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阿特斯(688472):组件业务稳健运营 储能在手订单充足

阿特斯(688472):组件业务稳健运营 储能在手订单充足

荣辱与共 上传于 2022-12-25 17:38

《阿特斯(688472):组件业务稳健运营 储能在手订单充足》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472)是全球领先的光伏组件制造商和储能系统集成商,业务覆盖光伏产品生产、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及储能项目开发。公司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中国苏州,并在全球设有多个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作为N型光伏技术的先行者,阿特斯凭借高效产品矩阵和全球化布局,在行业周期波动中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动光伏与储能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420GW,同比增长35%;储能市场则因可再生能源并网需求激增,预计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将超25%。阿特斯通过“组件+储能”双轮驱动战略,精准卡位行业增长赛道。

二、组件业务: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构筑护城河

1. 产品矩阵升级驱动盈利能力提升

阿特斯组件业务以N型TOPCon技术为核心,2023年N型产品出货量占比达65%,较2022年提升40个百分点。其旗舰产品HiKu7系列组件功率突破620W,转换效率达23.2%,较P型产品单瓦发电量提升5%-8%。技术升级带来显著溢价能力,2024年一季度N型组件平均售价较P型高0.05美元/W,毛利率优势扩大至8个百分点。

公司同步布局HJT、BC等下一代技术,2024年计划投产2GW HJT电池产能,目标将量产效率提升至26%。这种“主流技术规模化+前沿技术储备”的策略,使其在技术路线竞争中保持主动权。

2. 全球化产能布局降低贸易风险

面对欧美贸易壁垒,阿特斯构建了“中国+东南亚+美国”的三级产能体系。截至2024年中,公司组件产能达50GW,其中海外产能占比40%。泰国基地(10GW)和美国得州基地(5GW)的投产,有效规避了关税限制,2024年上半年美国市场出货占比提升至25%,较2023年增长10个百分点。

渠道端,公司采用“直销+分销”双模式,与NextEra Energy、EDF等国际能源巨头建立长期合作,2023年直销收入占比达68%,客户集中度CR5为42%,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 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管理

通过垂直一体化布局,阿特斯硅料自供率达30%,电池自供率超80%,单位成本较纯组件企业低0.03美元/W。2024年二季度,公司组件非硅成本降至0.18美元/W,处于行业第一梯队。供应链方面,与通威股份、协鑫科技等签订长单锁定硅料价格,2024年硅料采购成本较市场均价低5%-8%。

三、储能业务:第二增长极进入收获期

1. 在手订单充足支撑业绩释放

截至2024年6月,阿特斯储能系统在手订单达26GWh,较2023年底增长85%,覆盖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高价值市场。其中,美国市场订单占比60%,主要来自大型公用事业项目,如与NextEra签订的5GWh储能系统供应协议。

公司储能产品采用液冷温控技术,系统效率达91%,循环寿命超8000次。2024年推出的SolBank 3.0储能系统,度电成本降至0.08美元/kWh,较上一代产品下降15%,竞争力显著提升。

2. 项目开发能力构建壁垒

阿特斯通过“系统销售+EPC+运营”模式深化价值链布局。2023年,公司自持储能项目规模达1.2GWh,贡献营收8.2亿元,毛利率达35%。在英国,其开发的500MWh储能项目实现电价差套利,IRR超12%。

技术层面,公司自主研发的Energy Storage OS系统实现毫秒级响应,可与光伏、风电深度耦合。2024年,该系统通过UL9540A认证,为进入北美市场扫清障碍。

3. 政策红利与市场空间

全球储能需求爆发为阿特斯提供历史性机遇。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将储能ITC补贴提升至30%,欧洲《电池法案》要求2030年储能装机达200GW。据BNEF预测,2024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将达120GWh,其中表前储能占比65%。阿特斯目标2025年储能系统出货达15GWh,营收占比提升至30%。

四、财务表现与估值分析

1. 营收结构优化带动盈利改善

2024年上半年,阿特斯实现营收286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储能业务营收占比从2023年的12%提升至19%,毛利率达28%,成为利润增长核心引擎。

公司资产负债率维持在55%以下,流动比率1.8,财务稳健性优于行业平均。2024年二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25亿元,同比增长40%,为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提供充足弹药。

2. 估值对比与投资逻辑

截至2024年8月,阿特斯PE(TTM)为15倍,低于隆基绿能(20倍)、晶科能源(18倍)等同行。考虑到其储能业务增速超50%,且组件业务盈利能力持续修复,当前估值具备安全边际。

采用DCF模型测算,在WACC=8%、永续增长率3%的假设下,公司合理市值约650亿元,对应目标价28元/股,较当前股价有25%上行空间。

五、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1. 贸易政策变动风险

欧美可能进一步收紧光伏产品进口政策。应对措施包括:加快美国本土产能建设(2025年目标10GW),深化与当地企业合资合作;拓展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2024年新兴市场出货占比目标提升至20%。

2. 技术迭代风险

若HJT、钙钛矿等技术商业化进度超预期,可能冲击TOPCon市场份额。公司通过参股技术初创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等方式保持技术敏感度,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将维持在5%以上。

3. 原材料价格波动

硅料、碳酸锂价格大幅波动可能影响成本。阿特斯通过长单锁定(覆盖60%硅料需求)、套期保值等工具平滑价格波动,2024年原材料库存周转天数控制在45天以内。

六、未来展望与战略规划

阿特斯提出“2025年成为全球智慧能源领导者”的愿景,具体目标包括:组件出货80GW(N型占比超80%),储能系统出货15GWh,海外营收占比达60%。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投入12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其中40亿元定向增发已获证监会批准。

在“双碳”目标下,阿特斯通过组件与储能的协同发展,有望从产品制造商转型为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全球化布局和技术储备,使其在行业整合期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

关键词:阿特斯、光伏组件N型技术储能系统、全球化布局、在手订单、技术迭代、财务分析风险应对、未来展望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阿特斯(688472)作为全球光伏与储能龙头的发展战略,重点探讨其组件业务的技术升级、全球化产能布局及成本控制优势,同时剖析储能业务在手订单、项目开发能力及政策红利。通过财务数据对比与估值分析,揭示公司“组件+储能”双轮驱动的成长逻辑,并针对贸易政策、技术迭代等风险提出应对策略,最后展望其向智慧能源领导者转型的未来路径。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