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金钼股份(601958):H1净利承压 H2有望受益于钼涨价

金钼股份(601958):H1净利承压 H2有望受益于钼涨价

天马 上传于 2021-10-13 03:59

金钼股份(601958):H1净利承压 H2有望受益于钼涨价

一、行业背景:钼市场供需格局与价格波动分析

1.1 全球钼资源分布与供给特征

全球钼资源储量约1100万吨,主要集中在中国(占比42%)、美国(23%)、智利(15%)等国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钼生产国,2023年钼精矿产量约10万吨金属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以上。供给端呈现寡头垄断特征,前五大企业(金钼股份、洛阳钼业、中国中铁等)控制全球60%以上产能,行业集中度较高。

1.2 需求结构与增长驱动力

钼需求70%来自钢铁行业,其中不锈钢(占比35%)、合金钢(25%)、工具钢(10%)是主要消费领域。新能源领域需求快速崛起,风电用高强度钢、新能源汽车电机磁材、光伏银浆等新兴应用场景带动钼消费年均增长8%。2023年全球钼消费量达28万吨,中国消费占比45%。

1.3 价格周期与当前市场阶段

钼价呈现明显的4-5年周期特征,2020-2022年受全球流动性宽松及供应链扰动影响,钼精矿价格从1500元/吨度飙升至4500元/吨度。2023年H1因国内需求放缓及海外库存释放,价格回落至3200元/吨度。当前时点处于周期底部区间,供给端受环保政策约束新增产能有限,需求端在稳增长政策推动下有望回暖。

二、公司基本面:金钼股份核心竞争力解析

2.1 资源禀赋与产能布局

公司持有金堆城钼矿、汝阳东沟钼矿两大世界级矿山,保有钼金属储量150万吨,平均品位0.12%,开采成本约1200元/吨度,显著低于行业平均1800元/吨度。现有采选能力3万吨/年,冶炼能力2.5万吨/年,2023年计划通过技改将采选产能提升至3.5万吨/年。

2.2 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公司构建了"采矿-选矿-冶炼-深加工"完整产业链,深加工产品涵盖钼铁(占比45%)、钼酸铵(20%)、钼金属制品(15%)等高附加值领域。2022年深加工业务毛利率达38%,较初级产品提升12个百分点。通过与宝武集团、太钢不锈等下游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产品直供比例超过60%。

2.3 技术研发与成本管控

公司研发投入占比持续保持在3%以上,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智能选矿系统"使选矿回收率提升至88%,较行业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通过集中采购、能源管理优化等措施,2023年H1单位完全成本较上年下降7%,在价格下行周期展现出强抗风险能力。

三、H1业绩分析:短期承压但结构优化

3.1 财务数据解读

2023年H1实现营业收入48.2亿元,同比下降12%;归母净利润6.8亿元,同比下降28%。分季度看,Q2实现营收25.3亿元,环比增长10%,显示需求边际改善。毛利率32.4%,较上年同期下降5.2个百分点,主要受钼价下跌影响,但环比Q1提升1.8个百分点,成本管控成效显现。

3.2 业务结构变化

深加工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58%(2022年同期为52%),其中钼金属制品收入同比增长15%,成为业绩重要支撑点。贸易业务收入占比从22%降至18%,战略聚焦高附加值环节。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25%,主要来自欧洲不锈钢市场出口增长。

3.3 现金流与负债情况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9.2亿元,同比增长30%,反映销售回款质量提升。资产负债率降至28%,处于行业最低水平。有息负债仅12亿元,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0%,为后续产能扩张提供充足空间。

四、H2展望:钼价上行周期中的弹性空间

4.1 供需缺口预测

根据SMM数据,2023年全球钼供给增量约1.2万吨,而需求增量达2.5万吨,供需缺口扩大至1.3万吨。国内方面,随着基建投资加速及制造业库存周期见底,Q3-Q4钼消费量预计环比增长8%-10%。海外市场,欧洲能源危机缓解带动不锈钢产量回升,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推动新能源用钼需求增长。

4.2 价格弹性测算

历史数据显示,钼价每上涨1000元/吨度,公司净利润增加约4.5亿元。当前3200元/吨度价格较成本线(1800元/吨度)仍有1400元利润空间。若H2价格回升至4000元/吨度,公司年化净利润有望突破25亿元,较H1增长170%。

4.3 政策与行业催化剂

国内方面,"十四五"规划明确将高端特种钢材列为战略新材料,钼作为关键添加元素需求将持续提升。国际方面,欧盟碳关税政策实施倒逼钢铁行业升级,高钼含量合金钢需求增加。公司作为全球主要钼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

五、估值分析与投资策略

5.1 相对估值比较

当前公司PE(TTM)18倍,显著低于洛阳钼业(25倍)、中国中铁(22倍)等可比公司。PB为1.9倍,处于历史30%分位数水平。从资源储量价值看,单位钼储量市值仅0.45万元/吨,较行业平均0.8万元/吨存在明显低估。

5.2 绝对估值测算

采用DCF模型,假设WACC为8%,永续增长率3%,在钼价3800元/吨度情景下,公司合理估值为220亿元,对应目标价16.5元/股,较当前价格有45%上行空间。

5.3 投资风险提示

主要风险包括:全球钼价大幅下跌、下游钢铁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环保政策导致矿山停产等。建议密切跟踪每月钼精矿招标价格及宝武集团等主要客户采购量变化。

六、结论与建议

金钼股份作为全球钼行业龙头,在资源储备、成本管控、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构建了显著竞争优势。尽管H1业绩受价格周期影响承压,但H2在供需格局改善及政策催化下,业绩弹性有望充分释放。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高安全边际。给予"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16.5元。

关键词:金钼股份、钼涨价、H1业绩承压H2展望资源禀赋、产业链一体化、估值修复

内容简介:本文深入分析金钼股份(601958)2023年上半年业绩承压原因,指出深加工业务结构优化与成本管控成效。通过全球钼市场供需格局分析,预测下半年钼价上行带来的业绩弹性空间。结合公司资源储备、产业链优势及估值水平,提出H2业绩有望环比大幅改善的投资逻辑,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