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达股份(002865):业绩符合预期 看好反内卷及国际化布局驱动公司盈利改善》
一、行业背景与公司概况
光伏行业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领域,近年来经历了技术迭代加速、产能快速扩张与市场格局重塑的多重变革。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占据全球光伏组件产能的80%以上,但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频发,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在此背景下,钧达股份(002865)通过技术差异化与全球化布局,成为N型TOPCon电池领域的标杆企业。
公司前身为汽车内饰件制造商,2021年通过收购捷泰科技100%股权切入光伏赛道,完成从传统行业向新能源领域的战略转型。目前,钧达股份专注于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打N型TOPCon技术路线,产品覆盖182mm、210mm大尺寸单晶电池,客户涵盖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头部组件厂商。截至2023年Q3,公司电池产能达40GW,其中N型占比超90%,位居全球TOPCon电池出货量首位。
二、财务表现:业绩符合预期,盈利韧性凸显
1. 收入端:量价齐升驱动增长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5亿元,同比增长115.6%。其中,Q3单季度营收42.8亿元,环比增长5.2%,主要得益于:
(1)产能释放:滁州二期10GW、泰州8GW项目全面达产,带动出货量同比提升120%至18.5GW;
(2)技术溢价:N型电池均价较P型高0.08元/W,贡献收入增量;
(3)海外客户拓展:欧洲、拉美市场占比提升至25%,出口收入同比增长180%。
2. 利润端:成本控制与结构优化双轮驱动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290.3%,毛利率达18.7%,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盈利改善主要源于:
(1)技术降本:TOPCon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5.8%,非硅成本降至0.23元/W,较年初下降12%;
(2)供应链管理:与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签订长单锁定硅料价格,缓冲原材料价格波动;
(3)产品结构升级:高功率双面电池占比提升至70%,单位利润较普通产品高30%。
3. 现金流:运营质量显著提升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22.3亿元,同比增长340%,主要因:
(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缩短至35天,较行业平均低15天;
(2)存货周转率提升至8.2次,库存水平保持健康。
三、核心逻辑:反内卷与国际化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1. 反内卷:技术迭代构筑壁垒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技术领先成为破局关键。钧达股份通过以下路径巩固竞争优势:
(1)持续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费用达5.8亿元,同比增长150%,重点布局BC、钙钛矿叠层等下一代技术;
(2)专利壁垒:累计申请专利327项,其中TOPCon相关专利占比超60%,覆盖金属化、钝化接触等核心环节;
(3)客户绑定:与晶科能源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发N型HJT-TOPCon叠层电池,提前锁定技术合作资源。
2. 国际化:全球产能布局规避贸易风险
面对欧美对华光伏产品的贸易壁垒,公司加速海外产能建设:
(1)东南亚基地:越南3.5GW电池项目于2023年Q2投产,享受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税收抵免政策;
(2)中东布局:与沙特NEOM新城签署合作备忘录,规划建设5GW一体化产能,利用当地低价绿电降低制造成本;
(3)本地化服务:在德国、巴西设立区域销售中心,缩短交付周期至2周以内,客户响应速度提升40%。
3. 产业链延伸:向上游硅料、向下游组件延伸
公司通过垂直整合增强抗风险能力:
(1)参股硅料企业:以10亿元战略投资青海丽豪,锁定2万吨/年硅料供应,成本较市场价低15%;
(2)组件试水:2023年Q4推出首款N型TOPCon组件,功率达615W,效率22.3%,目标2024年出货量1GW。
四、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1. 技术替代风险
HJT、BC等新技术可能对TOPCon形成冲击。公司通过“双技术路线并行”策略应对:
(1)保留20% P型产能用于技术迭代中试;
(2)与迈为股份合作开发HJT整线设备,降低转型成本。
2. 国际贸易摩擦
欧美反规避调查可能限制出口。公司通过:
(1)海外产能本地化:2024年海外产能占比目标提升至30%;
(2)产品差异化:推出轻质组件、柔性组件等定制化产品,避开标准产品竞争。
3. 原材料价格波动
硅料价格受供需影响大幅波动。公司通过:
(1)长单覆盖:80%硅料需求通过长单锁定;
(2)库存管理:动态调整硅料库存周期至1-2个月,减少价格暴露。
五、估值与投资建议
1. 相对估值:PE低于行业平均
截至2023年12月,公司动态PE为12倍,显著低于隆基绿能(18倍)、晶科能源(15倍),主要因市场对技术路线不确定性存在担忧。但随着N型技术渗透率提升,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2. 绝对估值:DCF模型测算
假设WACC为8.5%,永续增长率3%,测算公司合理市值为320亿元,对应目标价145元/股(当前股价112元),上行空间29%。
3. 投资建议:增持评级
考虑到公司技术领先性、海外布局前瞻性及盈利改善确定性,给予“增持”评级,6个月目标价130-145元。
六、结论
钧达股份通过“技术反内卷+全球化布局”双轮驱动,在行业洗牌期展现出强韧性。2024年随着海外产能释放、下一代技术储备转化,公司有望实现量利齐升,成为光伏电池环节的全球化龙头。
关键词:钧达股份、光伏电池、TOPCon技术、反内卷、国际化布局、盈利改善、N型电池、海外产能、技术迭代、估值修复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钧达股份(002865)在光伏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的战略转型与竞争优势。公司通过N型TOPCon技术领先、全球化产能布局及垂直整合模式,实现业绩持续增长与盈利改善。文章从财务表现、核心逻辑、风险应对及估值体系多维度论证其投资价值,指出技术反内卷与国际化是突破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关键路径,给予“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