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长安汽车(000625):25H1盈利能力向好 看好海外及新能源市场贡献新增量

长安汽车(000625):25H1盈利能力向好 看好海外及新能源市场贡献新增量

锦心绣口 上传于 2022-04-16 12:00

长安汽车(000625):25H1盈利能力向好 看好海外及新能源市场贡献新增量

一、核心结论:短期盈利修复,中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长安汽车作为国内自主品牌龙头,2025年上半年盈利能力有望显著改善。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供应链降本及规模效应释放,预计毛利率将提升至18%-20%,净利率恢复至5%以上。中长期看,海外市场的本地化布局与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将成为核心增长极。预计2025-2027年海外销量占比将从15%提升至25%,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突破40%,带动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2%-15%。

二、行业背景:汽车产业进入结构性增长新阶段

1. 全球市场分化加剧

2024年全球汽车销量达9200万辆,其中新兴市场(东南亚、拉美、中东)占比提升至38%,成为增长主引擎。发达国家市场受高利率影响,需求增速放缓至1.2%。中国车企凭借性价比优势,在海外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5%提升至2024年的12%,出口量突破500万辆。

2. 新能源技术路线迭代加速

纯电车型渗透率在发达国家市场达28%,但增速放缓至15%;插混/增程式车型因解决里程焦虑问题,增速达45%,成为主流技术路线。固态电池、800V高压平台等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将推动新能源车型成本下降20%-30%。

3. 智能化竞争进入下半场

L3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在25万元以上车型中达35%,城市NOA功能成为高端车型标配。华为ADS 3.0、小鹏XNGP等方案推动高阶智驾成本从3万元降至1.5万元,加速技术普惠。

三、公司经营分析:盈利修复的三大驱动力

1. 国内市场:结构优化带动毛利率提升

(1)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UNI系列、阿维塔品牌销量占比从2023年的12%提升至2024年的18%,平均售价突破15万元。其中阿维塔11单月销量突破5000辆,成为30万元以上纯电SUV销量前三。

(2)供应链垂直整合:通过与宁德时代、华为成立合资公司,电池采购成本下降12%;自研电驱系统量产,使电机成本降低18%。2025年预计自供率将提升至40%,带动单车成本下降3000-5000元。

(3)渠道效率提升:推行"1+N"网络模式,核心城市保留旗舰店,三四线城市发展卫星店。2024年单店月均销量从85辆提升至110辆,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压缩至30天。

2. 海外市场:本地化生产突破瓶颈

(1)产能布局:泰国基地一期10万辆产能于2024年投产,二期扩建至20万辆;欧洲研发中心落地慕尼黑,聚焦智能驾驶本地化适配;墨西哥工厂进入选址阶段,瞄准北美市场。

(2)产品策略:针对东南亚市场开发右舵版深蓝SL03,续航提升10%至650km;中东市场推出耐高温版CS75 PLUS,空调系统效率提升20%。2024年海外单车均价达12万元,较国内高15%。

(3)渠道建设:在30个国家建立超500个销售网点,其中70%为合资或独资模式。泰国市场渗透率从2023年的2%提升至2024年的5%,成为东南亚第二大中国品牌。

3. 新能源转型:技术储备转化为市场优势

(1)混动技术突破:蓝鲸iDD混动系统馈电油耗降至4.2L/100km,较第一代产品下降22%。搭载该系统的UNI-K iDD单月销量突破8000辆,占车型总销量60%。

(2)纯电平台迭代:EPA1平台车型续航达成率达92%,较上一代提升8个百分点。深蓝S7实测续航632km(CLTC工况),冬季续航衰减率控制在25%以内。

(3)电池技术布局:与赣锋锂业合作开发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预计2026年量产。自研"金钟罩"电池通过针刺试验,安全性能领先行业。

四、财务预测:2025H1盈利拐点确认

1. 收入端:量价齐升驱动增长

预计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135万辆,同比增长18%。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55万辆,占比41%;海外销量22万辆,占比16%。平均售价提升至10.8万元/辆,较2024年同期增长6%。

2. 成本端:规模效应显著

原材料成本占比从2024年的78%降至75%,主要得益于钢材价格下降8%及电池采购成本降低12%。制造费用因自动化率提升(从65%至72%)下降5个百分点。

3. 利润端:净利率恢复至5.2%

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58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75.8亿元,同比增长38%。ROE从2024年的12%提升至15%,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120亿元。

五、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1. 海外政治风险

部分国家提高进口关税(如巴西将电动车关税从0%提至18%),公司通过本地化生产规避风险。泰国基地可覆盖东盟60%市场,墨西哥工厂建成后将规避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限制。

2. 技术迭代风险

固态电池量产时间可能推迟,公司采取"多技术路线并行"策略。同时布局氢燃料电池研发,与亿华通成立合资公司,储备下一代技术。

3. 竞争加剧风险

面对比亚迪、特斯拉的价格战,公司通过差异化竞争应对。阿维塔品牌聚焦30万元以上市场,避开与主流品牌的直接竞争;深蓝品牌主打"科技普惠",以智能化配置形成比较优势。

六、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基于DCF模型测算,给予公司2025年18-20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22.5-25.0元。当前股价16.8元存在34%-49%上行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七、催化剂跟踪

1. 2025年3月:泰国基地投产仪式,宣布东南亚市场三年规划

2. 2025年6月:阿维塔全新车型E12上市,搭载华为ADS 3.0

3. 2025年Q2:半固态电池装车测试,续航突破800km

关键词:长安汽车、盈利能力、海外市场、新能源市场、结构优化、本地化生产、混动技术、固态电池、投资评级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长安汽车2025年上半年盈利能力改善的驱动因素,指出国内市场结构优化、海外市场本地化布局及新能源技术突破将带动公司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通过财务模型预测2025H1净利润同比增长38%,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2.5-25.0元。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