH)作为中国奶酪行业龙头,凭借“妙可蓝多奶酪棒”单品快速打开消费市场,成为A股乳制品板块中极具成长性的标的。近年来,公司通过“零售+工业餐饮”双轮驱动战略,在C端消费市场保持领先地位的同时,加速布局B端工业餐饮渠道。2023年财报显示,公司工业餐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占整体营收比重提升至28%,成为第二增长极。然而,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国内奶酪人均消费量仍不足0.3kg/年(日本2.4kg、法国13kg),单品类毛利率(如奶酪棒约40%)较国际巨头(卡夫亨氏约55%)仍有15个百分点的差距。本文将从业务结构、增长动能、成本优化及竞争壁垒等维度,剖析妙可蓝多的成长空间与挑战。

二、业务结构:双轮驱动下的增长分化

1. 零售业务:奶酪棒仍是核心引擎

妙可蓝多零售业务以儿童奶酪棒为主,2023年实现营收32.7亿元,占总营收62%,但增速放缓至12%(2021年峰值增速达72%)。原因包括:其一,市场渗透率接近30%,天花板效应显现;其二,伊利、蒙牛等巨头入局加剧竞争,价格战导致终端促销力度加大;其三,消费者对高糖、高添加剂产品的健康疑虑上升。尽管如此,公司通过“常温奶酪棒”“减糖配方”“IP联名”(如与哆啦A梦、汪汪队合作)等方式维持市场份额,2023年市占率仍达35.8%,稳居行业第一。

2. 工业餐饮业务:B端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工业餐饮业务成为妙可蓝多2023年最大亮点,实现营收14.9亿元,同比增长45%,占比从2020年的8%提升至28%。增长逻辑包括:其一,餐饮行业连锁化率提升(2023年达21%),西式快餐、烘焙、新茶饮等场景对标准化奶酪原料需求激增;其二,公司通过“定制化产品+快速响应服务”绑定大客户,如与百胜中国(肯德基、必胜客)、瑞幸咖啡、喜茶等建立长期合作;其三,产品矩阵从马苏里拉奶酪扩展至车达奶酪、奶油芝士、稀奶油等,覆盖烘焙、饮品、酱料等多场景。2023年,工业餐饮客户数量突破2000家,复购率超85%。

三、增长动能:需求端与供给端的共振

1. 需求端:消费升级与场景多元化

(1)C端:健康化与功能化趋势

消费者对奶酪的需求从“零食”向“营养补充”转变。妙可蓝多推出“高钙奶酪棒”“益生菌奶酪块”等产品,2023年功能性产品占比提升至25%,带动客单价提高12%。同时,成人奶酪市场(如早餐奶酪片、即食奶酪条)增速达30%,成为新增长点。

(2)B端:餐饮工业化红利

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超5万亿元,其中连锁餐饮占比仅21%,远低于美国的54%。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标准化需求增加,预包装奶酪、奶油等原料的渗透率将持续提高。妙可蓝多通过“本地化研发中心”(在上海、广州、成都设立)快速响应区域客户需求,2023年B端产品迭代速度提升50%。

2. 供给端:产能扩张与成本优化

(1)产能布局:全国化生产基地

妙可蓝多已在上海、天津、长春、吉林建成4大生产基地,2023年奶酪年产能达15万吨,较2020年增长3倍。其中,天津工厂定位为“工业餐饮核心基地”,配备全球领先的奶酪生产线,可满足大客户定制化需求。

(2)成本优化:原料采购与生产效率

奶酪成本中原料(干酪、乳清粉)占比超70%。妙可蓝多通过“集中采购+长期合约”锁定奶源,2023年原料成本同比下降8%;同时,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5%,人工成本减少12%。

四、毛利率提升空间:单品类与结构优化

1. 单品类毛利率对比:与国际巨头的差距

妙可蓝多核心单品奶酪棒毛利率约40%,而卡夫亨氏同类产品毛利率达55%,伊利、蒙牛等国内竞争对手毛利率约45%。差距原因包括:其一,品牌溢价不足,妙可蓝多产品定价较国际品牌低15%-20%;其二,规模效应未充分释放,2023年奶酪棒销量约8亿支,而卡夫亨氏全球年销量超50亿支;其三,渠道费用高企,零售业务中经销商分成、终端促销等费用占比达25%。

2. 结构优化: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

(1)B端产品毛利率高于C端

工业餐饮产品毛利率约45%,较零售业务高5个百分点,主要因B端客户对价格敏感度低,且定制化产品附加值更高。随着B端收入占比提升,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望从2023年的38%提升至42%。

(2)成人奶酪与高端线布局

妙可蓝多推出“金装系列”奶酪棒(添加DHA、钙含量提升30%)和“成人即食奶酪”,定价较普通产品高20%-30%。2023年高端线收入占比达18%,毛利率超50%,未来计划提升至30%。

五、竞争壁垒:品牌、渠道与供应链的协同

1. 品牌壁垒:消费者心智占领

妙可蓝多通过“奶酪就选妙可蓝多”的广告轰炸(2023年广告投入4.2亿元,占营收8%)和“分众传媒+央视”双渠道覆盖,在儿童奶酪市场建立强认知。调研显示,78%的消费者将妙可蓝多与“儿童奶酪”直接关联,品牌忠诚度达65%。

2. 渠道壁垒:全渠道覆盖与深度分销

零售端:覆盖超60万个终端网点(含商超、便利店、母婴店),下沉市场渗透率超70%;电商渠道占比提升至15%,2023年“618”“双11”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50%。

B端:建立“直销+经销商”双模式,直销团队超200人,覆盖全国80%的连锁餐饮客户;经销商网络延伸至三四线城市,服务中小餐饮客户。

3. 供应链壁垒:垂直整合与质量控制

妙可蓝多控股股东蒙牛集团提供奶源支持(蒙牛占中国原奶产量10%),同时与新西兰恒天然、澳大利亚MG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确保原料稳定性。2023年,公司通过ISO 22000、HACCP等国际认证,产品合格率达99.9%,客户投诉率下降至0.3%。

六、风险与挑战:行业波动与竞争加剧

1.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干酪、乳清粉等原料占成本的70%,2023年受全球奶价上涨影响,原料成本同比上升10%。若未来国际奶价持续高位,可能压缩毛利率空间。

2.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伊利、蒙牛通过“低价策略+渠道优势”抢占市场,2023年伊利奶酪棒市场份额提升至18%,较2021年增长8个百分点。同时,新锐品牌(如奶酪博士、吉士丁)通过“高端化+社交媒体营销”快速崛起,可能分流年轻消费者。

3. 消费者偏好变化风险

若健康消费趋势转向低脂、低糖产品,而公司未能及时调整配方,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滑。2023年,无糖奶酪棒市场规模同比增长80%,妙可蓝多相关产品占比仅5%,需加快布局。

七、未来展望:三年目标与战略路径

1. 短期目标(2024-2025):B端收入占比超40%

公司计划通过“大客户深度绑定+区域市场渗透”策略,2024年工业餐饮业务收入突破20亿元,占比提升至35%;2025年占比超40%,成为第一大业务板块。

2. 中期目标(2026-2027):综合毛利率提升至45%

通过“高端产品占比提升+B端规模效应+成本优化”,计划2026年综合毛利率达42%,2027年达45%,接近国际巨头水平。

3. 长期战略:全球化布局与品类延伸

借鉴卡夫亨氏经验,未来可能通过并购海外品牌(如澳大利亚Bega、新西兰安佳)拓展国际市场;同时,延伸至黄油、稀奶油等乳制品细分领域,打造“乳制品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八、投资建议:长期价值凸显,短期波动需关注

妙可蓝多作为奶酪行业龙头,具备“品牌+渠道+供应链”三重壁垒,工业餐饮业务的高速增长为业绩提供强支撑。当前估值(PE 35倍)低于伊利(40倍)、蒙牛(38倍),考虑到其成长性,给予“增持”评级。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偏好变化。

关键词:妙可蓝多、工业餐饮业务、奶酪棒、毛利率提升、B端市场、竞争壁垒、成长空间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妙可蓝多(600882)的业务结构与增长动能,指出其工业餐饮业务高速增长(2023年收入同比增45%),但单品类毛利率(如奶酪棒约40%)较国际巨头仍有提升空间。通过双轮驱动战略、成本优化及高端化布局,公司有望缩小与国际品牌的差距,未来三年B端收入占比或超40%,综合毛利率提升至45%。文章同时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