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外科学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护理2

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护理2

琼浆玉液 上传于 2020-02-11 14:43

《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护理2》

一、引言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生存期延长,但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仍需通过科学护理干预解决。本文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护理1》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预防、康复指导及心理支持等关键环节,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一)术前评估与准备

1. 全面评估患者状况: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肺功能、凝血功能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量表量化症状严重程度,为手术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2. 术前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手术方式(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激光剜除术等)、预期效果及可能风险,消除焦虑情绪。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咳嗽排痰及床上排便,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及尿潴留。

3. 肠道准备:术前1日给予低渣饮食,术前晚行清洁灌肠,减少术中肠道积气对手术视野的干扰。

(二)术中护理配合

1. 体位管理:患者取截石位时,需在腘窝处垫软枕,避免神经受压;术中定时调整下肢位置,防止压疮及深静脉血栓形成。

2. 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尤其关注高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电解质平衡,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3. 冲洗液管理:TURP术中需使用大量等渗冲洗液,需严格控制冲洗液温度(35-37℃)及高度(距膀胱40-60cm),避免低体温及水中毒。

(三)术后护理

1. 膀胱冲洗护理:术后持续膀胱冲洗,观察冲洗液颜色变化。若颜色鲜红,提示活动性出血,需加快冲洗速度并报告医生;若颜色清亮,可逐渐减少冲洗量。

2. 导管管理:保持三腔导尿管通畅,定期挤压防止血块堵塞。记录24小时尿量及性状,评估肾功能恢复情况。

3. 疼痛管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多模式镇痛(如非甾体抗炎药联合局部冷敷),避免阿片类药物过量导致的呼吸抑制。

三、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一)出血

1. 早期出血:多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术后膀胱痉挛所致。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导尿管通畅、遵医嘱使用止血药及解痉药,必要时行膀胱冲洗。

2. 迟发性出血:常发生于术后1-2周,与感染、便秘或剧烈活动有关。需指导患者避免腹压增高行为,保持大便通畅,发现血尿及时就诊。

(二)尿路感染

1. 风险因素:留置导尿管、术后免疫力下降、合并糖尿病等。

2. 预防措施:严格无菌操作,每日会阴部护理2次;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达到自然冲洗尿道作用;定期复查尿常规,发现感染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

(三)尿失禁

1. 暂时性尿失禁:多因术中损伤尿道外括约肌或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所致。护理措施包括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运动)、生物反馈治疗及药物治疗(如M受体阻滞剂)。

2. 永久性尿失禁:发生率较低,需长期使用尿垫或考虑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

(四)膀胱颈挛缩

1. 临床表现:术后3-6个月出现进行性排尿困难,尿流率下降。

2. 护理干预:定期行尿道扩张术,指导患者避免长时间憋尿,必要时行二次手术。

四、康复指导与长期管理

(一)生活方式调整

1. 饮食指导:限制酒精、咖啡因及辛辣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预防便秘;控制液体摄入时间(避免睡前大量饮水)。

2. 运动建议:鼓励患者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骑自行车及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活动。

(二)定期随访

1. 随访时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每年1次。

2. 随访内容:IPSS评分、尿流率测定、残余尿量测量及PSA检测,早期发现肿瘤复发或膀胱功能异常。

(三)药物治疗依从性

1. 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需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体位性低血压,建议睡前服用。

2. 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需长期使用(至少6个月)方可显效,强调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五、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一)心理评估

1. 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筛查患者心理状态,尤其关注独居老人及经济负担较重者。

2. 针对焦虑、抑郁情绪,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进行干预,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

(二)健康教育

1. 疾病知识普及:通过图文手册、视频演示等方式解释BPH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2. 家庭支持系统建立:指导家属参与患者康复过程,如协助记录排尿日记、监督用药等。

六、特殊人群护理

(一)高龄患者(≥80岁)

1. 术前评估:增加心肺功能储备测试,必要时请多学科会诊。

2. 术后护理:延长卧床时间,逐步增加活动量;加强营养支持(如肠内营养制剂)。

(二)合并糖尿病患者

1. 血糖控制:术前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术后密切监测血糖波动。

2. 感染预防: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优先选择抗菌涂层导管。

七、护理质量评价

1. 过程指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疼痛控制达标率。

2. 结果指标:患者满意度、IPSS评分改善率、生活质量评分(如SF-36量表)。

八、结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护理需贯穿围手术期全程,通过精细化评估、个性化干预及多学科协作,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远程医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BPH护理中的应用,推动护理模式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预防、康复指导、心理支持

简介:本文系统阐述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评估、术中配合及术后管理;重点讨论出血、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提出生活方式调整、定期随访及药物治疗依从性等康复指导策略;强调心理支持与特殊人群护理的重要性,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全面指导。